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書經稗疏 | 上頁 下頁 |
媯汭 |
|
蔡注引《爾雅》曰:「水北曰汭。」今按《爾雅》並無此文。蓋孔氏「涇屬渭汭」之《傳》有此言,而蔡氏誤識之也。《金史·地理志》蒲州有媯水、汭水。《漢郡國志》雲:「南流者媯,北流者汭。異源同歸,混流西注而入於河。」則是媯、汭固為二水也。又許慎說:「汭,水相入也。故言洛汭者,洛入河也;渭汭者,渭入河也。然則媯汭者,亦媯水入河之稱。乃水之以汭名者,若《周禮》「其川涇汭」,亦以氵幵源之汭水、與涇並流而入渭,則雨水相入之間,中複有一水附入焉,則謂之汭。此亦媯水入河之介,別有一水從中附入而為汭也。蔡氏抑雲:「媯水出河東曆山,入海。」不知媯汭去海且數千里,由河達海,而非竟入於海。蔡氏生長東南,目所未見,更不留心參考,其魯莽乃有如此者!又此「厘降二女於媯汭,嬪于虞」,于文似複。《堯典》文極嚴簡,不當作此贅句。孔《傳》謂舜能「以義禮下二女之心」,解殊迂謬。考之《後漢郡國志》,河東大陽吳山上有虞城,皇甫謐《世紀》曰:「舜嬪于虞,虞城是也。」大陽在今平陸縣,直涑水之東南,而媯汭水自蒲州入河,在涑水之西北,相去蓋三百餘裡。舜之室二女也,在平陸,而堯之降二女也,于蒲州。蓋降者,猶「昌意降于若水」之降。堯以媯汭二水之地,為二女食邑,使即封於彼,而其歸而為嬪,則在舜所複封先代虞幕之舊邑,平陸之虞城也。則所言「降于」「嬪於」,詞意各別,不嫌贅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