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
否 |
|
(坤下乾上)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否,備鄙反。) 「否」,塞也。「否之匪人」者,天高地下,分位本定,而邪人據地之利,屍人之功,以絕於天,小人內而後君子外,非君子之亢而不可與親,否之者乃匪人也。君子秉剛居外,本無不正,抑何不利?小人否之,則其不利必矣。不利君子貞,非利於小人之不貞,亦非君子可不正而利。陰據要津,君子無所往而得利,貞且不利,況可不貞乎?然君子雖不利,而固保其貞也。此言「利」者,與害相對之辭。「大往小來」,各歸其位,所以否也。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長,上聲。) 匪人乘權,而君臣義絕,賢奸倒置,聖人之所無可如何者。故二卦反復申明,而見治亂之相反,存乎人者如此其甚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辟、難,皆去聲。) 否塞而不通,君子有德以通天下之志,無所用之。惟世之方亂,難將及己,則鄉鄰之鬥,閉戶可也。天下溺而不援,德且不欲其豐,而況祿乎!德見,則祿且及之矣。百里奚不諫虞公,孟子不復發棠,用《否》之道,以應《否》之勢,不嫌絕物矣。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三陰連類相挾以據內,亦有「拔茅茹以其匯」之象,而匯則別矣。初六以柔居下,不黨同伐異,而思上應乎陽,故貞而得吉。其吉也,以有亨通之理而吉也。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在上者,為之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否,如字,方九反。) 「包承」,與九五相應而承之也。「大人」非必如《乾》之「大人」,對小人而言,剛正之君子也。「否」不然之辭。小人得位行志,而能承順乎陽而應之,吉矣。乃大人已遠出乎外,不以小人之順己而變其塞,固不以為亨也。《否》下三陰與上不交,而皆以應言之,蓋聖人贊《易》扶陽抑陰之義,而不欲陰之怙惡以自絕,其旨深矣。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陽與陽為群,狐赤烏黑,則君子「攜手同行」,豈以小人之包承,而與君子異趨乎?《泰》陽居內,則以「朋亡」勿恤為吉;君子得志,不宜絕人已甚。《否》陽居外,則以不亂群而無取乎亨;君子失志,必不枉道從彼,而求同志以衛道,惟其時而已。 六三,包羞。 以柔居剛,而為進爻,以邇陽而求合,蓋小人挾勢,以媚君子者驕君子,如王□之於孟子是已。不言其凶,《易》不為小人謀,言其可羞,示君子賤惡之。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三非柔所當處之位,雖士承乎剛,而君子但見其可羞惡;求合之情,不足恤也。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疇」與儔通,所相應而為伍者,謂初也。「離」,麗也。九四與陰相際,而以剛居柔,處退爻而道下行,以應初六,君子而就小人,疑有咎矣。乃上承九五,則懷柔之命出自士而非己之私,欲拔初六於匯中而消其否,初六亦資其誘掖,進而麗吉亨之祉矣。蓋初雖與陰為匯,而自安卑下,其志能貞,非若二、三之驕佞,則四固不以峻拒為道,而五且任之以下濟,當小人乘權之世,初進之士,不能自拔,而跡與同昏,拒之則終陷於惡,引之則可使為善。處承宣之位者,不得嚴立清濁之辨而錮其向化之情,所以收攬人才,使陽得與而陰自孤。此君子體國用人,道之當然也。范孟博惟不知此,以掾吏而操郡守之權,不請命而行其嚴厲,不能曲諒人情,以挽回匡救,激成黨錮之禍,兩敗俱傷,而國隨之,豈非炯鑒哉! 《象》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承上以接下,初六「在君」之志,得以上通,四乃上下交綏而無所疑沮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系,古詣反。) 「休」,安處也。木叢生曰「苞」。桑根入土深固,叢生則愈固矣。九五陽剛中正,道隆位定,安處不撓,而又得四上二陽以夾輔之,故時雖否而安處自如,大人靜鎮以消世運之險阻,吉道也。三陰據內以相迫,雖居尊位,權勢不歸,危疑交起,有「其亡其亡」之象焉;而正己擇交,不改其常度。周公居東,止流言之禍而靖國家,用此道也。朱子為韓侂胄所錮,禍將不測,而靜處講學,終免於禍患。大人雖否,而亦何不吉之有!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有其德,居其位,孰能亡之哉!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上九遠處事外,與陰絕無干涉,而九五立本已固,需時已審,則上九可行其攻擊之威。三陰否隔,已肆行而無餘力,六三之羞,人知賤惡,乘高而下,傾之易矣。否者消而人心悅矣。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長,上聲。) 「何可長」,言不可使長也。小人之伎倆已畢盡無餘,天下皆憎惡之,乘時而傾之,當奮剛斷,無使滋蔓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