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
英吉利國廣述上(3) |
|
英吉利分四十邑,瓦利士分十二邑,蘇各蘭分三十二邑,伊耳蘭分四部三十二邑。英都蘭墩在但西河岸,英國大邑也,長六十裡,闊四十五裡。街市皆眾,居民約二百萬口。禮拜堂最大者保羅,禮拜堂長五十丈,闊二十五丈,高三十四丈。康熙年間,所建費銀四百五十萬兩。其西方禮拜殿最古,國中名賢事蹟,皆立碑于此,計之各商會館及銀局信局,尤他國所無。設學館以傳學術,有大橋跨但西河,泊船約萬五千隻,火輪大小九百隻。建船廠以備修理,經費銀歲計五百餘萬,火車四萬輛,載城內貨物,出入都城。蘭墩之東,有藏大炮及兵器之庫,但西河,帆檣林立,城內外街衢闐塞煙火萬家,亦海外一大都會也。其次邑曰曼食悉,居民十八萬,機房織造坊不可勝數,恒用火為機關。其三邑曰利威浦,居民十六萬,為商賈之大埠,與各國通商,泊船千餘,多火輪船,貿易最大者,花旗國為首。其四邑曰百官舍,居民十四萬,製造五金各器處也。有鳥槍局,日造萬餘枝出售,又布茂士港口,設大戰艦廠木,市肆甚繁。蘇各蘭都曰以丁布,居民十二萬,此最嘉之地,邑建山上,街路高高下下,書院中務學術者二千餘人。甲拉峨港口,在海邊,居民二十萬,英國通商第三大埠也。各製造局匠十餘萬,故產瘠而通商廣。伊耳蘭都曰突林城,居民二十萬,民不好貿易,惟務耕勤學。大港口曰哥耳其,居民十萬,每年進船三十只,地極褊小,多城邑,無陸路,皆以舟相通。英人數萬,往墾其地,英國人矯健,鮮疾病,重信義。男女肌膚白,睛或藍或白或黑,常衣呢,冠用氈,剃髮須,性好潔洗浴。氣候或暖或涼,故終年穿暖衣,內著汗衫,一日數換。民多壽,常服者外背心短衫,內外二褲,冬則長袍,躡皮靴。女用綢裹手編其發,首戴大帽,面掛薄帕,衣長衫數層,珠寶飾首,屋宇廣大,因地氣寒濕,蓋藏甚密。有層樓,地鋪花氈,窗悉玻璃,房設火爐,壁懸山水圖畫,愛灑掃,晨則飲茶食幹餱,酥油冷肉,午則小食,大餐用牛羊雞鵝餅面,飲小酒,飽後始飲葡萄汁,以牛肉為上膳。民常食惟荷蘭薯,而伊耳蘭之小民更貧苦。 君民皆無妾媵,無鬻子女者,男二十四歲以上,自度有俯畜之業,方議娶。娶妻不用媒妁,與女子自訂可否,諾則告其父母而聘定焉。聘後往來,以知其情性,乃集兩家親朋,赴禮拜堂,請教師,祈上帝,遂為夫婦。婦將已有業產財帛,俱歸其夫,終身無貳。生子數日,攜至禮拜堂,教師浸于水內曰施浸禮。男女五歲入學,習天道聖經,及國史等書。十四五歲後,各擇士農醫匠商賈為終身之業。國人每歲遷移他國,多不回籍,而戶口加增如故。四十五年前,英吉利民一千九百十四萬。三十五年前,加增一千二百六十萬九千八百。二十五年前,共計一千四百三十九萬一千六百名。十五年前,共計一千六百五十三萬七千名。五年前,一千八百六十六萬四千七百名。是知四十五年之內,加增人戶八百萬名。女多於男,每百人中,務農者十之三,農夫二十五名內,以五名為田主,開礦者十之一,製造者十之一,為商賈者十之二,餘教師、法師、醫生、武士、水手,故英民分五等,一曰五爵,即與中國公侯伯子男無異,二曰鄉紳、文武官、法師、教師、醫生、大商等,三曰賈匠及田主,四曰雇傭水手及農民,五曰貧乏之人。每年賙恤銀一千二百萬兩,伊耳蘭大農夫十八萬,小農夫十六萬,傭工八十八萬,製造各物之人四十萬,商賈及各匠百一十五萬,鄉紳富戶二十一萬,工人六十萬,男僕十一萬,侍婢六十七萬,不務業者二十三萬。國學生館計三萬八千間,入學者百二十七萬,餘人用費,或自出,或捐自他人,或出自國家。小兒自二歲以上,又立赤子學,女人辦之。其大學藏書六萬本,盛膳以供養之,必藝術貫通,乃推用焉。刑名算學皆仿是,其學醫術者,除病院外,別有院藏人身骸骨支體,全身筋脈,俾入院者察之,以知病原施藥焉。 庶民務貿易,勤計算習經營,不避危難,有大興作,不惜重資捐創。農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以機關,有如驟雨,凡田一畝,每年出麥九石,豆十五石,紅白蘿蔔二百餘石,以飼牲畜。荷蘭薯六十石,乃庶民所食,統計五穀田地約七百五十萬畝,草場一千七百萬畝。英人好獵,立苑囿圍場,秋月馳馬射獵,不捕野獸于山林也。 製造之匠,純用火機關,所藉以動機關者煤炭,每年出煤五萬二千五百餘萬石,礦深一百三十九丈,每年以一千二百萬石,制火炮刀劍約價銀五千一百萬兩。作工者三十萬人,綿花多運自花旗,每年約三百四十五萬石,價銀四千二百八十萬兩。道光十五年運出綿布價值銀四千六百五十萬兩,綿綢一千六百五十萬兩。古時英國綿布,皆由印度運回,獲利甚重。今物價益減,工人多有缺食者。綿羊毛每年產九十三萬石,由外運入者四十二萬石,所造呢羽售於各國者,道光十七年價值銀二千二十八萬兩,別有一百萬兩絨綿之價,其地織匠,共計四十萬名。織造綢緞,每年用絲三十萬石,前此多由歐羅巴列國買來,自道光二十三年以後,多由中國運入。道光十六年所買湖絲,共計銀六百三十九萬兩,綢緞進口價銀二百二十二萬二千兩。麻布莫妙于伊耳蘭,道光十五年運出一千七百五十萬丈,價值銀一千一百二十萬兩,只供本國之用。每年書冊紙四十五萬五千石,納餉銀二百四十萬兩。他國運來之糖,每年約三百二千四萬石,納餉一千四百八十四萬兩,其質最粗,英人磋磨之,乃精且白。小酒稅並造酒之器,一年約銀一千二百八十二萬三千兩,火酒更廣,餉銀一千六百五十萬兩。 四面距海,民習水性,其先不出歐羅巴之外。萬曆年間,方遠駛各海以開新埠,是時西班亞國,專攬外洋貿易,英國協力攻勝之。又與荷蘭佛郎西交鋒,獲勝,沿海之國,乃皆通商。道光十八年,船共計二萬六十六百隻,別有載煤炭駛海各小船進口共計一萬九十只。火輪船與花旗國往來,最大者長二十三丈闊三丈五尺,載一萬九千一百石。尤大者載二萬一千九百三十石,或用鐵以作船身,久存不損。道光二十二年,運出之物,價值銀一萬四千一百萬兩。二十三年一萬五千六百萬兩。二十四年,一萬七千二百萬兩。二十五年相等。各國通商之數不在此,惟論中國而已。與中國貿易,二百餘年,起於前明,其始最微,每年不過幾萬兩。近始飲茶,而茶口加增,昔設大公班衙為貿易之總,于道光十四年,散局貿易更旺。自與中國結好以後,尤有增益。于道光二十五年,粵省進口船共一百八十二隻,運貨銀一千七十一萬五千員,運出貨價,過於運進貨一倍。往往以現銀交易,所納船鈔稅項,是年共計銀一百六十六萬四千兩。廈門所進船三十三隻,運入貨價銀四十四萬二千兩,所運出貨價銀四萬六千兩,共計鈔稅銀二萬三千五百兩。福州進口船五隻,進口貨價二十萬六千兩,運出者並所不能賣者,二十萬五千兩。寧波進口船八隻,所運進貨價銀三萬一千兩,運出貨價價銀五萬三千四百兩,共約鈔稅銀八千二百七十兩。道光二十五年半載內所進上海船七十二隻,運入貨價銀一百三十二萬八千兩,所出者七十七萬二千兩,稅鈔銀一十四萬九千兩,通商之起原極微,而今日極大,利益萬萬。至於鴉片不正項之貿易,尚在其外也。 英國字母最少,翻譯中國四書五經及各著述,又刊印逐日新聞紙以論國政,如各官憲政事有失,許百姓議之,故人恐受責于清議也。禮拜堂計一萬一千六百間,伊耳蘭二千一百六十八間,每間立教師及監司。逢禮拜日集會,誦禱講道勸人修德,其中尚有崇正教之人,不設監司,惟請教師而已。此耶穌教,大半在蘇各蘭,與以耳蘭之天主教,各不相入。 國立宰輔大臣,共商事務,國家費用,先與鄉紳會議,而後征納。通行銀錢,一面印王象,一面書錢之名。國王薨,有子立子,無子立女。前世女主即位者五君,今女君立已五年,屢出巡幸,任民觀瞻,不宴處深宮也。宗室儲君,各食公爵俸祿,亦赴五爵公會議事,其儲君統諸軍士,為水師大提督,外有國帑銀庫律例國璽,國內事務,藩屬地,水師務,印度部,商部,兵部,各大臣,有要務則國王召議事百十三員會議,與中國軍機都察院無異。其下各有董事,雖官有遷調,其董事不易。政務以國帑大臣為首,與大臣籌畫,其鄉紳之會,則各邑士民所推遷者。議國大小事,每年征賦若干,大臣賢否,籌畫藩屬國事宜,斟酌鄰國和戰,變置律例,舌辯之士,盡可詳悉妥議奏聞,其五爵之會亦如之。遇國有大臣擅權,其鄉紳即禁止納餉,計鄉紳六百五十八人,自每年十二月至次年四五月皆雲集焉。若鄉紳有罪,惟同僚能監禁之。英國之人自立,悉賴此鄉紳,苟或加害,則眾皆協力抗拒。 英國賦稅火酒小酒醋紙于道光十九年共計銀四千四百一十四萬六千餘兩,印遺書,印新聞,印票擔保等牌,共銀二千二十五萬二千五百兩,屋窗馬車犬騾馬只獵務,約銀八百一十五萬四千四百兩,郵驛遞信,收銀七百三萬八千八百兩,共計銀四千六百四十七萬九千兩,計入國帑銀約一萬五千九百萬兩有奇。惟田賦鹽課兩項系貧民所納,其餘賦稅,皆富戶日用之物而征焉。所出國帑軍士錢糧,二千六十七萬八百兩,水師之費銀,一千六百七十九萬二千五百兩,國之欠項息銀,八千四百萬有奇,火炮部四百八十九萬四千兩,文官俸祿銀一百一十四萬三千兩,公使等俸祿銀五十六萬六千三百兩外,尚有雜項之費用,所入僅敷所出。若所餘者多,則減稅,所收者不足,則增稅。經鄉紳議定,每人一年收四百五十兩,每一百必納其三塊,以充國帑,共納銀一千五百萬兩有奇。 通國所行之寶,系金塊,價值銀三兩,分為二十銀塊,以此再分為十二塊,亦用銅錢,十二塊為一銀塊,以此銅錢再為四分也。但銀錢重,船難多載,況計所有多不足用積貯又阻於通商,於是國立銀局,內收稅餉,出銀票,以敷所用。道光初年所出銀票,計價五千四百萬兩有餘,六年所貯現銀三千萬兩有餘,故所最著者銀票,在國中及大邑,任商人別立票來往川流,不須動支實項。非若他國銀票濫用,致局少現銀,受害無窮。列國中惟英國銀局最信,各國之商,俱寄資取利焉。 道光二十二年,募軍士十二萬二千五百六十八名,騎兵侍衛三營,常步兵九十營,水師兵一百班,又募民壯二十萬。各項戰船,最大者十三隻,載大炮百二十門,次者十二隻,載炮一百門,又次者三十四隻,載炮八十門,又次者二十五隻,載炮六七十門。所載兵丁水手,自八百至六百不等,外有巡船及各項火輪船數百隻。 英國屬地,自歐羅巴日耳曼海口起,曰黑峨蘭。嶼西班亞南嘴頭,曰義巴塔固城,意大裡亞,曰馬他等島,在希臘西。曰以雲群島,此島為英國之門戶,保護最謹。英國公班于五印度國所攝權之地,分四大部,北曰旁葛剌,東曰馬塔剌,西曰網買,中曰亞甲所。結約各國地,曰檳榔嶼新埠頭錫蘭島,在亞非利加。英國據其浪山地,亞非利加之最南頭也。西方曰獅山旱北亞,沿海堡。曰亞加剌,此地廣袤,林密難悉。在東海邊。曰押新孫島,希利拿島,在東邊。曰貌力突島,西悉群島,在亞默利加之北方。曰下加拿他,上加拿他,新報蘇威,新蘇各蘭,蓋瓦島,新尋地。曰西北荒地,又英人所據,在默西哥海隅內之島也。安地亞巴、巴突多、米尼加、吉那他、牙買加、門悉拉尼、益吉路加、因新地、多巴峨、突多拉、安威剌、丁剌、巴哈馬群島、北毋他,在亞默利加南方所居之地。曰地米剌剌等地,含士剌在新荷蘭,奧大利亞洲,英人所據之地,在東邊曰新南瓦勒地面山島,其西方曰鵠港,南方人數未詳。又有法蘭島,新亞蘭島,英人甫居之,香港島,在亞拉百國西南之海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