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大西洋各國總沿革(3)


  《瀛環志略》曰:歐羅(或作友羅巴)一土,在亞細亞極西北隅,以烏拉大嶺為界(詳《峨羅斯圖說》),中國之所謂大西洋也。絕長補短,約得亞細亞四分之一。西距大西洋海,海水由西此灣環注入大地,曰波羅的海(一作「八得海」,俗名「黃海」),轉注東北分兩汊,約三四千里。波羅的海之南,海水由正西注入大地,曰地中海(泰西名「墨力特爾勒尼安」,一作「美的德拉虐」),由西而東,約七十餘裡。再分小汊,注東北,成巨浸曰黑海(泰西名「勒必西」),周回二三千里。環波羅的海,南盡地中海,黑海之北岸,為歐羅巴全土。其地自夏以前,土人游獵為生,食肉寢皮,如北方蒙古之俗。有夏中葉,希臘各國,初被東方之化,耕田造器,百務乃興。漢初意大裡亞之羅馬國,創業垂統,疆土四辟,成泰西一統之勢,漢史所謂「大秦國」也。前五代之末,羅馬衰亂,歐羅巴遂散為戰國。唐宋之間,西域回部方強,時侵擾歐羅巴諸國。蒼黃自救,奔命不暇。先是火炮之法,創于中國,歐羅巴人不習也。元末有日耳曼人蘇爾的斯始仿為之,猶未得運用之法。明洪武年間,元駙馬帖木兒王撒馬兒罕,威行西域。歐羅巴人有投部下為兵弁者,攜火藥炮位以歸諸國,講求練習,盡得其妙。又變通其法,創為鳥槍,用以攻敵,百戰百勝。以巨艦涉海巡行,西辟亞墨利加全土,東得印度南洋諸島國,聲勢遂縱橫于四海,現大小共十餘國。

  波羅的海之東,有大城曰「彼得羅堡」(一作必特爾土木爾),峨羅斯之都城也。波羅的海之西岸,與大西洋海相表裡也,形如葵扇下垂,曰「瑞蘭國」。從南岸突出如臂,亙波羅的海之閾,與瑞國作凹凸之勢,曰「梿國」。梿國之南,曰「日耳曼列國」,為歐羅巴之中原。日耳曼之東北,臨波羅的海,曰「普魯士」。日耳曼東南,曰「嶴地利亞」。其東南臨地中海,曰「土耳其」(土耳其有三土,此其西土,中東兩土在亞西亞界內)。土耳其之南,地形如人掌拊於地中海,曰「希臘」。日耳曼之南曰「端士」,再南如人股之著屐於地中海,曰「意大裡亞列國」。日耳曼之西北臨海,曰「荷蘭」。荷蘭之南曰「比利時」;比利時之南曰「佛郎西」;佛郎西之西南曰「西班牙」;西班牙之西,臨大西洋海曰「葡萄亞」。佛郎西之西北,有三島雄峙海中,曰「英吉利」。

  按以上各國,惟峨羅斯與中國互市,在西北陸路,不由海道。其至粵東貿易者,英吉利船最多,居各國十分之六。西班亞之船,大半自呂宋來粵東,稱大小呂宋,不稱西班亞。其船之多,幾過於英吉利。而洋米之外,少別貨。此外則奧地利亞、普魯士次之,璉國、荷蘭又次之,瑞國又次之。佛郎西貨船每歲來粵,多不過三四隻,少則一二隻,所載皆呢羽鍾表諸珍貴之物。葡萄亞即居澳門之大西洋,其本國商船來者甚稀。日耳曼之翰堡(一作昂不爾厄)、北閔(一作不來梅)兩埠,間有貨船來粵。比利時現求通商,船尚未來。意大裡亞近分四國,商船無來者。土耳其系回回,希臘新造小國,向未通商。

  按諸書述各國地域之正方裡,各各不同,與中國開方法不同,不知其如何折算。其所列進帑、兵額、師船之數,複各書多不相合,殊不足據。所謂欠項者,乃國所欠於民之數。西土之例,國有兵事,則聚鄉紳于公會,令其籌辨兵餉,皆貸于富商大賈,而歲償其息。愈積愈多,或罄一歲之入,而不足以償,則加稅額以取盈焉。民之怨畔,國之衰弱,半由於此。

  歐羅巴一土,以羅經視之,在幹戌方,獨得金氣,其地形則平土之中,容畜滄海數千里,回環吞吐,亦與他壤迥別。其土膏腴,物產豐阜。其人情性縝密,善於運思,長於制器。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議。運用水火,尤為奇妙。火器創自中國,彼士仿而為之,益加精妙。鑄造之工,施放之敏,殆所獨擅,造舟尤極奧妙。篷索器具,無一不精。測量海道,處處志其淺深,不失尺寸。越七萬里,而通於中土,非偶然也。

  歐羅巴諸國,迤南者在北黃道之北,寒暑略似中原。迤北者在北黑道之南,積雪至五六尺,堅冰至三四尺。俗傳西洋人畏冷,誤矣。冬月室皆熾炭,衣氈數重,無著裘者。所傳畏冷者黑夷,皆印度或南洋各島人,與赤道相近,亙古未見冰雪,其遇祈寒而瑟縮也,宜矣。

  歐羅巴諸國來粵東,皆從大西洋海開行,沿亞非利加之西岸南行,至盡頭之好望海角,俗名大浪山,乃轉而東北。舟行至此,風濤最惡,彼土人慣于浮海,亦罔不栗栗危懼,過此乃額手稱慶。浮印度海東北行入蘇門答臘,葛留巴之巽他海峽,又東北而至粵東,計程約七萬餘裡。俗稱來三去五,蓋由大西洋來中國約三月程,回國則須五月程,往返同途,而遲速不同者,非盡由風信之順逆也。四海之水皆東趨,至尾閭而入大地,又從萬派源泉,分流而出。由歐羅巴至中國則為順流,由中國西旋則為逆流,故遲速不同耳。

  歐羅巴諸國,紀年皆稱一千八百幾十年,非其傳國之年數也。各國皆奉耶穌教,以耶穌降生之年為元年,至今凡一千八百餘年耳。至各國祚數,或修或短,惟佛郎西傳世最久。其餘多者,亦不過數百年。且時立女主,族姓潛移,俗傳西洋諸國,自古未易姓者,妄也。

  西洋諸國,語言文字相同者,普魯士、奧地利亞與峨羅斯同,地相接也。英吉利與米利堅同,西班亞與墨西哥以南諸部同,葡萄亞與巴西同,彼州本三國之所開闢也,餘國皆不相同。

  泰西人造屋外無牆垣,中無院落,惟層樓疊架,繞以回廊,遍開牖戶。賤者處下層,貴者居上層,雖王宮亦如此。所稱俄羅斯新都,王廷長四十五丈,闊三十八丈。舊都王廷廣七十七丈,長二百一十丈,非指一宮言之,總其宮牆四隅計之,而中則自分層數、間數也。

  歐羅巴之大界限,自地中海以外,一為州中海,橫貫瑞丁、那威、大尼、普魯社之南,峨、日、奧、佛、梿、瑞、意大裡各國之北,亦名「黃海」,亦名「巴得海」,亦名「波的亞海」,皆此州之異名也。一為烏拉嶺,即蔥嶺之北幹,起白爾摩,北抵冰海,長四千餘裡,分亞細亞歐羅巴二洲之界,俄羅斯跨此嶺東西焉。其嶺所連諸山,皆蔥嶺西北之幹,蜿蜒回環,千曲百折,以抵海濱。信乎蔥嶺之大雪山,為古昆侖,巍為群山之祖也。

  《地理備考·歐羅巴各國總敘上》曰:歐羅巴洲各國,建立始末,以額力西國為最,而額力西國之前,又系上古亞西黎亞與厄日度二國,開創風氣。當中國唐虞之世,亞西黎亞國,政教昌隆。自夏後不降十三歲,嗣君尼亞斯不勤政事,國勢漸衰。自後八百餘載,朝政日非,古史無所記載。惟厄日度國,代有明君,然古史但載兵革始末,而賢君善政,均未之述。自商王祖辛十二年,亞美奴非斯溺死紅海,後西索斯的裡嗣位,武備文事,極一時之盛。是時厄日度國,人約二千七百萬餘口,傳世七百十一載,每遣人民遷赴他方,開創教化。故亞德納斯國,漸為聲名文物之邦,實賴厄日度國人,前往其地變化之也。是時額力西國王,聞而向風,遣其能臣遊說各國,因得十二國會盟,彼此相衛,歲遣使臣,再會於德爾摩比勒之地,議行善政。複思延國祚,必須立教,遂將德爾佛斯堂諸善士佈施之資財,盡付十二國會議之人管理。緩急相關,並力禦侮,是以伯爾西亞回國兵來侵,無不敗北。偃武修文,二百餘載,航海四出,並至葛爾給斯等處,創建新國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