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學良傳 | 上頁 下頁 |
五 |
|
張學良躋身軍閥行列,舉足輕重,照說他會離人民越來越遠,發展下去,甚至也會象其父那樣,成為割據一方的大軍閥的。然而歷史的辯證法,往往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他非但沒有被「溶」過去,反而走向了它的反面。早在1921年的赴日本觀秋操中,他就表現了強烈的禦侮自強的精神。那時,面對日本人的傲慢無理的挑釁行徑(他們故意讓他參觀甲午戰爭時日本從中國奪去的所謂『戰利品』)張學良義正詞嚴地正告對方: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甲午之戰時之中國了,並明確表示:「你們日本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也能做到,你們日本人不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也能做到,請君等拭目以待。」話雖如此,他仍不能不為中國的前途擔憂,並常為此向父親涕泣陳詞,力主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他曾沉痛地說過:「餘自十九歲參加內戰,不論勝敗如何,無不感到痛苦,因所到之處,都看到民眾所受戰爭之苦,將士死于無意義之鬥爭,若為維護國權而犧牲,則何等光榮。」 在他寫給在日本留學的胞弟張學銘的信中更慨然坦露心跡說:「我們要為中華民族造福,不是為個人謀榮華富貴也。」還說:「一念同是同種,互相慘殺,心中又怏怏焉,如有對外征戰,則兄馬革裹屍,死無恨也。」所以他表示自己「不爭權奪利」,「絕不願成為軍閥」。1925年5月在上海發生的「五卅」慘案,使張學良深為痛惜,當即以自己工薪二千元相捐助,撫恤滬上此次死傷的學生,在致全國學生會電文中說:「痛我莘莘學子,竟被摧殘;莽莽神州,人道何在;積弱之國,現象如斯;凡我國人,宜知奮勉。」並親率奉軍教導隊5000人奔赴上海,保護居民,維持秩序,慰問傷員。他鄭重表示:「至帶兵一層,因在津聞悉滬案發生後,外人尚紛紛徵調海軍陸戰隊登岸,保護治安,既在我國領土,鄙人亦不得不帶兵來滬,保護華人生命財產。」在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面前,表現了一個愛國將領的英雄氣概和可貴的民族氣節。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儘管張學良從一開始就同父親走著一條不同的道路,反帝愛國的思想表現得較為明顯,但要說這是輕而易舉、或方向已經十分明確,那也不是實情。這正如張德良教授在論述張學良愛國主義思想時所說的:「反帝愛國、愛民思想,反軍閥、反內戰思想是產生了,然而付諸行動,由於種種原因和條件,必然是步履維艱,迂回曲折,而不可能徑情直遂,一往無前。例如他是兩次直奉軍閥混戰的實際參加者和指揮者,對『五卅』愛國反帝運動主張『衛國保民和平處事』,認為罷市罷工『徒受自己損失,希先複業,靜候交涉。』甚至發出佈告,言及『如有假借團體名義,破壞秩序,危害外人生命財產,為大局之障礙,招鄰國之責言者,本軍長為維持治安計,不得不執法以繩』。然而這一切都是張學良沿著辯證法道路前進中不可避免的現象。」⑤ ⑤張德良:《論民族英雄張學良》紀念西安事變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未刊稿。 筆者贊同這個客觀的分析。並認為這是容易理解的。既然一般人的進步與提高,也不會在一個早上就能實現,那末,對於象張學良這樣在舊軍閥營壘裡走出來的人,思想的轉變,就會更為艱難。但有一點也是明顯的,這便是達官顯貴們的消極沒落思想對他雖然也有影響,但他卻並不消極,更不陶醉,而始終是兢兢業業的。他有理想,有抱負,顧大局,識大體,不僅對自身的修養、學習刻苦努力,對部隊的訓練和體育,也是非常重視的。對於那些軍事訓練好,而又勇敢善戰的部下,他特別喜愛,總是給以嘉獎,委以重任;而對於那些平時不重視軍訓、不重視軍容、軍紀的人,就不喜歡,總是給以善意的批評。曾經當過張學良的裁縫、跟隨他多年的趙新華,談過一樁關於張學良決心馴服烈馬,鼓勵他試騎性子特別暴烈的「蓋西北」的往事,講得有聲有色,扣人心弦,他回憶說: 「一九二八年,經我兄弟趙國棟介紹,我到東北軍兵工廠庶務處制服部當裁縫。張學良將軍到兵工廠視察,我見到了他。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有幸結識了張學良將軍……因我曾給少帥改過衣服,少帥挺滿意,讓我留在公館內做衣服。但由於當時公館內沒有裁縫的編制,就把我安排到馬匹管理所當個掛名上士,從此,我就進了張公館,當了張學良將軍的裁縫。 「一九三六年秋,寧夏軍閥馬鴻逵送給張學良將軍一匹好馬。這匹馬是菊花青色,四尺多高,五、六歲口。據張學良將軍說,馬鴻逵送馬時,說這匹馬很不得了,兩頭見日頭,中午喂一次,一天能跑八百里。在西北五省獨一無二,因此人稱『蓋西北』。 「張學良將軍得到這匹馬以後,就想找人試一試究竟。寫通知下去好一陣子,卻無人敢試,張學良為這事十分著急。 「沒人敢報名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對『蓋西北』不瞭解,一聽日行八百都發怵。第二條是對馬鴻逵這個人不瞭解,都聽說他很狡猾,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一天,劉海山(張學良的副官)告訴我說:『張副司令找你。』我也就沒加思索地去了。見到張學良將軍以後,他開門見山地說:『趙新華,你敢不敢騎「蓋西北」?』我一聽這話,倒吸了一口涼氣』心想,這樣的馬我可沒有騎過。可是今天少帥提出來了,我說不敢騎,不是傷了少帥的心嗎?想到這,我就說:『敢是敢,就是沒有太大的把握。』張學良聽了很高興,就說:『那好,那你就試試,騎不好也沒關係,總不能老沒人騎呀!』他看了看日曆又說:『今天是星期五,你做準備,下星期一試馬。』並讓副官通知東北軍軍師長和楊主任(楊虎城)邵主席(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參加。 「事後我才知道,張學良讓我試騎『蓋西北』,是劉海山推薦的。」⑥ 劉海山為啥推薦他呢?這是因為他知道趙的馬術較高。曾制服了不少烈馬,從來沒摔下來過。 趙新華說:「試騎那天,我一早吃完飯,坐車來到了西安北門外的教場壩。這時候,教場壩已經裝飾一新,臨時搭起了布篷,做看臺。篷內擺著桌椅茶點。過了一會,東北軍的軍師長們都趕到了,張學良將軍,邵力子省長,楊虎城將軍也先後到來。 「張學良將軍一到就問:『趙新華來了沒有?』副官們都說:『來了,來了』。這時『蓋西北』已被馬匹管理所的人牽來了,鞍子已經備好。我過去一試,覺得蹬皮有點短,就對少帥說了。張學良將軍馬上打發人坐他的汽車回去,把我常用的鞍子取來了。 「一切都準備好以後,張學良將軍就讓我上馬,我心裡有點發怵,就說:『請長官們先上馬吧,我後攆。』 「『蓋西北』一看別的馬跑了,就有點急躁,前蹄直刨地,挺胸抬頭,霍兒霍兒亂叫。馬匹管理所的兩個人緊忙幫著,一個人為我拉馬,一個人為我拽蹬。我一手抓住韁繩,一手抓住馬鬃,左腳認上蹬,便飛身上馬。誰知道這一瞬間,那馬就躥出去了,我一屁股坐到了鞍座後頭。我一看不好,連忙抓住鞍橋了,一挺身才騎到了鞍座上。隨著,右腳也伸到了馬蹬裡。這時,心裡才剛剛有了一點底。這馬跑起來,兩隻前蹄都超過了耳朵稍,真象飛一樣,耳邊風呼呼直響,把我的帽子都刮掉了。只是一會的功夫,就把軍師長們一個一個地甩到了後邊……下馬後一打聽,才知道這個鎮子叫草灘鎮,離西安城八十裡地。 「過了好長時間,那些軍師長們和少帥他們才陸續趕到。大夥看我平安無事,都說我騎術好。張學良將軍也稱讚了幾句……」⑦ ⑥⑦趙新華口述,孫震、何再治整理:《往事的回憶》,載《瀋陽文史資料》第九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