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松本清張 > 砂器 | 上頁 下頁
一一一


  「好啊,不過,不知能不能講好,」教授謙恭地微微一笑:「這也與偵查罪犯有關係嗎?」

  「是的,不過,現在還不十分肯定。我總感到在聆聽先生的教誨當中,或許會發現與我們的推想有關聯的東西。因此,想請先生講一講我們聽到的音響,會不會由於某一機械裝置的作用引起變化。」

  「噢,由於機械裝置啊……」教授歪著頭說,「那麼,就先從音響的概念講起,否則,不太容易理解。」

  「好,請多費心。」今西低下頭去,他預感到內容將是深奧難懂的。

  「聲音分為樂音、非樂音、噪音、純音,此外還有複合音、單音、協和音、上音等等。樂音是以一定的週期反復同一波形的聲音,能給人以快感。例如,管、絃樂器的聲音、聲音的母音等,這些在自然界中幾乎是不存在的。所謂非樂音,指的是並非樂音的一切聲音,它雖然大都給人以不快感,但也用在音樂裡。例如,腳步聲、水聲、風聲、電車聲、打擊樂器聲等等現實存在的聲音。樂音和非樂音界限並不分明。」

  今西拼命地記錄著要點,

  「噪音是人們不願聽到的聲音,即令人厭煩的聲音,這完全是主觀的分類,例如,收音機的聲音,當別人打開時,就可能成為噪音。工廠的嘈雜聲、汽車的噪聲等,還成了取締的對象。」

  「所謂純音,它是單一波長的聲音,自然界裡不存在,是人工發出的,它是具有正弦波形的聲音。」

  「複合音是由波長不同的許多純音集合而成的。與音樂相同,其中的各個純音稱為部分音。」

  「單音是由一個基本音和具有它的整倍數波長的倍音組成的樂音。協和音是這種單音的組合;上音則指除去基本音之外的所有部分音。」

  今西在記著要點。聽到這些,距他要瞭解的內容還相差很遠,不過,直接進入要點,肯定是不行的。

  「能聽明白嗎?」教授望著今西象學生似的記筆記的手說。

  「啊,還可以。」今西含糊其詞地回答。其實,他是似懂非懂的。

  教授繼續說:「音波與人耳能否聽到毫無關係。所謂可聽音波是指處於人聽覺感受範圍之內的彈性波。請看這裡。」

  教授從桌旁的書架上取下一本書,指著上面的圖說:「這是將許多人的平均聽覺範圍按波長和強度表示出來的。下面的數字是波長,左側的數字表示強度。右側的是音壓。聽覺的波長範圍通常是在一萬赫至兩萬赫之間。但是,如圖所示,弱音範圍窄。關於強度的範圍,如這張圖所示,也因波長而有所不同。」

  四

  今西榮太郎離開東京××大學,先閭到警視廳。

  久保田教授的講話要點,他已全部記在記事本上。聽了教授的一席話,使他想起很久前看到的一篇新聞報導。

  當時妻子正和住在川口的妹妹在身旁談論電影。今西至今還記得她們的對話。

  「電影也是正片還不如預告片有意思呢。」這是妻子說的。

  「並不是。因為預告片為了吸引觀眾,專門把有趣的鏡頭都剪輯在一起了。」妹妹接著說。

  當時,今西眼睛瀏覽著報紙,耳朵卻在傾聽她們的談話。現在回憶起的正是當時不屑一讀的那篇乏味的科技消息。

  警視廳裡保存著各種報紙。突然,今西所憶起的也正是久保田教授講的。「您好。」今西走進了宣傳科。

  「哎呀,」科長從遠處的座席上用爽朗的聲音作答,「今天又為了什麼事啊?」

  前幾天,今西剛剛來查閱過參考書。

  「對不起,請讓我看看合訂的××報紙。」

  「什麼時候的?」

  「上個月的。」

  「已經從報架上取下放在別處了,你隨便看吧。」

  「對不起,」今西按照科長的指點,走近書架的一角。果然,各種報紙都用繩子捆著,高高地堆在那裡。

  今西找了一會兒,要找的報紙壓在三、四本下面。今西把它拿到明亮的窗下,按著大體的估計查找著日期。真要找的時候,就很不容易找到了。他從衣袋裡取出眼鏡戴上,費了好長時間才找到了以前看過的那篇報導。

  文章相當長,今西掏出記事本抄寫起來。照著蠅頭般的鉛字抄寫很費功夫,可是今西的心卻跳個不止。用了很長時間抄好後,他把合訂的報紙合了起來。

  「你在抄什麼?」當科長問他時,他默默地笑了起來。

  一小時後,今西到蒲田警察署去找吉村警探,二人坐在空無一人的小房間裡。

  今西榮太郎講起自己的調查所得,吉村屏息聽著,生怕漏掉一字一句。

  「……到此,京都的調查就結束了。」今西說,「接著是在東京,我去了××大學,請教過音響學的先生……」

  「音響學?」

  「就是有關音響的學問啊!」

  「噢,原來如此。」

  「學者講的很不好懂,我作了筆記,實際上,道理我也弄不懂。」今西翻著記事本,「不過,我倒想起了以前無意讀過的一篇新聞報導。」

  「哦,是什麼新聞報導?」

  「這篇文章也不好懂,我是硬著頭皮讀下來的……就是這個!」他把剛才抄下的新聞報導遞給吉村。

  「超硬質合金的鑽孔革命——強力超聲波的應用……」

  吉村一直讀到末尾。

  「下面再讓你看看這個!」今西接著又翻開記事本說。

  吉村一看,原來是以前與今西一起在宮田邦郎死亡現場揀到那張道林紙的紙片。

  ……

  「這是失業保險金發放總額啊!」

  「不錯。」

  「你認為它與宮田邦郎之死有什麼聯繫嗎?」吉村望著前輩的面孔說。

  「我想有。」今西說:「當時,我曾以為是什麼人不慎遺失在那裡的。現在我的看法截然不同了。就是說,我認為它是某個人有意丟在那片草叢裡的。」

  「你說是故意扔的?」

  「我還沒有弄清他出於一種什麼心理,但是,可以認為這是他的一次挑戰。」

  「挑戰?」

  「是的。人一旦忘乎所以,就會產生這種情緒,想嘲笑戲弄一下別人,看你們怎麼能搞明白!我認為是這種心理的表現。」

  「可是,這是保險金的發放額啊!」

  「的確不錯。我因懷疑這些數字曾請人檢查過。數字是印刷的,按說不會有錯,可是為了慎重起見,我還是請人檢查一下。數字沒有什麼假,完全是真的。」

  「這些數字難道會和宮田邦郎之死有關係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