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釋五大洲


  卷七十四

  ◎國地總論上(原無今補)

  ○釋五大洲

  梵典分大地為四大洲,西洋圖說得其二焉,而強割為五為四。考萬曆中,利馬竇所繪《萬國地圖》及國朝南懷仁之《坤輿圖說》,與天啟中艾儒略之《職方外紀圖》,皆以地為圜體。故分前後二圖,其一南抵五印度海,北至鄂羅斯冰海,東盡日本朝鮮,西兼蔥嶺以西,是為中國阿細亞洲一作亞細亞,一作阿西阿)。其西北之歐羅巴洲,西南之利未亞洲,則皆以地中海為界。地中海以北,為歐羅巴洲(南抵地中海,北負冰海,廣萬有千二百五十裡,長二萬三千里)。地中海以南,為利未亞洲(北起地中海,南至大浪山海,廣十度,東西長七十八度)。兩洲之西,皆盡西洋大海,兩洲之東,則皆與阿細亞洲相連。利未亞之東,則以西紅海與阿細亞洲為界。歐羅巴洲之東,則以阿被河及北高海與阿細亞洲為界。此第一圖也。又有南墨利加洲,北墨利加洲(墨利加今譯為米利堅),二洲一峽相連,中分南北。其地東南相距百有八十度,南洲南北四十二度,北洲如之,此第二圖也。圖中諸國,風俗物產疆域氣候,瓜區豆剖,指掌畫沙,質諸閩粵互市之番舶,重譯獻琛之貢使,事多征實,語非鑿空,似可以盡富媼之形勢,窮四洲之方位。

  然以說征圖,實止二洲,無所謂四五也。《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其誼蓋起於洪水以前及降邱宅土以後,因而不改,後世偏旁加水為洲,故鄒衍《談天》,則裨海所環曰神州。釋典論地,則鹹海所畫為四洲,是洲者四面皆水之名,未可以陸地所通,區為渚嶼之國。今歐羅巴、利未亞之山,皆發脈蔥嶺,邐迤而盡於西海。是即以蔥嶺東西畫為二洲尚不可,況於蔥嶺迤西之地,強指一河一泊為界。而《職方外紀》之阿細亞與歐羅巴二圖,一則界以大乃河,一則界以阿被河,此二河者一在裡海之西,一在蔥嶺之東,相去二十餘度,計五千餘裡。循前圖大乃河則西侵歐羅巴之界,依後圖阿被河則東侵阿細亞之界,究竟此二河中五千餘裡之地,屬彼洲乎?屬此洲乎?譬之剖中原為南北,圖南朝者則以黃河為界,圖北朝者則以江淮為界,畢竟此江北河南數千里,屬南乎?屬北乎?地中海本非西海,特以亙二域之中,袤將萬里,闊二三千里,與西海相灌輸,即《後漢書》大秦條支二國所隔之西海,是古書所言西海,皆即地中海。今既知有大西海環其外,而反指地中海南北為二洲,不蹈漢人故轍乎。至墨利加四面環海,地數萬里,洵別為一大洲,惟不得以其中央地狹而判之為二,與前圖同弊。西人既尋得墨利加之後,複念地為圜體,更西應亦可至東,因更航海西尋數年,複得南極下墨瓦蠟之地,因並南北墨利加為一洲,而以新得之地,為第五洲。然未嘗測其南極高距之度數,江河入海之津口,衣冠人物之形狀,以告天下後世。第言平原漭蕩,螢火星流,則尚未晤一人。雖至其地,與未至等。故佛經所謂四大洲者,西人止得其二,而餘未之聞焉。或曰此二洲者於釋典四洲,當為何洲。曰阿細亞、歐羅巴、利未亞共為南贍部洲也。南北墨利加則為西牛貨洲也。

  梵典言贍部洲中有四主,東人主即震旦,南象主即印度,北馬主即蒙古哈薩克,西寶主即大小西洋。是歐羅巴、利未亞皆屬贍部洲之明證。至北具盧洲,則隔於北冰海,故海船無繞北海而歸之事。東神勝洲則阻于南冰海,故西舶雖能至南極左右,睹其地而不能遇其人。南懷仁《坤輿圖說》顧辟釋典四洲之誼,謂南洲當在赤道溫帶以下,不當以贍部為南洲。是蓋泥南極北極為南北,不知釋氏以北極南極分上下,而以前後左右為四方,同於儒家六合之誼。其謂天頂為北者,乃中土人一方斜睨之見。其實天頂辰極,豈遍於北,又安得以南極為南乎。釋典又名四洲曰: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州,東弗婆提州,北郁單越州。故《起世經》言,南閻浮提日正中時,東弗婆提日則始沒(西瞿耶尼日則初出,北郁單越正當夜半)。易地亦然。又閻浮提州所謂西方,瞿耶尼州以為東方,瞿尼州所謂西方,郁單越州以為東方,郁單越州所謂西方,弗婆提州以為東方,弗婆提州所謂西方,閻浮提州以為東方,南北亦然。《樓炭經》雲:日繞須彌山,東方日出,南方夜半,西方日入,北方日中,如是右旋,更為晝夜。釋典四大洲之誼如是,釋典四方之誼如是,請以告西洋之分二大洲為四為五者,並以告西洋之泥南北二極,為南北者。

  問:釋典言佛降生,必於大地之中,故印度據南洋小西洋之間。釋氏皆以印度為中國,他方為邊地,西印度為天主所生之如德亞,及回教主所生之天方國,皆居阿細亞州之西,利未亞州之東,夾南海地中海之際。故天主教則以如德亞為中國,而回教以天方國為中國。其尊西印度,如佛教尊中印度等,是二洲適中之地,自古異人所挺生,然謂居二洲東西之中可也。其地皆偏瀕南海,烏得為全洲之中。

  曰:釋典不言居贍部之中,而言居大地之中,則是據南北二極言之。二極之中為赤道,近二極皆為冷帶,稍離極為溫帶,正當赤道下為熱帶,南洋各國,正當赤道下,距南北極度數皆均等,其地終年恒燠,是則正當地球南北之中,又正當贍部洲東西之中,故彼自命為中國也。使專據贍部洲言之,則正中莫如蔥嶺,而環蔥嶺左右,古今但為遊牧部落,不聞產一英傑,何耶?故曰:東海有聖人出焉,西海有聖人出焉。聖人之出,必在海濱,扶輿磅礴之氣,必至平原近海,如雍冀青兗,而後剛殺始盡,沖和始鍾。惟是印度正當熱帶,地過炎燠,人多裸袒。而震旦則正當溫帶,四序和平。故自古以震旦為中國,謂其天時之適中,非謂其地形之正中也。西洋溫帶之地,則為地中海所占,而歐羅巴亦偏于冷帶,利未亞亦偏於熱帶。故儒、佛、回教、天主教皆生阿細亞洲,天文算法奇器亦皆創自阿細亞,而後流被于歐羅巴洲。至利未亞洲之腹地,周萬餘裡,萬山環之,不與他國往來,故雖以麥西國亞毗心域國之聲名文物,亦不通中國,而西洋市舶所至,則僅其邊隅黑奴烏鬼之區而已。是則又以瀕海為糟粕,腹內為精英,地不靈者人不傑,信哉(小西洋利未亞洲,瀕海之地,多產黑人,歐羅巴商舟過之,多買為奴,供役使。《明史》謂之烏鬼,今沿其稱呼,西洋為鬼子。然白夷與黑夷各產各地,相去數萬里,豈惟非一國並非一洲。今謂黑奴為烏鬼可也,並謂白夷為白鬼則大不可)。至南北墨利加洲,地廣數萬里,與贍部洲同其大,明代始與贍部相通。而自明以前,其洲中數千載,不過草木蕃殖,遊牧射獵,竟無創教治世之聖人。及各國開墾通商,始知有天方、天主等教。釋典言佛出世,必在浮提州,其三州皆無佛,乃竟並天主、天方之教而無之,則贍部洲為四洲之冠何疑焉。歐羅巴、利未亞皆奉天主天方之教,而天主天方並產西印度,佛教則產中印度,與儒教產震旦相等。而歐羅巴未聞產一教主,則贍部洲內又以阿細亞冠彼二洲何疑焉。

  墨利加洲,當為釋典之西牛貨州,非臆度也。《坤輿圖說》、《職方外紀》言墨利加州之孛露國,金加西臘國地出金銀,天下稱首,百物皆貴,惟銀至賤。其礦有四坑,役者常三萬人,國王什取其一,七日約得課三萬。而《貿易通志》言北墨利加洲之麥西可國有金銀廠,明萬曆至今,銀歲出口者千餘萬圓,歲進口貨價千二百萬圓。南墨利加洲之伯路國(即前之孛露也),金銀山最著。昔為西班牙奪據,歲出銀數百萬,至千萬圓不等。近日國人恢復自治,開礦日旺。又雲當明嘉靖時,西洋聞此金山銀嶺之名,於是西班牙、葡萄牙國,以兵奪據其地,所獲無算,金條滿屋,每騎兵各賜二萬圓,步兵各賜萬餘圓,武官各分數萬圓。其後每年所出之數,金七百餘萬圓,銀千有百餘萬圓。有某金廠,自開之後所出共計萬萬五千萬圓,皆載回西班牙國,鑄造番餅,廣布天下。至今三百年,開鑿無窮無盡。後因西班牙國兵暴虐,孛露人不服,起義驅逐,自立國王,招徠商賈,於是英吉利、荷蘭之商,歲運銀回國,約五六百萬圓。銀價漸賤,貨價漸昂,始停止運銀進口。俟他日銀價起時,再運之以平價。然則天下貿易之商,莫盛于歐羅巴,金銀之產莫盛於墨利加。一為西方寶主,一為西牛貨洲,何疑焉。今廣東貿易,惟彌利堅國,歲有進口銀四十萬圓,而歐羅巴則專以鴉片耗中國之幣,故彌利堅于我有益無損,英夷於我有損而無益。

  問曰:贍部洲之西方寶主,南方象主,北方馬主,則誠然矣。人則四方所同,何獨以人主歸之東方?

  曰:請以西夷之書征之,澳門《新聞錄》曰:中國人民居天下三分之一,生齒之繁,無國可比。即如俄羅斯,地方百四十一萬四千四百方裡,戶口不過四千一百九十二萬五千名。而中國只湖廣一省,廣不過十四萬四百七十方裡,已有戶口四千五百零二萬名。江南地方九萬二千九百方裡,戶口即有七千二百萬名。由此觀之,中國只一省即抵佛蘭西、英吉利、歐羅巴特厘阿三國之人民。又華事夷言曰:中國繁庶,甲乎四海,但即廣東一省之人,可敵他方十餘國。各國皆地廣人稀,即印度戶口最稠,亦尚有曠土。中國則不惟平地皆田,即山巔嶺側,無不層層開墾,寸壤不遺。其散佈於海外各國者,尚不知凡幾,其繁庶誠四海所未有。由是觀之,則東方之宜人,信矣。觀墨利加洲南北數萬里,明季歐羅巴各國爭往開之,各辟草萊,立城市,竟如自古無人之荒島。近即回部之西四城,膏腴可墾者,動數萬頃,中國有之乎?至北方馬主,不特蒙古、哈薩克、布魯特為然,即再北而俄羅斯,其東北際海之地,亦產名馬,以遊牧為生,騎射為俗,見《異域錄》及本志,則馬主之說亦信矣。即其所言衡之,則四主中,亦自以人主為上。

  問:西洋舟舶所至,止有二洲,則釋典此外尚有第三第四洲信乎?

  曰:此外必有二洲,不獨釋典言之也,即以西人所制地球觀之,兩洲實止居全地之半。自中國、日本以東,更無大國,其海跨越赤道,南北周八萬餘裡,且多在溫帶寒暑均平之區,尚勝地球北極下冷帶有人之地,豈冷帶有人而溫帶反無人乎。赤道以南,空地亦周七萬餘裡,其地在南極冷帶者半,在溫帶者亦半,溫帶以下,亦必有國土居民。西人遊跡偶至,名之曰墨瓦蠟泥加,而不能詳其度數形勢,豈既有其地,而竟無其人乎。然則東神勝洲,北具盧洲之地,即據地球所餘之空度,亦鑿鑿當有二洲又何疑焉。惟釋典所雲,南北東西四洲,實不以二極分南北,故自贍部以外,未可指其孰為東州,孰為北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