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恒河考上


  問:自晉魏唐以來,歷代高僧使西域,皆自蔥嶺沿印度河南行以達中西二印度,從無有沿恒河者,豈恒河不源蔥嶺而偏處東隅乎?佛經說法動喻恒河波斯匿王及諸大弟子往返之跡,皆在恒河,從無一語及印度河,豈佛終身僻處東南二印度,而不至中西二印度乎?蔥嶺大龍池即阿耨達池出四大水,分注四海,而印度河恒河皆注南海,何以唐人皆指印度所注為西海乎?

  魏源曰:恒河同源而異,委其出於蔥嶺大龍池者,即恒河之正源,至印度而分二:一由西印度入海,是為西恒河;一由東印度入海,是為東恒河。佛生中印度之舍衛國,一生得法輪,多在西恒河左右,其東恒河,則偶至不常至,後世方俗傳稱東印度之河為恒河,而訛稱西恒河為印度河,於是並以上游出蔥嶺之源,統稱印度河(凡言信度河,新頭河者,皆印度之轉音也)。惟《梁書》言天竺國臨大江名新頭河,源出昆侖,分為五江,總名曰恒水。又酈氏《水經注》引《釋氏西域記》,曰阿耨達太山,其上有大淵池,宮殿樓觀甚大焉,山即昆侖山也,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水名新頭河,西南有二水名遙奴,一名薩罕,一名恒伽,同出一山,俱入恒水,恒水一出大秦,名犁靬,一東流入東海,蓋二水所注,兩海所納,自為東西也。又康泰《扶南傳》曰:恒水之源,乃出極西北昆侖山中,有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東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渡江西行,極大秦也,此乃並指印度河為西恒河,印度河源為恒源。《法顯傳》上游雖沿俗稱印度河,而下游言恒水又東到多磨犁靬,即是海口。犁靬乃條支瀕西海之地。是亦以印度河即恒水,若專指東印度之水為恒水,則豈能橫貫印度河而西北至犁靬,又貫印度河而東南至榜葛剌耶。源同委異,星漢昭明,安得忽奪其一,又並誣其源,致佛經無一可通乎。

  至阿耨達注西海之水,以印度河當之,尤元奘記之謬。夫東恒西恒同注南海,非地中海也。烏得以印度河之海口為西海,又安得分一恒河之水,以當二河哉(別詳《昆侖篇》下)。惟是《水經》雖言恒河下游之分注,而不詳上游何地分支,考西域諸記,西洋諸圖,皆無分流歧出之證。《皇清通考·四裔門》,曰巴達克山國,扼蔥嶺之西,有河北流,經博羅爾巴達克山兩部之間,至伊什得克特分流,一流經北入圖斯泊,一流徑西又北,入伊西洱泊,此蓋指䌸芻河與印度河初分之處。圖斯泊,即縛芻河所經,伊西洱泊,即印度河所經也徐氏《西域水道記》第一圖于龍池,西出二派,行六七百里,即各分為二,亦以意為之,非有所據)。

  或謂恒河東西分流,如梁州之東漢水、西漢水,在山谷中孔穴相通,故西域取經諸僧,皆未道及此,亦臆度之詞,而吾則斷兩水之分,必在中印度以下,不在中印度以上。何者?北印度之北,界以大雪山,綿亙二千里,直抵裡海、包社之地,印度河循大雪山而西,直至包社始轉而南,故知上游斷無分流別駛之地,極至中西兩印度之間,平原曠野,受水益多,始分一支東行,迨受後藏岡噶江之水,而其流始大,又至東印度之東,受大金沙江水,而浩瀚始極。故歷代西使之記,皆逾印度河,即為北印度,無更渡一水者,至其受岡噶江以後。則《一統志》述之曰,岡噶江源出岡底斯山,山南馬品木達賴池,及郎噶池。自池西流出,名狼楚河,西流二百餘裡,折而北繞,古格劄什魯木布則城西,仍轉南,又西流千有五百餘裡,至阿裡西鄙桑納蘇木多之地。拉楚河自僧格喀巴布山發源,西流千有六百餘裡,轉南流三百五十餘裡來會之,又轉南流二百五十餘裡,經畢底城之西,二百餘裡,折東流千七百餘裡,至那克拉蘇木多北鄙,又有麻楚河來會之,三水合一,始名岡噶江。轉東南,經馬木巴柞木郎部落,至厄訥特克國,入南海。案厄訥特阿國,即中印度也。其下游至東印度,又受大金沙江,則英夷地圖繪之。岡噶江與大金沙江合流,始名安日河,亦名安市河,河入南海。故《坤輿》、《職方》諸圖皆無大金沙江,蓋統于安日河之海口也。然則東印度當在恒河以西乎?抑在恒河以東乎?曰:恒河兩岸地皆有之,上游則岡噶江以東,如吉裡、鎖裡、坎巴諸國;下游則安日河以東,如大小葛蘭柯枝諸國。以西如榜葛剌國,皆東印度境也。大金沙江自緬甸逆流而西,則其南岸之地如柯枝等國,亦皆橫行自東而西,轉入印度境內。故玄奘記往東印度,皆涉大河而往柯枝葛蘭,今名烏土國,榜葛剌一名孟加臘,其近後藏之功德阿難等國,當即廓爾喀國,不瀕大海,其古裡、鎖裡,殆即《海錄》之徹第岡等地歟。《明史》言水程幾晝夜者,海艘沿恒河下游,非必皆大洋之道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