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彌利堅即美裡哥國總記上(2)


  國制首領之位,以四年為限。華盛頓在位二次,始末八年。傳與阿丹士,時歐羅巴內有法蘭西國,奪新國貨船,新國遂設艟艨兵士,複請華盛頓為帥。二年,然後事靖。嘉慶五年,華盛頓卒。國人呼之曰國父。以其有大勳勞於國故也(按:康熙二十年,英吉利與佛蘭西爭議時,已稱華盛頓往來其間。彼時年至少亦必二十外。至乾隆四十年,新國起兵拒英吉利,時華盛頓為帥,已相距百二十餘歲矣。若嘉慶五年始卒,則百四十餘歲矣。蓋二人同名,非一人也)。嘉慶六年間,阿丹士在位四年,傳與遮費遜,其時戶口有五百三十一萬九千七百六十二丁。遮費遜在位八年,遂傳與馬底遜。迨至嘉慶十七年,歐羅巴內列國干戈未息,時英吉利梢人不足用,乃捉新國船上稍人以補之。於是兩國複相鬥。二年後始靖。嘉慶二十二年,馬底遜在位八年,傳與滿羅。滿羅在位八年,傳與阿丹士之子。阿丹士之子在位四年,傳與查其遜,計至道光十七年春正月二十八日(彼國則二月初四日也),則在位八年,今又傳位與泛標倫矣。立首領,設國法之時,止有十三部(見第三章)。至乾隆五十六年,增華滿部。五十七年,建大基部。嘉慶元年,增典尼西部。七年,增阿嘻阿部。十九年,增累斯安部。二十年,增引底安部。二十一年,增美士細比部。二十二年,增伊理奈部。二十三年,增亞喇罷麻部。二十四年,增緬部。二十五年,增美蘇裡部。道光十六年,增美是幹及阿幹蘇部。通計二十六部,戶口約有千三百餘萬矣(部落之名,即本書中亦多不同,本無定字)。

  新國中,原無亞細亞內,中華、日本、暹羅、越南各國人至。惟有歐羅巴內,伊大理、法蘭西、荷蘭、英吉利、西班雅、瑞典等國之人而已。各國亦不過年來年返,其久同處者,惟英吉利為多。故新國人物規模體制皆不異于英吉利。其後法蘭西、荷蘭等國,三五成群而居。由是新國戶口日盛一日。康熙二十八年,約有十二萬丁。乾隆二十一年,約百萬丁。乾隆四十年,約三百萬丁。乾隆五十五年,計三百九十二萬一千三百二十八丁(前未設計戶口之法,故舉大數而言。至此而始立十年一計之法也)。嘉慶五年,五百三十一萬六千五百七十七丁。嘉慶十五年,七百二十三萬九千九百零三丁。嘉慶二十五年,九百六十三萬八千一百八十一丁。道光十年,一千二百八十六萬六千九百二十丁(內為奴者約二百萬)。生齒雖日繁,終未憂人稠地狹。中華已過三萬萬,況新國之未過一千三百萬者乎。近見英吉利國著書稱美利哥國,原是英吉利罪人,充軍至此,所衍苗裔,其言荒謬無稽之甚,不過英吉利人遷于喬木矣。惟其風教技藝實賴歐羅巴人,始開耳(按:英吉利禁奉加特力教之人,故加特教中三百餘人遷往新地,而英吉利因造為罪人流謫之說,以詆彌利堅人。其實彌利堅國豈盡此三百餘人之裔,即此三百餘人,亦因不肯改教而遷他國,並非謫戍罪人也)。

  新國地勢共列為三分,東離壓澗的海數十裡,有亞罷拉既俺山,由南而北其景如畫,自山抵海是為一分。西離太平海數百里,又有治臂外嶺,由北而南,其形如線,從嶺抵亞罷拉山,亦為一分。自治臂外嶺,至西之太平海複又為一分,所謂三分也。由亞罷拉既俺山之東北,轉而往南,沿海而行,漸次廣大。其東北角,山海相連,毫無餘地。東南則有平陽,山河相間,山頂有瀑布。由基泥伯小河下流,為美裡麥河幹尼底河,哈地遜河,底拉華河,蘇貴合拿河,頗多麥河,羅晏屋河,奴細北底河,卸番亞河。其西之治臂外山,高約百丈,與太平海相隔,約千五百餘裡。凡流注于太平海者,無不經過此山。中有一美斯細比大河,由北而貫至南,且有美蘇裡河。阿嘻阿河,出墨息哥國海口。其北則有素比裡耳湖,美是幹湖,胡瓏湖,伊裡湖,安大裡珂湖,磋治湖,汕比璉湖。南北寒暑不同。北方甚寒,愈南愈暑,由南而北,熱亦漸減。田地亦然。北地可以依時而耕,南地近水時患潦浸,北邊界與北極相去不過三十五度。若在北極至國之南界,則相去六十五度。在國之南界,至南之中赤道,則相去二十五度。可知國內之地三十度無疑矣。以三十度列為三分,而近北極之一分,每歲中有四五月盡是冰雪。中央一分,每歲雪霜漸少。近南方之一分,陽和晴暖,時須納涼。一年之四時不同,每月之寒暑亦異。故萬物之生產自不齊,其大略也。欲知土地之美惡,必先知寒暑風雨之倏。故設一寒暑針,用年月日較之,則可知其寒暑。欲知風信必須以年月日紀之,方可知其大略。如馬沙諸些部之波士頓城,每年有北風三十日,西風四十九日,西北風六十四日,東北風四十三日,東風三十二日,東南風十六日,南風三十七日,西南風八十八日。在華盛頓城,北風五十六日,西北風八十七日,東北風三十五日,東風十六日,東南風二十四日,南風四十日,西南風五十五日,西風五十六日。在累斯安部之巴頓而碌城,十一月內北風則三十九日,西風七日,東北風十一日,東風五十九日,東南風十六日,南風七十一日,西南風十五日,西風一百四十六日。土地美惡,亦可知矣。欲知雨之多少,須在上年每月日紀天之星辰雲霧考驗知之。在馬沙諸些省波士頓城,每年約有二百二十四日天晴,八十四日興雲,三十五日下雨,二十二日降雪。在華盛頓城,每年天晴二百二十二日,興雲五十八日,下雨七十二日,降雪十三日。在累斯安之巴頓而碌城,十一月內,天晴百六十二日,興雲七十六日,下雨九十七日,降雪則無。

  世間日用之物無不從地產,而至要者,莫如金銀鉛銅鐵錫之類。曩時金礦甚少,邇來始知亞罷拉既俺山之東,北駕羅連,南駕羅連,磋治亞典尼,西亞剌罷麻等部,皆有之。計道光四年,所取之金,估價銀不過五千員。五年則一萬七千員。六年,二萬員。七年,二萬一千員。八年,四萬六千員。九年,十四萬員。十年,四十萬六千員。十一年,五十二萬員。十二年,六十七萬八千員。十三年,八十六萬八百員。十四年,八十九萬八千員。銀與銅及水銀,則或有或無。鐵則各處繁多,不勝用。惟錫及各項珍寶甚稀。煤炭則邊西耳文等部,良而且多。其始地曠人稀,樹木叢茂,人只取木而不取煤。今則煙火日繁,樹木不減於前,而煤炭愈旺於昔,鹽則三面煮海,且有山中鹽池,及鹵石亦可為鹽。更有一山,其水可作藥,中有油氣,竟可燃燈焚物,此乃土產物性之異者也。凡金銀鉛銅鐵煤鹽,中華例禁,不許私開。惟西國人人准取。樹木約有百三十餘種,高者約三丈餘,而至高者,則莫如橡木,間有八九丈者,以之作船作柱甚美。其木則有四十四樣。次則核桃,亦有十樣。次則楓樹高茂,其汁甘可煎糖,每年約糖數千石。美蘇裡部內有一株最大,身圍四丈六尺。次則樺樹,尤壯觀瞻,其皮可代瓦蓋屋,作舫渡河,土人用作小舟,輕捷異常,出入背負,渡水既迅,攜帶又便,亦有蠶桑以為綢緞。其餘飛潛動植,他國所有者,新國皆有之。

  開國之初無知無識,不諳工作之事,或有人力而無物本,或有人力物本而無知識,皆難成器。必三者兼備,而物始成。即如中華之綢緞磁器,既有人力物本,又有知識,何怪其精美。如中華之匹頭,已有人力知識,獨無物本,何怪其不成。至中華之時辰標,雖有人力物本,而無知識,亦何所用。新國則不然。如有物本而無知識,則延他國知識者以教習。或有知識而無物本,亦往別國運載。或有知識物本而無人力,則以物力代之,如水力、火力、獸力皆是。昔新國之南方,棉花稀少,且一車一機,及一人紡織,成就不易,故棉價最高,迄嘉慶二十年間,國人知識日廣,每地置車數十架,不用人力,而以水力運行。紡數十車之花,以一女兒監之而已。織布每地置機數十張,不用人力,而以水力旋繞。數十機之布,亦惟一小女督工而已。茲有一紡織所,內有紡花車萬五千架,每日能織布四千丈,共計八百人,男一百,女七百,一女每月工銀十二元至二十一元不等。內一總管,理所有出入之買賣,其工銀每年三千元。別有一人總理八百人之事者,其工銀每年二千元。至商主所贏之息,則十之一已。故近日棉價日賤,乾隆五十五年前,每年棉花,從未有三萬八千斤者,至道光五年間,每年多至二萬七千萬斤,估價銀二千七百萬圓。留五分之一在本國自用,餘皆販賣別國。自道光六年間,至今棉花日增,比之二十年前之價,則已減三分之二。然今之為商者,得利反重於二十年前,是以織布日多,前此多用苧蘿布,自棉花日增,苧蘿日減,至大小呢則資羊毛,故牧羊者亦不少,此物始自英吉利,而國人效之,究不如英吉利之精,故土人不買本國之呢。至今則用水力為之,益巧益多,並流販於別國,亦有用人力為之者留以自用,其水力為者,則賣與人也。若磁器,國內雖有其泥惟不能制如中華之巧,今始略有焉。書板則極多,皆不用刊板,而用鉛字活板,故鑄字、制紙、印書三等人甚多。

  美理哥出商外國者,其始極少,今已蕃盛。乾隆五十五年,共計外商本利銀一千九百萬員,至嘉慶元年則六千七百萬員。其貨物不過魚油獸皮牛羊豬馬煙棉花五穀等類,工作則有鐵器磁器木器玻璃器而已。國中關稅甚少,無論入貨出貨,皆無重斂。然在本國交易者,則不過南洲數國;在歐羅巴洲內,則有英吉利、法蘭西、荷蘭、葡萄雅、西班雅、破魯斯、瑞典、鄂羅斯等國;在亞非利加洲內,則有埃岌多國;在亞細亞洲內,則有都耳基、回回、印度、葛剌巴、小呂宋暹羅、大清等國。究其初至,大清則在乾隆四十八年,始,由此日盛一日。道光十四年,本國入口船五千六百二十八隻,外國入口船三千九百五十三隻,本國出口船五千八百八十六隻,外國出口船四千零三隻,每年增減,皆有冊報。道光十三年,一千百八十八隻內,大船六十五隻,一所載之貨。道光十四年,變價銀約二百餘萬。山中之物,變價銀約四百五十餘萬。屠宰牲口,變價銀約有三百餘萬。農圃之物,變價銀約八百餘萬。棉花變價約五千餘萬,煙變價約六百五十餘萬,工作之器變價約七百餘萬,共計變價銀約一萬萬餘。通計出口之貨,惟棉花為最。道光十五年,售出百三十六萬六千五百九十九包,十六年,百六十三萬六千五百五十九包,每包約價銀七十員,其銀萬有一千五百五十五萬九千一百三十員。上年每包約六十五員,本年價稍昂,以二年相比,則十六年多於十五年二十七萬包。俱在外運回之貨,約銀一萬二千五百餘萬員。首領最喜貿易日繁,故有數款貨物,出入關口,毋庸稅餉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