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西印度西阿丹國沿革(2)


  又曰:魯迷,去中國絕遠。嘉靖三年,遣使貢獅子西牛。給事中鄭一鵬言:魯迷非常貢之邦,獅子非可育之獸,請卻之,以光聖德。帝竟納之。五年冬,複以二物來貢,既頒賜,其使臣言:長途跋涉,費至二萬三千餘金,請加賜。禦史張祿言:華夷異方,人物異性,留人養畜,不惟違物,抑且拂人,況養獅日用二羊,西牛日用果餌,獸相食,與食人食,聖賢皆惡之,乞返其人,卻其物,薄其賞,明中國不貴異物。不納。乃從禮官言,如宏治撒馬兒罕例,益之。二十二年,偕天方諸國貢馬及方物,明年還至甘州。會迤北賊入寇,總兵官楊信令貢使九十餘人往禦,死者九人。帝聞,褫信職,命有司棺殮,歸其喪。二十七年、三十三年併入貢,其貢物有珊瑚、琥珀、金剛鑽、花瓷器、鑽服、撒哈喇帳、羚羊角、西狗皮、猞猁孫皮、鐵角皮之屬。

  《瀛環志略》曰:阿剌伯(亞拉彼亞,亞拉鼻亞,阿爾拉密阿,阿辣波亞,阿黎米也。阿丹、阿蘭、天方、天堂),回教初興國也,北界東土耳其,東界波斯及阿勒富海,南距印度海,西抵勒爾西海(俗稱紅海)。長四千餘裡,廣三十餘裡。地西南濱海,有腴壤。中央皆戈壁(沙磧也),商旅必結隊以行,否則虞盜劫,且慮風沙埋沒。物產唯棗最多,人與畜皆食之。產名馬,牧者愛養如兒子,能一日行五六百里。駝尤良負重,行遠皆賴之。又產加非、香料、沒藥之類,其地古為土夷散部,恒役屬￿波斯。

  陳宣帝大建元年,有摩哈麥者(或作摩哈默,又作瑪哈穆特),生於麥加(一作默伽,又作美加),少年為商,往來西國,娶富商之寡,遂至大富。不識字而性聰敏,以佛教拜偶像為非,而泰西諸國,耶穌教已盛行,思別創教門,以自高異。入山讀書數年,著書曰《可蘭》宣言於眾,謂獨一真主上帝,命聖者教化世人,初命摩西,次命耶穌,兩人之教雖行,然不能遍及也。覆命摩哈麥立教以補其缺,入其教者焚香禮拜,念經,禁食豬肉。唐高祖武德四年,逃難于麥地拿(一作默德那,又作美的納),土人靡然從教,即以四年為元紀(今回教稱一千二百幾十年,即本於此。歐羅巴則以耶穌生年為元年,故稱一千八百幾十年)。其後徒黨日眾,不入教者率眾攻之,兵敗徒散收合起,遂滅大敵,據阿剌伯全土。布其教於四鄰,鄰部皆畏而從之。回教遂蔓延西土。當其盛時,嘗剪滅波斯,薦食羅馬(猶太買諾諸部),據阿非之北境(紅海地中海南岸諸部),裂歐羅之西垂西班牙、葡萄牙),縱橫三土(亞細亞、阿非利加、歐羅巴),幾於無敵。後為土耳其所攻,屬藩盡失,日就衰微,卒乃納貢於土耳其,稱藩國焉。西域稱摩哈麥為派罕巴爾,華言天使也。其苗裔稱和卓木,華言聖裔也。巴達克山、塔什幹,皆其支派。而霍集占兄弟稱大宗,回部以為貴種,所至輒擁戴之。黠虜藉其名,以號召回眾,數數犯邊,遂為西鄙長患雲。麥加、麥地拿,皆在紅海之濱,摩哈麥生於麥加,其地有黑石,上作大殿,週一裡許。麥地拿為摩哈麥葬處,斂以鐵棺,每歲諸回回來兩地禮拜。南洋西域,泰西阿非利加,近者數千里,遠者數萬里,接踵膜拜,以數萬計。

  阿剌伯地分六部。首部曰黑德倭斯,都城曰麥加,建於山谷之中,夏屋雲連,街衢闊直,海口甚大。出運之貨,以加非為主,販行歐羅巴各國。其海口在西方者曰熱地,富商所萃;在東方者曰木甲,與英吉利、米利堅定約通商,以兵船巡海護之。

  亞丁,小島也,在紅海口門之外,現為英人所據。

  按阿剌伯,古條支國也。回教既興,乃有天方天堂等名,皆花門誇耀之稱,比其國于天上,其實本無此名。其國在波斯之西南,前明時累次朝貢,多由西域陸路來。明初鄭和等由海道使西洋,至天方而止,稱為西洋盡處。彼蓋由印度海駛入紅海,遂以為海盡於此,而不知小西洋之外,尚有所謂大西洋也。

  佛教興於印度,以慈悲寂滅為歸,中土士大夫推闡其說,遂開禪悅一派。摩西十誡雖淺近而尚無怪說,耶穌著神異之跡,而其勸人為善,亦不外摩西大旨,周孔之化,無由宣之重譯。彼土聰明特達之人,起而訓俗勸善,其用意亦無惡於天下,特欲行其教于中華,未免不知分量。摩哈麥本一市儈,忽起而創立教門,其禮拜與天主教同,所別異者,僅不食豬肉一端。而其獸處無倫,則又為泰西諸國之所唾棄。乃自李唐以後,其教漸行於西域,今則玉門以西,盡亞細亞之西土,周回數萬里,竟無一非回教者。鴟梟嗜鼠,蜈蚣甘帶,孰為正味乎。正難為昧,任侏亻離者深求也。惟腥膻之俗,蔓延中土,剛很毒鷙,自為一類,非我族類,實逼處此,終貽江統憂爾。

  《後漢書》:東漢和帝永元九年,西域都護班超遣掾甘英往通大秦,抵條支,臨海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告以海水廣大,往來須齎三歲糧,英疑憚而止。大秦屢欲遣使於漢,為安息遮遏不得通。桓帝延熹九年,其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獻象牙、犀角、玳瑁,始得一通云云。考泰西人地圖,安息即今之波斯,條支即今之阿剌伯,東漢時大秦(即意大理之羅馬),正當全盛,未分東西(詳意大裡圖說),其國都在意大裡之羅馬東境,至西裡亞猶太(即《唐書》之拂菻國),與安息接壤,若由安息往大秦,渡媯水,入安息境,約三千餘裡(即今波斯),即已入大秦東境(今土耳其東土美索不達迷亞部之巴索拉地)。再西北行約三千餘裡(今土耳其東土、中土),渡海峽(即君士但丁黑海峽日),曆西臘之北境今(土耳其西土),約二千里,至意大裡之東北境(今隩地利亞地),又西南行千餘裡,即至大秦都城(即今羅馬),計陸路萬里而近。自西裡亞以西,皆大秦地。《漢書》所雲從安息陸路繞海北行出海西至大秦,庶連屬十裡一亭,三十裡一置,從無盜賊寇警者,的確不誣。又雲道多猛虎獅子,遮害行旅,不百餘人,齎兵器,輒為所食。按西裡亞以西,皆大秦名都大邑,四達通衢,安得有猛獸遮害行旅。蓋安息貪繪彩交市之利,必不欲大秦之通漢,故為此誕說,以阻漢使之西行,所謂遮遏不得通者此也。若由條支從海道往,則阿非利加之大浪山一路,自明以前未通舟楫(即今歐羅巴諸國貨船往來之路,明宏治間葡萄牙始創行之),歐羅巴東來海道,率取道于地中海、紅海,條支都城在麥加,乃紅海北岸(《漢書》雲:條支城在山上,周回四十餘裡,正今之麥加城也),而其東境又臨阿勒富海,甘英所臨之海,未知其為阿勒富海,抑即紅海。若為阿勒富海,則須繞條支三面之海,計水程六七千里,至紅海之尾而海盡,行陸路一百七十裡(地名蘇爾士麥,西國地),至地中海之東南隅,再登舟西駛,約六千餘裡,而抵大秦都城(即羅馬),計水程一萬三千餘裡;若所臨系條支都城之紅海,則西北駛千餘裡,已至紅海之尾,計水程不足萬里,中間隔陸路一百七十裡,不能一帆直(明以前歐羅巴大船,不能直抵中國。即因此阻隔。《海國聞見錄》所謂恨不能用力截斷者也。近年英吉利用火輪船遞送文報,皆由此路。地中海另有火輪船接遞),然舍此別無道路,計其水程速則四五十日,遲亦不過兩三月,半載盡可往返。何至須齎三歲糧,蓋安息總不欲大秦之通漢,故使西界船人(麥加距安息已遠,甘英所臨之海,當系阿勒富海也),設此詞以難之。甘英憚於浮海,遂中止耳。至安敦之入貢,由日南徼外,即今越南南境之占城一帶,乃由紅海駛入印度海東南,行至蘇門答臘、噶羅巴之異他海峽,轉而北行入南洋,抵越南之南境,今歐羅巴諸國,由粵東繞阿非利加,至印度海後,亦由此路。若從陸路,須由日南,曆暹羅、緬甸,抵東印度,越中印度至西印度,無論中間歷數十番部,使幣難通,而西印度以西,仍須經遮遏之安息,方達大秦東境。故知其必由海道無疑也。

  大秦國之北方,亦有陸路可通中國,須從奧地利亞東北行,曆峨羅斯南境,至裡海之北岸,轉而東行,曆西域遊牧城郭諸部,可抵玉關,此則不入安息境,無從遮遏之矣。然兩漢時,大秦北境至日耳曼而止,隩地利亞以東以北,皆匈奴別部(時峨羅斯尚未立國),時擾大秦邊境,斷無可通之理。故通中國惟安息一路,既為所遮遏,不得不由海道也。

  案:匈奴別部,指今俄羅斯南部,薩加社、日爾日、阿斯達拉岡、屙倫不爾厄,然後由北哈薩克,中哈薩克,霍罕,安集延,布魯特,以達西域至玉門也。

  《島夷志略》:天堂地多曠漠,即古筠沖之地,風景融和,四時如春,田沃稻饒,居民樂業。雲南有路可通,一年之上可至其地。西洋亦有路通,名為天堂。有回回曆與中國授時曆,前後只爭三日,其選日永無差異,氣候暖,風俗好善。男女辮發,穿細布長衫,系細布捎,地產西馬,高八尺許,人多以馬乳拌飯為食,則人肥美,貿易之貨,用銀、五色緞、青白花器、鐵鼎之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