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
乾(3) |
|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此所謂《大象》也。孔子就伏羲所畫之卦,因其象以體其德,蓋為學《易》者示擇善於陰陽,而斟酌以求肖,遠其所不足,而效法其所優也。數之積也,畫已成而見為象,則內貞外悔,分為二象,合為一象,象於此立,德於此著焉。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卦之垂象於兩間者也。而合同以化者,各自為體,皆可效法之以利用。君子觀于天地之間而無非學,所謂希天也。故異於《彖》,而專以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相襲者示義焉。 「天行」雲者,程子謂「重卦皆取重義,此獨不然。天一而已,但天之行一日一周,而明日又一周,有重複之象」,是也。變《乾》言「健」,健即《乾》也。或先儒傳授,聲相近而誤爾。「以」,用也。學《易》者不一其道,六十四卦各有所用之,所謂「存乎其人,存乎德行」也。理一也,而修己治人,進退行藏,禮樂刑政,蹈常處變,情各異用,事各異趨,物各異處。學《易》者斟酌所宜,以善用其志氣,則雖天地之大,而用之也專,雜卦之駁,而取之也備,此精義之學也。違其所宜用,則雖《乾》《坤》之大德,且成乎大過,況其餘乎!因卦之宜,而各專所擬議,道之所以弘也。純《乾》之卦,內健而外複健,純而不已,象天之行。君子以此至剛不柔之道,自克己私,盡體天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而造聖德之純也。強者之強,強人者也;君子之強,自強者也。強人則競,自強則純。《乾》以剛修己,《坤》以柔治人。君子之配天地,道一,而用其志氣者,殊也。修己治人,道之大綱盡於《乾》《坤》矣。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此以下皆所謂《小象》,釋周公之《爻辭》也。取一爻之畫,剛柔升降、應違得失之象,與爻下之辭相擬,見辭皆因象而立也。其例有陰有陽,有中有不中,有當位有不當位,有應有不應,有承有乘,有進有退;畫與位合,而乘乎其時,取義不一,所謂「周流六虛,不可為典要」,《易》道之所以盡變化也。 初九處地位之下,五陽積剛於上,立純陽之定體,疑無不可用者;以道在潛伏,不可以亟見,故一陽興於地下,物榮其根,為反己退藏、固本定基、居易俟命之道,位使然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普」與溥通,周遍也。陽出地上,草木嘉穀皆載天之德,以發生而利於物,此造化德施之普也。大人藏密之功已至,因而見諸行事,即人情物理以行仁義象之,故為天下所利見。《禮》曰:「先王以人情為田。」順人情以施德,德乃周遍。以時則舜之曆試,以事則文王之康功田功,以日用則質直好義、慮以下人,而邦家皆達,皆天德之下施者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複,如字,扶又反。) 三居下卦之上,《乾》象已成,反而自安其止,而以剛居剛;三為進爻,健行不已,行而複行,欲罷不能;故為終日乾乾、夕複惕若之象。不言「夕惕」者,省文。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四為陰位,為退爻,而以剛處之,或躍或在淵,進退不決。然體《乾》而近於五,可以進矣。不進本無咎,而進亦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造,如字,七到反。) 「造」,至也。大人積剛健之德,至五而履乎天位,天德以凝,天命以受矣。董仲舒曰:「天積眾精以自剛。」積之既盛,則有不期而自至者,故曰「飛」。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以位言之,至上而已盈,成功者退之候。天體之運,出地之極,至百八十二度半強而複入於地。行已極而必傾,不可久之象也。以數言之,過揲之策,至三十六而止,無可複加。六爻皆極其盈,惟有減損,不能增益,數之盈不可久也。象數之自然,天不能違,況聖人乎!然聖人知其不可久,雖有悔而不息其剛健,則于龍德無損焉。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天無自體,盡出其用以行四時,生百物,無體不用,無用非其體。六爻皆老陽,極乎九而用之,非天德其能如此哉!天之德,無大不屆,無小不察,周流六虛,肇造萬有,皆其神化,未嘗以一時一物為首而餘為從。以朔旦、冬至為首者,人所據以起算也。以春為首者,就草木之始見端而言也。生殺互用而無端,晦明相循而無間,普物無心,運動而不息,何首之有?天無首,人不可據一端以為之首。見此而知其不可,則自強不息,終始一貫,故足以承天之吉。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體,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文」,《系傳》之所謂「辭」,文王、周公《彖》《爻》所系之辭也。「言」者,推其立言之意,引伸之而博言其義也。《乾》《坤》為《易》之門,詳釋其博通之旨。然以此推之,餘卦之義類可知矣。 元、亨、利、貞者,《乾》之德,天道也。君子則為仁、義、禮、信,人道也。理通而功用自殊,通其理則人道合天矣。「善之長」者,物生而後成性存焉,則萬物之精英皆其初始純備之氣,發於不容已也。「嘉之會」者,四時百物,互相濟以成其美,不害不悖,寒暑相為酬酢,靈蠢相為事使,無不通也。「義之和」者,生物各有其義而得其宜,物情各和順於適然之數,故利也。「事」謂生物之事。「事之幹」者,成終成始,各正性命,如枝葉附幹之不遷也。此皆以天道言也。 「體仁」者,天之始物,以清剛至和之氣,無私而不容己,人以此為生之理而不昧于心,君子克去己私,擴充其惻隱,以體此生理於不容己,故為萬民之所托命,而足以為之君長。「嘉會」者,君子節喜怒哀樂而得其和,以與萬物之情相得,而文以美備合禮,事皆中節,無過不及也。「利物」者,君子去一己之私利,審事之宜而裁制之,以益於物,故雖剛斷而非損物以自益,則義行而情自和也。「貞固」者,體天之正而持之固,心有主而事無不成,所謂信以成之也。此以君子之達天德者言也。 仁、義、禮、信,推行於萬事萬物,無不大亨而利正,然皆德之散見者,《中庸》所謂「小德」也。所以行此四德,仁無不體,禮無不合,義無不和,信無不固,則存乎自強不息之乾,以擴私去利,研精緻密,統於清剛大和之心理,《中庸》所謂「大德」也。四德盡萬善,而所以行之者一也,《乾》也。故曰:「《乾》,元亨利貞。」惟《乾》而後大亨至正以無不利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