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走近往事 | 上頁 下頁
一八


  過完春節,《祖國的花朵》停機了。完成了一些配音工作之後,影片進入後期合成階段時,小演員們就回北京去繼續學業了。

  上中學不久,嚴恭伯伯又找我拍了另一部兒童片《羅小林的決心》,這部片子的副導演是王家乙。故事是根據張天翼的《羅文應的故事》改編的,說的是羅小林在工人叔叔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克服了不遵守時間的缺點。

  《羅小林的決心》反響不大。人們常說:「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故事平淡無奇是影片不成功的根本原因。難怪許多有成就的演員在決定接受角色前,都要先讀劇本才置可否。

  影片中的主角羅小林由陳家林擔任,我飾同學劉惠蘭,另一位同學由張筠英扮演。史林演羅小林的媽媽。兩位工人叔叔中的一位由長影的配音演員張玉昆出演。此外,謝添客串了一位賣小金魚的老頭,我的妹妹大曼當了個買小金魚的小孩。

  一個人在少年時代的經歷,往往會影響他的一生。即使《羅小林的決心》是部上座率不高的影片,但也使陳家林萌發了對電影的興趣,走上了電影之路。

  高中畢業,陳家林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來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成了一名優秀的影視導演。近年來,他執導的《武則天》等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反應甚佳。

  《羅小林的決心》的拍攝工作,給我留下個說出來有點「沒出息」的後遺症:我日後不愛吃蘋果。

  影片中有一段戲是陳家林、我和扮演工人叔叔的張玉昆在北海公園的小船上拍的。工人叔叔跟羅小林談改正缺點的問題時,請我倆吃了蘋果。

  那個年代的小孩子吃水果的機會一般不是很多。拍那段戲之前,我看到準備了那麼多蘋果,可以讓我痛痛快快吃個夠,真像只掉進了糞坑裡的小狗,高興極了。

  排戲開始時,我神勇異常,一個接一個地把整個蘋果毫不浪費地都吃了進去,但這場戲幾個鏡頭的反復排練和拍攝,大半天下來,雖然我還得裝著吃得很香,但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吃蘋果」成了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後來,只要導演剛一叫「停」,我這「吃多了撐的」大渝立即就把那才咬了一口的蘋果扔到水裡喂魚去了。從那以後,我對蘋果便失去了興趣。

  儘管從此我不愛吃蘋果了,但我仍感到幸運: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嚴恭伯伯,兩部兒童片的拍攝經歷,使我有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少年時代並影響了我一生的志向。

  拍片期間,我和攝製組的成年人朝夕相處,建立了親如家人、親如長輩的感情。這種感情維繫了數十年,直至我們長大,他們變老。

  自拍攝完《羅小林的決心》之後,我雖然再也沒有機會重返長影,但是,長影令我感到親切。我懷念長影!懷念當年的伯伯、叔叔和阿姨們!

  【十二 我和父親】

  多少年了,每當人們提起羊肉,我都會想到我的父親;多少年了,每當人們問起我的父親,我都會談到「羊肉」。

  長久以來,在我內心深處,我和父親的關係一直定位在「涮羊肉情結」上。這一點,父親可能毫無所知。直至近年,母親過世,父親老邁,變成了一個內心寂寞、渴望親情的九旬老人,我也由於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對父親過去那火爆專制的脾氣有所理解和諒解,才使我擺脫了那「涮羊肉情結」,不再把父親和羊肉聯繫在一起。

  自我記事起,直至一九五七年「反右」前夕,父親似乎長年在外,與家人聚少離多。在我少年時代的生活中,幾乎沒有父親的一點影子,只是在拍完電影時,我收到了來自印度的禮物:印度的工藝手提包和前面尖尖翹翹的印度小工藝鞋。兩件禮物都是紅絲絨繡金線而成,皮制的鞋底上寫著「送給呂演員」。據說是父親在印度的朋友送給我的。那時,父親先後在中國銀行加爾各答和孟買分行擔任過襄理和經理。

  母親在馬將軍小院大興土木的時候曾說過,要趕在父親回來之前完工。完工後,父親去國三年,在「反右」前夕從孟買回到北京,第一次走進了馬將軍小院。雖然我知道他是我的父親,可我卻總覺得家裡來了個陌生人。

  由於嚴重的胃潰瘍,父親在去印度之前,在天津做了三分之二的胃切除手術,但回到北京的父親仍然愛喝酒,夏天是啤酒,冬天是西鳳酒、五糧液。母親給他開了小灶。每天下班後,他回到家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發上喝一點酒,吃一小碟母親單為他炒的下酒菜。

  這本是一幅祥和的家庭生活畫面,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是為了什麼,父親經常會為家人一句稍不合他意的話語突然暴跳如雷。他對母親發火的時候最多。雖然每次發作過後,他總是很快地像從沒發生過任何事似的,去跟母親沒話找話,甚至有明顯的「討好」之嫌,但留在母親和家人心中的不快卻不可能像基幹民兵似的「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那時,母親患有高血壓症,即使在高壓超過一百八十水銀柱時她還在做家務。每當父親大發雷霆,作為基督徒的母親總是以向「主」禱告來予以容忍。我聽見過母親無奈的禱告:「魔鬼附體了,主啊!饒恕他。」久而久之,母親總要在父親下班之前囑咐孩子們在父親面前少說話;久而久之,父親一回到家,孩子們就立刻像見到了貓的老鼠,鴉雀無聲。即使這樣,家裡還是經常不太平。我十分厭惡那時的家庭氣氛。

  就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我和父親之間的「涮羊肉衝突」。

  從小至今,我一直是個食欲極好的人,但北京的美味佳餚涮羊肉卻與我毫無緣分。不是我不愛吃,而是我根本不能吃。小時候,只要一聞到羊肉的膻味,我必定噁心。母親知道我對羊肉的生理反應,從不曾強迫我吃羊肉。我也很通情達理,從不因我不喜歡羊肉而要求家人也停吃羊肉。每次家裡吃涮羊肉的時候,我只是吃些白菜、粉絲、豆腐和糖蒜應應景而已。如此,大家相安無事。

  但是,就在父親回到馬將軍小院,全家第一次吃涮羊肉的時候,我「離家出走」了。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又是只吃些白菜、粉絲。豆腐和糖蒜。父親見狀立即火冒三丈,指責我「挑食」、「嬌氣」。母親剛開口向他解釋我吃羊肉會嘔吐時,他根本不能接受他對我的指責是不瞭解情況這一事實,而是狠狠地拍一下桌子,然後伸手指著我的鼻子大吼一聲:「吃!」再狠狠地拍一下桌子,然後又伸手指著我的鼻子大吼一聲:「吃!」還狠狠地拍一下桌子,然後仍伸手指著我的鼻子大吼一聲:「吃!」

  我本是個「順毛驢」,再加上我又不能吃羊肉,面對著粗暴的父親,我就像電影裡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面對著鬼子的嚴刑拷打似的,寧死不屈。

  這時,母親也像個中國人民志願軍似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我「齊心團結緊」了。母親越是數落父親不應該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教訓孩子,父親越是怒不可遏。他又掉轉「槍口」,指責母親把「驕傲自滿」的我「寵壞了」。

  那一陣子,只要我有任何事情不合人意,就立即會被說成是因為拍了電影而「驕傲自滿」,這令我非常反感。譬如,大齊大哥曾送過我一個白底紅字的搪瓷杯,但我對他一點也不感謝,甚至覺得他「別有用心」。那個杯子上印著的毛主席語錄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