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瑪麗尼娜 > 在別人的場地上遊戲 | 上頁 下頁
三二


  (實際上我到他房間並不像您所說的是去幽會。那只不過是雙方的遊戲。達米爾出於某種需要,而我只不過出於好奇。他矯揉造作表露情感,因為他出於某種動機需要我,而我做出信賴他的姿態,因為我想弄清楚他玩弄把戲的真實目的。尤其是現在我更有興趣弄明白它,因為好像他對我的需要急劇消失了。可惜,您不願意和我談這些問題。)

  娜斯佳認真而準確地回答了偵查員的一大堆問題,同時與他進行了廣泛的思想上的對話。對這次談話她早有準備,決不與偵查員對她保持距離的立場妥協,即使在言語中不表達出來,即便只是心靈的思考,她反正要傾吐出她認為需要傾吐的一切。

  「從伊斯馬依洛夫房間回來時,您是否經過240號房間?」

  「我不知道240號房間在哪裡。如果在豪華套間那一側,那麼就經過了;如果在另一邊,就沒經過。」

  「難道您走在走廊上沒看房間號嗎?」

  「沒看,而且走廊很暗。」

  「伊斯馬依洛夫沒送您嗎?」

  「沒有。」

  「為什麼?」

  「沒這個必要。我從不怕黑暗,也從不迷路。」

  (從達米爾白天對我說的話來看,他沒有送我,讓我多少感到奇怪。這是不是表明前一個晚上直到上午都存在某種危險,有可能發生某種不該發生的事件,而達米爾和我在一起就可能防止它呢?就是在那個晚上,起初這種危險還是存在的,達米爾不會無緣無故在花園裡到處找我。到後來這種危險消除了,好像從來沒有過一樣,於是達米爾也就不必要在深夜兩點鐘從二樓護送我到五樓。)

  「謝謝您,阿娜斯塔霞·巴甫洛芙娜。相信這不是最後一次見面,我不得不再一次提問您。」

  「請原諒,我可以再問一句嗎?」

  「問吧,但我不能保證回答您。」

  (忍耐住,親愛的,忍耐住!時間不會很久,不久一切都會澄清,還其本來面目。)

  「在阿爾費洛夫的上衣口袋裡或他的房間裡沒發現一包『阿斯科爾』牌香煙嗎?黑色的硬紙盒印有金字的那種。」

  「沒有。您再沒有問題了嗎?阿娜斯塔霞·巴甫洛芙娜,再一次感謝您,祝您一切順利。」

  娜斯佳記不得是怎麼回到自己房間的。她一點都不理解。一個多麼驕橫無理的人,竟把與女人討論專業問題看做有損於自己的尊嚴。他真的是不是很愚蠢呢?為什麼當時他對她的最後一個問題沒有反應?他應該、他有責任問她那包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留在阿爾費洛夫那裡。她就會向他解釋,煙是她忘記在長椅上的。如果阿爾費洛夫沒發現是一回事,但如果他發現、帶走或放在口袋裡,他們應該會看到它。發現了嗎?沒有。那麼到哪兒去了呢?在被打死倒下去時掉了?那就是說,他不是在房間裡被殺的。隨之她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可真不明白為什麼提問她的偵查員卻看不到這一點。

  她從裡面鎖上門,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煮咖啡。她兩手發顫,手指僵硬,耳朵轟鳴,腳也不聽使喚,同時眼前發黑,冒著金星,仿佛一群蒼蠅在房裡飛來飛去。一股寒流在體內四處漫溢,她感到手指和腳趾變得冰涼。工作帶來的快慰已消失殆盡,屈辱伴著痛苦和孤寂又佔據了她。

  人類分為男人和女人。這個樸素的盡人皆知的真理原本只是對生物客觀現實的確認,但漸漸地轉化為一種規則、行動的指南,並據此形成一種莫名其妙的社會思想。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規則的覆蓋面還多少擴大了。在存在著男人和女人的基本範疇的同時出現了補充的、也可叫做輔助的範疇。這種輔助範疇作為一種奇談怪論己瀕臨破滅,因此很值得列入紅皮書①。

  【①國際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聯合會出版的有關全世界稀有物種的現狀和保護措施等內容的書籍。——譯者】

  聰明的人類依據這種基本規則的精神,挖空心思想出各種複雜程度不同的遊戲:有專為男人的,專為女人的,還有供男女混合編隊的。如果深入研究社會性別活動的演化過程,並沒有發現這種界線一開始就不符合實際,而更多的僅僅是一種形式,遊戲的一部分。可忽然這種界線卻從遊戲的東西變為真正的鋼筋混凝土一般的森嚴壁壘,以至任何先進的思想、任何完善的武器都不可能擊穿它。

  縫製襯衣褲應當是女人的事,偵破犯罪應當由男人幹,就是這樣。不管你如何努力,也是徒勞。但奇怪的是男人又完全可以成為著名剪裁和設計大師,聖洛朗、紮伊采夫,女士髮型設計師薩蘇都是有力的證明。既然這樣,婦女從事偵破犯罪的工作也就不應該有什麼奇怪。

  女偵查員差不多和男的一樣多,但刑事偵查是男人的領地,你,蠢婆娘,就別想涉足了。這就是傳統公認的偵查工作,難道對嗎?個人的偵查、埋伏、追蹤、攻擊都是體現男孩子們浪漫精神的開心的活動。許多文藝性、記敘性的作品,甚至口頭傳說故事都以此為主題贏得讀者的心。可為什麼誰都願意承認和證明偵破工作是一項需要智慧、默默無聞、不抛頭露面的工作?在獲得個人偵查奇跡之前,不知要熬上多少個不眠之夜,專心致志地、反反復複地分析地點、住址、歷史、綽號、外表記號、語言和行為特徵,而後才到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去尋覓自己都不認識的人。在坐上三輛帶警燈的車,風馳電掣般去阻截一個武裝匪徒之前,要長時間細心地搜集情報、跟蹤匪徒的行蹤,像預測天氣一樣對他明天的行動計劃做出判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