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大西洋各國總沿革(4)


  殷王廩辛六祀,亞德納斯國王名「德修」者,武勇絕倫,自思十二部落,事權不一,遂欲合而一之。先得庶民之心,次散其附和首領之眾,又裁汰國內各衙署,惟建會議公堂一所;設禮制,輕稅斂,招徠遠人;彈丸之地,竟成通都大邑,較額力西各處更盛。國中大權,盡歸一人,盡革前此各部強霸衡行之習。其國人分三等,一則尊爵紳士,二則百工匠役,三則農夫庶民。因一等之人權重,故自德修王至哥德洛斯亞兩世,特加惠於二三等之人,以分爵士之勢。久之民志日驕,畸重之勢,權遂歸下。當周康王時,哥德洛斯王薨,其民以此後必無如先君之賢者,遂揚言惟玉必德爾為君,方可推戴。玉必德爾者,乃其國供奉宗神之首,示不欲更立國王也。遂立會議官,以執政事。從此額力西各國效尤,紛紛逐君革爵,設官擅政,風俗政治為大變易。惟亞德納斯國人,初雖除國王之名,尚立哥德洛斯王後裔,為統領之官,曰阿爾幹,勢權與國君相等。越三百三十一載,當中國周平王時,國人覆議阿爾千官,永執國政與君何異,嗣後州官三年一易。越五十五年,又議每歲分立九官,于任滿缺退之時,必述職於民,以定臧否,人皆視為畏途。自後亞德納斯國人,各自專擅,無複法度。國中諸才智士,覆議創造法律,以約束其下。推達拉固主其議,其人性過嚴酷,纂修法制,罪無大小,盡定斬決,時人謂之血書。越數十載有梭倫者,當周靈王年間,修改律例,歸於平允。遂按一國資財之多寡,分尊卑貴賤四等。其四等至貧賤之人,雖不得居官,至有通國會議公務,亦可參預。又恐人多語雜,因建議事廳、大理寺二署。其議事廳定額四百人,為庶民會議之所;其大理寺乃官府會議之所,其官必名望才德,由眾推舉。此梭倫所定政治章程,各國多效之者。

  又有斯爾巴達國,其始亦如額力西,分列小國,而統於一君,歷代相傳,四百餘載。當周成王時,有兄弟二人者,同登君位,嗣後相傳,皆系二君同治,至九百年之久,此事最為奇異。迨秦始皇時,葛黎厄美尼斯王踐位,始複改為一君。其國政嚴禁奢侈,不用銀錢,不豐飲食,皆練習武事,故富強善戰。國中世守其教,視亞德納斯國梭倫所立法度,更為悠久。當其時,伯爾西亞回國達黎約王興兼併之意,又聽阿德納斯國人,訴請報復,步騎十一萬,大舉來攻。然伯爾西亞承平日久,士卒或習奢過度,或從役勞苦,不能如昔年之勁旅,於是亞德納斯國中良將,簡精銳萬人迎敵,大破敵軍。逾二十載,伯爾西亞國嗣王名舍爾時者,志圖報復,率馬步舟三軍,數十萬眾,傾國大舉。複攻額力西之亞德納斯等國,各國齊心盟約,背城力戰,破之,水陸全勝。然自後額力西各國,恃勝而驕,所獲敵財,彼此侵奪。於是亞德納斯與斯巴爾達二國,首先背盟,號召各小國,自相侵伐,干戈不休,日至衰微。越九十三載,當周顯王時,遂為馬斯多尼亞國王襲破,盡有額力西全國。開闢疆土,更廣於額力西。其子阿勒山德裡王,嗣為盟主。當周顯王時,複率步軍三萬,馬軍五千,攻服伯爾西亞國,遠至天竺諸處,無不歸附。屢戰屢勝,兼有歐羅巴州亞細亞州之半。迨殂後,其將帥等互相割據,事蹟紛繁,建為東都,號君士但丁城。後為土爾其、希臘國所有焉。東漢時始為意大裡國所並。額力西國自昔盛時,當周景王、顯王時,二百餘載。文名顯著之士,不可勝計。百工技藝,皆至精巧,玉必德爾與的亞納二廟堂,尤天下第一壯觀。雖東方各國尚不及詩書文字,繪畫工塑,無不奧妙,而軍務尤所講習,方行天下。至於海表,洵歐羅巴州開創之首國,在意大裡之前者也。

  歐羅巴洲,古時國最盛者,自額力西外,嗣惟羅馬國,一統最久。其創建在成周中葉,其混一在西漢之中,分裂在東晉之末,其宗社全墟,在明景之世,祚曆二千餘年,自古無其強大悠久。然自昔至今,一興一衰,為歐羅巴二次大變,亦歐羅巴之大關係也。當周平王時,環意大裡亞皆強勇之國,而國王羅母洛者,與鄰國戰勝時,即收其精銳,歸入營伍,並擇其軍器號令之勝己者,而效從之。每戰勝一次,勢力愈增,連年練戰,上下皆善用兵,紀律嚴肅。且勤治國政,設立議事廳,選才智百人會議,法度無不盡善。其後四代賢君,國益富強。迨七世之君達爾癸伯者,殘忍無道,敗亂倫常,通國怒而逐之。嗣後遂不立君,惟推主師一人,以領兵;別推官長二員,代理國務,一年一易,此羅馬國之大變局也。自後政事修明,國益富強,越數百年之久。環意大裡亞諸部,盡歸版圖。

  惟隔海之加爾達額國,實為勁敵,其國在亞非裡加州海濱,以舟楫為貿易事。海濱兩岸,皆歸其掌握,延及歐羅巴之西班亞地方,遂雄據各島。而羅馬國人,亦畏其水軍強盛,不敢阻遏。自後二國,常相抗敵。雖加爾達額風俗甚野,不如羅馬國之法度,其兵多招募異鄉烏合,亦不如羅馬國土兵之紀律,然羅馬止長陸戰,而加爾達額國則舟艦嫻習。迨交戰二十餘年,羅馬國亦學習水戰,取加爾達額國遭風漂入之船,以為程式,造成舟師一隊。選水師將官,駕駛水戰,而獲大捷。兩國仇忌日深,加爾達額國人有阿尼巴者,世為名將,父子祭神,誓滅羅馬。講習韜略,幼立戰功,年三十五歲,即拜大師,引軍渡厄伯洛河,逾峻嶺,抵意大裡亞國,進攻羅馬都城。連敗羅馬之兵,收服各部。奈羅馬國有三傑士,竭力戰守,一曰發比約馬西摩,則堅壘不戰,惟遊兵清野,佯敗引誘,以老其帥。暫為羈縻於前,而亟整禦備於後。一曰馬爾塞羅,則率兵圍困諾拉,收復餘城,以分敵軍之勢。斯二人者,羅馬通國所倚重。至於西北揚,則尤為超卓,不在本國拒敵,而反提軍遠出,窺加爾達額,國兵大半外出,乘虛深入,隨攻隨拔,勢如破竹,直抵其都。國人望風敗潰,阿尼巴聞警,旋師自救,被羅馬奇兵邀其歸路,舟師迎擊海中,全軍盡覆。阿尼巴乘漁舟逃歸,不得已納款送質,並立盟約,非奉羅馬國之命,永不得擅與別國交兵,時漢高祖六年也。

  斯時諸國分而為二,一則為羅馬與加爾達額二國之戰場,一則額力西國土酋分據之屬地,互相爭鬥。額力西分為三國,一名厄多裡亞,一名亞加壓,一名白阿西亞,會議立官,而額力西國王,仍為其地之長。其君暴虐失民心,而厄多裡亞國人更恨之,乃迎請羅馬國之兵至本國,協逐暴君出國,羅馬遂脅額力西各處為藩屬。厄多裡亞各國,自悔失計,複乞師於西裡亞國,以驅除羅馬。而加爾達額國敗將阿尼巴,亦往西裡亞國求援,皆因西裡亞新兼併猶太波斯,為東方強大之國。故希臘諸部,欲倚之以拒羅馬。時西裡亞心畏羅馬之強,而阿尼巴力言羅馬師疲易敗,於是出偏師前往額力西,以助厄多裡亞國。羅馬軍迎擊敗之,乘勝追北,圍其都城,西裡亞國亦歸臣服,於是希臘諸國皆獻土,阿尼巴自殺,時漢孝惠帝五年也。

  漢景帝十年,羅馬大舉伐加爾達額,圍其都城陷之,因毀其城,略定其部屬。複征服西班亞,置為部屬。於是地中海南岸,僅餘兩強國未服,一曰賓多,一曰玉占爾達。時賓多國恃有高哥斯山為屏障,兵亦強悍,故與羅馬兵相持,二十年之久,始為奇嶽所破。而玉占爾達國尤險,遂于漢元封五年,始征服焉。由是地中海南,亞非裡加州各國,盡入版圖。猶太麥西國,亦俯首歸附。其地中海北歐羅巴境,亞馬尼、佛蘭西、無不臣服。又渡海征英吉利番,建為大部。西土數萬里,無複抗顏行者。

  然羅馬國人民,自裁革王位以後,其議事官,原議一年一易,後因軍事難更生手,漸有久於其位者。議事官之後嗣,世沐榮寵,偏庇姑息。其庶民,雖有例許為顯職,得遇選舉,然其所選,仍皆議事官之後嗣。民間才傑,皆不得進。以此上下人心不睦,且征伐諸國之後,偏染繁華,驕奢日甚。富貴子孫恃勢淩人,諸將各擁強兵,悍不馴服,故外患既平,內釁漸啟。幸邊圉皆有重兵鎮壓,互相鉗制,故國中變亂未作,若非東都西拉之兵,則羅馬國早為大將馬黎約軍卒所擅據矣。先是西拉之兵,與馬黎約之兵,積釁交訐,其黠民乘機倡亂,殺高爵子孫,民與紳鬥,兵與兵鬥,既而兵民紳分黨相攻,同時並起,至相屠戮數萬。時二大將出征東北夷族者,一曰潘沛,一曰塞薩爾。聞變旋師,共平內難,盡戮反側十餘萬人,國事乃定。於是大權盡歸兩帥,潘沛曾定麥西猶太各國,立功東北;塞薩爾,曾收服佛蘭西英吉利,立功西北。二人威名相等,積不相下。而塞薩兼有文學,尤得民心。潘沛遂起東都兵攻之,為塞薩爾敗諸希臘之地。潘沛走死,由是塞薩爾總大政,立法制,羅馬大治。有議事官忌之,使刺客殺之。於是塞薩爾之兄子額達唯約,起兵復仇,奪回其國。遂即尊位,是為羅馬複立國王之始,時漢建始二年也。是時歐羅巴利亞二州,及亞細亞西境,周回數萬里,盡入版圖。惟羅馬國獨立,行政於天下。四國之使,雲集於羅馬,皆納款獻賦焉。義地約比國,使人求和。巴爾的亞國,昔與羅馬深仇,亦使人結盟和好。天竺國命使前赴會盟。其餘各國畏威懷義,無不奉命。水陸無警,兵革休息。於是額達維約王,親閉仍訥廟門。仍訥者,乃其國之神也。凡有戰鬥之事,其廟門則啟,若干戈寧靜,則閉其廟門,以示偃武修文。從此四海升平,人物熙和,為西土極隆平之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