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學良傳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九·一八」事變是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在三十年代所遭到的一次觸目驚心的劫難,同時它也是個充滿著屈辱和悲憤的血淚交迸的時刻。年輕的張學良由於受到蔣介石的腐蝕,錯誤地執行了不抵抗政策,丟掉東北,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對他來說是個深刻的教訓,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從另方面看,侵略者的炮聲也喚醒了廣大的人民群眾,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蹟,也使一些趨炎附勢、見利忘義之徒暴露了他們的卑劣的嘴臉。這也就是說,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既有象馬占山、蔡廷鍇那樣英勇不屈的抗日愛國將領,有象臧式毅母親這樣寧死不屈和具有高尚民族氣節的人,也有象臧式毅、張景惠這種不惜充當漢奸的民族敗類。這實際也充分顯示出,從某種意義上說,「九·一八」事變象警鐘,也象一面鏡子,圍繞這一重大歷史事變所呈現出來的形形色色的景象,不也是十分引人注目而又發人深省嗎? 【虎落平原】 東北淪陷,喪國亡師的主要責任者雖然不是張學良,但他還是深感愧對三千萬東北同胞,所以「九·一八」事變發生不久,他便在長城佈防,準備進行保衛長城口、保衛熱河之戰,並急向南京求援。 但南京對此反映冷淡。蔣介石正在江西忙於「剿共」,雖然碰得頭破血流,連前敵總指揮張輝瓚都成了紅軍的俘虜,但他仍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仍然繼續調兵遣將,準備對紅軍進行更大規模的「圍剿」,所以對什麼保衛熱河、什麼長城抗戰,是不感興趣的。他認為,日軍攻勢正盛,銳不可擋,熱河是守不住的。然而鑒於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輿論方面的壓力很大,對張學良的要求他不便拒絕,因為他如不作出一些抗日的姿態,不說別的,就是在國民黨內部,也是很難站得住腳的。所以,他的所謂支持,只不過是打發他的妻兄宋子文等人去趟北平,講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話,開些空頭支票而已。 也許,下面的這個場面,會使我們更能窺視蔣介石「支持」熱河抗戰的奧秘: 「蔣介石搖著大摺扇,對坐在他對面一位戴金絲眼鏡、穿白西裝的中年男子侃侃而談:『我當然不是想真打。真打,我們打不過人家。我說過,我們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人打仗呢?打,是非亡國不行的!』 「中年男子聳聳肩膀,不得要領地:『又打又不打,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嘛!』 「身穿白色綢緞繡花旗袍的宋美齡嗔怪地對宋子文:『大哥,你聽他把話說完!』 「蔣介石扳著指頭,說服地:『是啊,子文,你想想看,現在反對我的人都打起了抗日的旗號,胡漢民、馮玉祥……就連親日的汪精衛也發通電指責我不抗日……』 「宋子文:『不儘然嘛,張漢卿並不反對你嘛……』 「蔣介石:『嗯,是的,漢卿情緒很大,如果我再不提保衛熱河,保衛長城口,他那裡更沒法交待了。』 「宋子文贊同地:『也好,這樣我們在英美面前也不至於太丟臉。那麼,我們何時動身去北平啊?』 「蔣介石欣賞著扇面上的山水畫,輕描淡寫地:『我嘛,這裡離不開就不去了。你以代理行政院長的身份到北平幫助漢卿安排一下就可以了。』 「宋子文驚訝地:『怎麼,這樣大的事你不去?漢卿向我要人,要錢,要武器,我怎麼辦?到時候我兌現不了的。』 「蔣介石看著宋子文笑道:『你是財神爺,你到哪裡哪裡就會感到在錢的方面是有保障的,這就夠啦!人、錢和武器還要用在剿共上面。先安內後攘外,方針不變。』 「宋子文臉色陰沉地:『打麻雀還要丟一把米呢,你一點本錢不下,我這個代理行政院長去幹什麼?!』 「蔣介石歎了口氣:『是啊,論私人情誼,漢卿有恩於我,我視之如手足……可我是當今中國的最高統帥,不能感情用事啊!……這樣吧,子文,你相機行事好了,不會讓漢卿吃虧的。』 「宋子文起身告辭……望著宋子文離去的背影,蔣介石故作不解地:『子文怎麼不高興啊?』 「宋美齡瞪了蔣介石一眼:『你給他開的是空頭支票,他能高興起來嗎?』 「蔣介石搖看扇子說:『他會使張學良高興起來的!』」① ①引自《文摘報》摘編的陸印全關於宋子文事蹟的文章。 說起蔣介石這位有「中國的摩根」之稱的姻兄,倒也還是個頗不簡單的人,在蔣介石統治中國的二十多年間,他始終為國民黨政權效勞,權勢不小,與蔣介石及宋美齡都過從甚密,關係非同尋常。但他們之間也有分歧,有爭執,有矛盾,如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最初就住在宋子文家裡。後來張學良去找蔣介石,準備返回西安,可蔣介石託病不見,還打算報復。宋子文得知,很不高興,問他說話算不算數,蔣介石大發雷霆,說張犯上作亂,決不能放他回去。據曾在蔣介石侍從室工作過的居亦僑(原名徐少珊)回憶,那次蔣宋爭得面紅耳赤,蔣介石怒氣衝衝地「走出辦公室,宋子文用腳踢門,拼命跺地板,大罵蔣介石」。後來,他氣得一度離開了南京,跑到上海去了。不過,在那個時期,他們吵是吵,還要互相利用,所以後來還是又攪在一起了。1949年1月蔣介石下臺,他即逃往國外,從此便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與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關係也漸漸疏遠,後來似乎還產生了某種隔閡呢。陸印全在一篇記述宋子文生平的文章中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他介紹說: ……蔣介石到臺灣後,多次邀請宋前去擔任重要職務,都遭到了他的婉言謝絕。一九六二年二月應邀到臺北,但只呆了幾天,就飛回紐約。臨行時宋美齡沒有送他,認為當此孤立無援之際,連親哥哥都不願助以一臂之力,未免太「冷酷無情」了。 一九七一年四月,宋子文夫婦赴舊金山探望親友,一位老友為他們設宴洗塵,本來有心臟病的宋因為吃得太快,食物卡住喉嚨,喘不過氣來,就這樣離開了人間。時年七十七歲。這時,宋美齡正在紐約療養,卻沒有去參加他的葬禮,於此可見其兄妹關係的微妙。② ②引自《文摘報》摘編的陸印全關於宋子文事蹟的文章。 不過,早年矛盾還不是很明顯。那一次,身兼國民黨財政部長、代理行政院長等要職的宋子文,原本想少量地給張學良撥點軍費,以示援助之意,不料竟被蔣介石斷然拒絕,他不但一毛不拔,還要拆張學良的台,要拆除長城防線,放棄華北呢!對此,宋雖有些不滿,但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與軍政部長何應欽、外交部長羅文乾等匆匆趕赴北平,應付一下。這回他們的行蹤不保密了,為了給南京政府撈回點堅決抗戰的面子,當局對他們的北平之行,甚至還故意渲染,吹噓一通。總之,他們是打著保衛熱河、保衛長城口、要對張學良的義舉予以大力支持的旗號北上的。這雖然是虛張聲勢,嘩眾取寵,卻也矇騙了不少善良的人,就連張學良也信以為真,還特地舉行晚會,以示歡迎呢: 北京 順承王府張學良官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