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
師 |
|
(坎下坤上) 師。貞,丈人吉,無咎。 卦惟一陽,統群陰而為之主,居中而在下,大將受鉞專征之象。陰盛而聚,殺之事也,故為「師」。「貞」謂六五柔靜得中而不競。惟九伐之法,道在正人之不正,則命將專,征非過剛而黷武也。「丈人」,謂二剛中之德,為壯猷之元老,以之臨戎,戰則必勝,故吉也。王者順天致討,得征之正,又命將得人,而免乎凶危,然後「無咎」。不然,師之興,咎之府也。五雖順正,與二為應,然柔勝,嫌於不斷,或委任不專,則黷武之小人且乘之以徼功而僨事,故《彖辭》雖為吉占,而有戒意。蓋兵者不得已之用,不但傷生費財,且小人乘之以立功而攬權。貞而不吉,既以病國戮民,吉而不貞,又為貪功啟禍。免此二者,而後師為可興。聖人貴生惡殺,固本靖民之情,於斯見矣。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從正,可以王矣。(王,於放反。) 人眾則桀傲貪殘者雜處不一。且兵強易驕以逞,惟柔靜居中、順理而無競者,能用眾而不詭於正,斯三王之所以王也。此明《師》必貞而後可無咎也。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九二剛中,有致勝之材,而五與相應,寵任既專;二致身以行險,而承上大順之理以伐罪吊民,則或不戰而敵服,或一戰而定矣。此明必丈人之吉而後可無咎也。 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總承上文而言,以正興師,則民服其義;將得其人,則民無敗死之憂。二者之道備,民所樂從,雖毒民而又何咎乎?非是而毒民,其咎大矣。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地中之水,不見於外,而自安於所潤。君子用此道以撫眾民,以靜畜動;士藏于塾,農藏于畝,賈藏于市,智愚頑廉兼容並包,養之以不擾。以之行師,有聞無聲,馭眾如寡,亦此道也。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師之有束伍節制,相為應而不相奪倫,猶樂之有律也。「否」,不然。「臧」,善也。師一出,而即當以律,乃可勝而不可敗。初六柔險而處散地,反以律為不善,而恣其野掠,其敗必矣。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以律為不臧,則必失律矣。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以一陽而統群陰,處於險中,將在軍之象也。剛而得中,得制勝之道,故吉。必其吉而後可無咎。用兵非君子事君之正道,雖吉,免咎而已。且其所以獨任為主,專制師中者,以六五柔順虛中而與相應,故「王三錫命」,乃克有功。則有勝也,皆天子之威靈,而非可自居以為功也。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六五居天位,而司天命天討之權。九二惟承錫命之寵,故吉而無咎。且王之寵錫之者,豈以私九二而假之權哉?懷甯萬邦,故代天而命德討罪,二不得邀寵而侵權也。 六三,師或輿屍,凶。 「或」者,未定之辭。僥倖而勝者有矣;師敗將殪,輿屍以歸,亦其恒也,視敵何如耳。六三以柔居剛,又為進爻,才弱志強,行險妄動,故其象占如此。命將者,其可輕任之乎! 《象》曰「師或輿屍」,大無功也。 「大」謂陽也。九二剛中,足以制勝,而三乘其上,不用命而輕進;三敗,則二功亦墮。若先縠之于荀林父、王化貞之于熊廷弼是已。 六四,師左次,無咎。 兵法:前左高,後右下。六四憑依坎險,故為「左」。以柔居柔,而為退爻,「次」之象也。凡師雖次止不進,前左之軍必進為游奕;左次,則右後皆止。善師者不陳,故無咎。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進退可據之謂「常」。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長,丁丈反。帥,所律反。) 「田」,獵也。「禽」,獲也。「執言」,執辭聲罪以致討也。六五柔順得中,無貪憤之心,因彼有可伐之罪,執辭以討,其興師正矣。然王者之師,雖以柔勝,而用將必須剛斷。五與群陰雜處,雖下應九二,而志柔不定,則方命長子帥師,而複遣弟子得以爭功躁進。若初、三,皆弟子也。僥倖嘗試,必致敗績。事雖正,而輕用民於死,亦凶矣。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屍」,使不當也。 五之錫命九二而使帥師,徒以其居中,位尊望重,而使之行耳,非能剛斷而專任之,故使弟子參焉,而至於敗。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大君」謂五也。「開國」,命為諸侯。「承家」,命世為大夫。上居事外,不與師旅之事。師還論功,六五命之,定爵行賞。賞雖以功為主,而抑必視其人。小人不可開國承家,而命之則貽害大方,故戒之。然小人僥倖有功,與君子等,而以志行見詘,則將有如趙汝愚之于韓侂胄者,激之而反成乎亂。故「勿用」者,宜早慎擇於命將之日。上六雖柔不能斷,但戒之,而無歸咎之辭。責在六五,不在上六也。六五遣弟子分長子之任,雖免輿口,亦終為咎。至於小人已有功而抑之,乃忠臣憂國,不恤恩怨之道,直道雖伸,國亦未易靖也。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正功」者,但正其功次。小人之「必亂邦」,非憂國遠慮者不能任怨而裁抑之,故危言以戒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