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南史 | 上頁 下頁 |
西南夷傳 |
|
訶羅陀國,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伏承聖主信重三寶,興立塔寺,周滿世界。今故遣使二人,表此微心。」 *** 呵羅單國,都闍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獻金剛指環、赤鸚鵡鳥、天竺國白疊、古貝、葉波國古貝等物。十年,呵羅單國王毗沙跋摩奉表曰:「常勝天子陛下,諸佛世尊,常樂安隱,三達六通,為世間導,是名如來,是故至誠五體敬禮。」其後為子所篡奪。十三年,又上表。二十六年,文帝詔曰:「呵羅單、婆皇、婆達三國,頻越遐海,款化納貢,遠誠宜甄,可並加除授。」乃遣使策命之。二十九年,又遣長史婆和沙彌獻方物。 *** 婆皇國,元嘉二十六年,國王舍利婆羅跋摩,遣使獻方物四十一種,文帝策命之為婆皇國王。二十八年,複遣使貢獻。孝武孝建三年,又遣長史竺那婆智奉表獻方物,以那婆智為振威將軍。大明三年,獻赤白鸚鵡。大明八年、明帝泰始二年,又遣使貢獻。明帝以其長史竺須羅遠、前長史振威將軍竺那婆智並為龍驤將軍。 *** 婆達國,元嘉二十六年,國王舍利不陵伽跋摩,遣使獻方物,文帝策命之為婆達國王。二十六年、二十八年,複遣使獻方物。 *** 闍婆達國,元嘉十二年,國王師黎婆達呵陀羅跋摩,遣使奉表曰:「宋國大主大吉天子足下,教化一切,種智安隱,天人師降伏四魔,成等正覺,轉尊法輪,度脫眾生。我雖在遠,亦沾靈潤。」 *** 槃槃國,元嘉、孝建、大明中,並遣使貢獻。梁中大通元年、四年,其王使使奉表,累送佛牙及畫塔,並獻沉檀等香數十種。六年八月,複遣使送菩提國舍利及畫塔圖,並菩提樹葉、詹糖等香。 *** 丹丹國,中大通二年,其王遣使奉表,送牙像及畫塔二軀,並獻火齊珠、古貝、雜香藥。大同元年,複遣使獻金銀、琉璃、雜寶、香藥等物。 *** 幹陀利國,在海南洲上,其俗與林邑、扶南略同,出斑布、古貝、檳榔。檳榔特精好,為諸國之極。宋孝武世,王釋婆羅那鄰陀遣長史竺留陀獻金銀寶器。梁天監元年,其王瞿曇修跋陀羅以四月八日夢一僧謂曰:「中國今有聖主,十年之後,佛法大興。汝若遣使貢奉禮敬,則土地豐樂,商旅百倍;若不信,我則境土不得自安。」初未之信,既而又夢此僧曰:「汝若不信我,當與汝往觀。」乃於夢中至中國拜覲天子。既覺心異之,陀羅本工畫,乃寫夢中所見武帝容質,飾以丹青,仍遣使並畫工奉表獻玉盤等物。使人既至,摸寫帝形以還其國,比本畫則符同焉。因盛以寶函,日加敬禮。後跋陀死,子毗針邪跋摩立,十七年,遣長史毗員跋摩奉表獻金芙蓉、雜香藥等。普通元年,複遣使獻方物。 *** 狼牙修國,在南海中。其界東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北去廣州二萬四千里。土氣物產與扶南略同,偏多棧、沉、婆律香等。其俗,男女皆袒而被發,以古貝為幹漫。其王及貴臣乃加雲霞布覆胛,以金繩為絡帶,金環貫耳。女子則布以瓔珞繞身。其國累磚為城,重門樓閣。王出乘象,有幡旄旗鼓,罩白蓋,兵衛甚嚴。國人說,立國以來四百餘年,後嗣衰弱,王族有賢者,國人歸向之。王聞乃加囚執,其鎖無故自斷。王以為神,因不敢害,乃逐出境,遂奔天竺。天竺妻以長女。俄而狼牙王死,大臣迎還為王。二十餘年死,子婆伽達多立。天監十四年,遣使阿撤多奉表。 *** 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去廣州二月日行。國界東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一百三十六聚。土氣暑熱,如中國之盛夏。穀一歲再熟,草木常榮。海出文螺、紫貝。有石名坩貝羅,初采之柔軟,及刻削為物暴幹之,遂大硬。其國人披古貝如帊,及為都縵。王乃用斑絲者,以瓔珞繞身,頭著金冠高尺餘,形如弁,綴以七寶之飾。帶金裝劍,偏坐金高坐,以銀蹬支足。侍女皆為金花雜寶之飾,或持白毦拂及孔雀扇。王出以象駕輿,輿以雜香為之,上施羽蓋、珠簾。其導從吹螺擊鼓。王姓憍陳如,自古未通中國,問其先及年數不能記。自言白淨王夫人即其國女。天監十六年,遣使奉表獻金席等。普通三年,其王頻伽複遣使珠智獻白鸚鵡、青蟲、兜鍪、琉璃器、古貝、螺杯、雜香藥等數十種。 *** 中天竺國,在大月支東南數千里,地方三萬里,一名身毒。漢世張騫使大夏,見邛竹杖、蜀布,國人雲市之身毒,即天竺也。從月支、高附西,南至西海,東至盤越,列國數十,每國置王,其名雖異,皆身毒也。漢時羈屬月支。其俗土著與月支同。而卑濕暑熱,人畏戰,弱于月支。國臨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侖。分為五江,總名恒水。其水甘美,下有真鹽,色正白如水精。土出犀、象、貂鼠、玳瑁、火齊、金銀銅鐵、金縷織成金罽、細靡白疊、好裘、毾㲪。火齊狀如雲母,色如紫金,有光曜,別之則如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遝也。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珊瑚、琥珀、金碧、珠璣、琅玕、郁金、蘇合。蘇合是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也。又雲大秦人采蘇合,先笮其汁以為香膏,乃賣其滓與諸國賈人,是以展轉來達中國,不大香也。郁金獨出罽賓國,華色正黃而細,與芙蓉華里被蓮者相似。國人先取以上佛寺,積日槁乃糞去之,賈人以轉賣與他國也。 漢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來獻,漢世唯一通焉。其國人行賈往往至扶南、日南、交阯。其南徼諸國人,少有到大秦者。孫權黃武五年,有大秦賈人字秦論,來到交阯,太守吳邈遣送詣權。權問論方土風俗,論具以事對。時諸葛恪討丹陽,獲黝、歙短人。論見之曰:「大秦希見此人。」權以男女各十人,差吏會稽劉鹹送論,咸於道物故,乃徑還本國也。 漢和帝時,天竺數遣使貢獻,後西域反叛遂絕。至桓帝延熹三年、四年,頻從日南徼外來獻,魏、晉世絕不複通。唯吳時,扶南王范旃遣親人蘇勿使其國,從扶南發投拘利口,循海大灣中正西北入,曆灣邊數國,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天竺王驚曰:「海濱極遠,猶有此人乎!」即令觀視國內,仍差陳、宋等二人以月支馬四疋報旃,勿積四年方至。其時吳遣中郎康泰使扶南,及見陳、宋等,具問天竺土俗,雲:「佛道所興國也。人敦厖,土饒沃,其王號茂論。所都城郭,水泉分流,繞于渠塹,下注大江。其宮殿皆雕文鐫刻。街曲市里,屋舍樓觀,鐘鼓音樂,服飾香華,水陸通流,百賈交會,器玩珍瑋,恣心所欲。左右嘉維、舍衛、葉波等十六大國,去天竺或二三千里,共尊奉之,以為在天地之中。」 天監初,其王屈多遣長史竺羅達奉表獻琉璃唾壺、雜香、古貝等物。 *** 天竺迦毗黎國,元嘉五年,國王月愛遣使奉表,獻金剛指環、摩勒金環諸寶物,赤白鸚鵡各一頭。明帝泰始二年,又遣貢獻,以其使主竺扶大、竺阿珍並為建威將軍。元嘉十八年,蘇摩黎國王那羅跋摩遣使獻方物。孝武孝建二年,斤陀利國王釋婆羅那鄰陀,遣長史竺留陀及多獻金銀寶器。後廢帝元徽元年,婆黎國遣使貢獻。凡此諸國皆事佛道。 佛道自後漢明帝法始東流,自此以來,其教稍廣,別為一家之學。元嘉十二年,丹陽尹蕭摹之奏曰:「佛化被於中國,已曆四代,而自頃以來,更以奢競為重。請自今以後,有欲鑄銅像者,悉詣台自聞;興造塔寺精舍,皆先列言,須許報然後就功。」詔可。又沙汰沙門,罷道者數百人。孝武大明二年,有曇標道人與羌人高闍謀反,上因是下詔,所在精加沙汰,後有違犯,嚴其誅坐。於是設諸條禁,自非戒行精苦,並使還俗,而諸寺尼出入宮掖,交關妃後,此制竟不能行。先是,晉世庾冰,始創議欲使沙門敬王者,後桓玄複述其義,並不果行。大明六年,孝武使有司奏沙門接見皆盡敬,詔可。前廢帝初復舊。孝武寵姬殷貴妃薨,為之立寺,貴妃子子鸞封新安王,故以新安為寺號。前廢帝殺子鸞,乃毀廢新安寺,驅斥僧徒,尋又毀中興、天寶諸寺。明帝定亂,下令修復。 宋世名僧有道生道人,彭城人,父為廣戚令。道生為沙門法大弟子,幼而聰悟。年十五便能講經,及長有異解,立頓悟義,時人推服。元嘉十一年,卒於廬山,沙門慧琳為之誄。 慧琳者,秦郡秦縣人,姓劉氏。少出家,住冶城寺。有才章,兼內外之學,為廬陵王義真所知。嘗著《均善論》,頗貶裁佛法,雲:「有白學先生,以為中國聖人經綸百世,其德弘矣,智周萬變,天人之理盡矣。道無隱旨,教罔遺筌,聰睿迪哲,何負於殊論哉?有黑學道士陋之,謂不照幽冥之途,弗及來生之化,雖尚虛心,未能虛事,不逮西域之深也。為客主酬答,其歸以為『六度與五教並行,信順與慈悲齊立。』」論行於世。舊僧謂其敗黜釋氏,欲加擯斥。文帝見論賞之,元嘉中,遂參權要,朝廷大事皆與議焉。賓客輻湊,門車常有數十兩。四方贈賂相系,勢傾一時。方筵七八,座上恒滿。琳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書佐,權侔宰輔。會稽孔顗嘗詣之,遇賓客填咽,暄涼而已。顗慨然曰:「遂有黑衣宰相,可謂冠履失所矣。」注《孝經》及《莊子逍遙篇》文論傳於世。 又有慧嚴、慧議道人,並住東安寺。學行精整,為道俗所推。時鬥場寺多禪僧,都下為之語曰:「鬥場禪師窟,東安談義林。」 孝武大明四年,于中興寺設齋,有一異僧,眾莫之識,問名,答言名明慧,從天安寺來。忽然不見。天下無此寺名,乃改中興曰天安寺。大明中,外國沙門摩訶衍苦節有精理,於都下出新經《勝鬘經》,尤見重釋學。 師子國,天竺旁國也。其地和適,無冬夏之異。五穀隨人種,不須時節。其國舊無人,止有鬼神及龍居之。諸國商估來共市易,鬼神不見其形,但出珍寶,顯其所堪價。商人依價取之。諸國人聞其土樂,因此競至,或有住者,遂成大國。晉義熙初,始遣使獻玉像,經十載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潔潤,形制殊特,殆非人工。此像曆晉、宋,在瓦官寺。先有征士戴安道手制佛像五軀,及顧長康《維摩畫圖》,世人號之三絕。至齊東昏,遂毀玉像,前截臂,次取身,為嬖妾潘貴妃作釵釧。宋元嘉五年,其王刹利摩訶遣使奉表貢獻。十二年,又遣使奉獻。梁大通元年,後王迦葉加羅訶黎邪,使使奉表貢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