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九〇


  「敵人在我圍攻時,常情其炮兵火力,堅固陣地和飛機轟炸,掙扎待援。如果我們善於利用遮蔽地形與黑暗天候接近敵人,實行近距離的合圍戰鬥;如果我們善於抓住敵人陣勢的弱點,選定容易割裂而又能互相策應的諸突破口,實行向心會合的鉗形突擊;如果我們善於在突破中運用炮兵的抵近射擊,工兵的連續爆破、以支援步兵機敏的割裂突擊,不使敵人封閉突破口,或後縮組成環陣防禦,則圍殲敵人可以減少傷亡,縮短時間。預定的突破口一經突破,後續部隊即應向縱深挺進,同時在突破口構築工事扼守起來,並分向左右兩翼卷擊,擴大突破正面,以便友鄰乘此擴張戰果。突破正面的寬度,應依據兵力,火力的強度如何來決定。總之,突破正面越寬,則敵人欲封閉突破口也越難;突破越深,則後續部隊向縱深挺進與分向突破口的兩翼卷擊,越能發揮其效能。」

  上述劉伯承關於合圍鉗形攻勢的論述,確實是中國軍事理論上的創見,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沃土上培育出的奇葩。在6年前,當八路軍還在用遊擊戰爭對抗日本鬼子的時候,劉伯承就校譯了《合同戰術》(上部和下部)。那時,有些人認為「合同戰術」這一套離我們太遠了,派不上用場。曾幾何時,「合同戰術"已成為人民解放戰爭中的普及項目了。到1948年中原逐鹿時,劉伯承所談到的「合圍鉗形攻勢」已屬￿更高層次——邱戰役範圍內的問題。這充分說明,戰爭在發展,軍事理論也在發展,對幹部的軍事學術教育也必須隨之跟進,甚至要走到戰爭的前頭。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歐洲戰場上的許多可資借鑒的經驗,只有通過軍事翻譯的載體,才能陸續傳到「孫子」的故鄉。而這些經驗,尤其是蘇聯紅軍對德國法西斯軍隊實施合圍的經驗,對正在實施中原大戰的人民解放軍來說是大有用場的。如斯大林格勒會戰,在實施戰役的第5天就完成了合圍,參加合圍的蘇軍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將德軍22個師的部隊團團圍住,最後予以全殲。又如明斯克戰役,蘇軍以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一、二、三方面軍,只用了11天的時間就對德軍20個兵團實施了包圍,最後經過7晝夜的激戰,全殲德軍。這些戰例和蘇軍的作戰經驗,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很及時,很寶貴的。

  劉伯承結合我軍實際進一步指出:「當戰略上需要我們奪取大城市的今天,我們在攻克洛陽、濰縣、開封諸戰役中,曾見到敵人在這些大城市的現代築城如何防禦,而我們從中開始學會如何攻克它,並以此作為進一步(必須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就一般戰術說來,敵人依託城牆、壕溝、高堡、地堡及其他副防禦等組織火網,成為步兵突擊的障礙物。為支援步兵起見,我炮兵火力主要是對這些障礙物實施近距離的點射。尤其是九二式步兵炮、戰防炮等小火力隊隨伴步兵前進,常能一彈一堡,炮不虛發。如敵人縮到狹小地域組成環陣防禦時,我炮兵應組成交叉火力,支援步兵從四面向心突擊,此時各方突擊動作必須協同一致,不得參差零亂。工兵應在炮兵,機關槍火力掩護之下,對步兵預定突破口的某一障礙物進行連續爆炸。步兵在突擊時,應由爆炸組、作業組和突擊組三者結合,編為小型的突擊隊而梯次配備之,以便輪番突進。這些突擊隊在炮兵、機關槍火力與爆炸掩護之下,或作連續突擊,或作躍進突擊。躍進突擊即是利用敵火停頓之際從幾個堡壘之間隙透過到縱深進行突擊。這樣可以同時奪取幾個堡壘,使敵人防禦體系很快地陷於支離破碎」

  由此可見,軍事翻譯的確是連接中國軍事和外國軍事的「橋樑」,這座「橋樑」可以不受國界等時空條件的限制,一直通達到每個「陣中讀都的心靈深處,開闊他們的眼界,觸發他們的思維,更新他們的觀念,挖掘他們的潛能。

  劉伯承編譯的《蘇軍的合圍鉗形攻勢》一書。總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進行圍攻戰役的經驗:

  劉伯承認為,蘇軍進攻戰役中對敵人實施圍攻的含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而引起這些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第一個基本因素是蘇軍戰爭的目的在於爭取全部勝利。因此,圍攻戰役的規模增大,足以殲滅敵人戰略的基幹軍隊。第二個基本因素是斯大林戰略原則在圍攻戰役中所發揮的特殊作用。劉伯承在這裡用了「特質」一詞,他認為蘇軍根據斯大林的戰略原則運用現代裝備的強大兵力進行圍攻戰役,其表現的「特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預備強大的突擊兵力。蘇軍的集團軍與方面軍都預備有強大的突擊兵力,所以能從幾個點上迅速突破敵人防禦正面而同時從兩側背施行縱深的包圍,使敵無可逃遁。

  二是有戰役的快速兵團。蘇軍以坦克、飛機、騎兵等組成戰役的快速兵團,使它們在戰役進程中發揮其快速力,以造成圍攻敵人大軍的條件。

  三是採用縱深機動的樣式。蘇軍在戰術上、戰役上和戰略上都不是採用線的樣式,而是採用縱深機動的樣式。

  四是圍攻的軍隊在戰役上獲得有力的保障。對進行圍攻的軍隊在戰役上必須給以有力的保障。如以兵力的—部分防備敵人突圍逃走,而另一部分則防備敵人預備隊從外面來增援,蘇軍在進行圍攻戰役時始終如此。

  五是圍攻軍隊的戰鬥隊形是堅強的。蘇軍認為圍攻軍隊的戰鬥隊形必須強化,才能適應戰役的進展。

  六是割裂被圍之敵。蘇軍特別推崇以鉗形的突擊將被圍的敵軍割裂成為幾塊,以便於各個殲滅。例如在斯大栩格勒,在柯爾松、舍夫欽科,在白俄羅斯,在亞石、棲生涅夫,在布達佩斯,在柏林諸戰役中,由於蘇軍善於運用和發揮各兵種的威力,對被圍的德國部隊施行摧毀的突擊,使德軍的幾十個師被一一殲滅。

  劉伯承從研究蘇德戰爭中的若干戰例得出這樣的結論。蘇軍在與德軍作戰中,將圍攻的機動作為戰役的基本樣式,用以代替從前的機動樣式。

  在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戰役機動樣式的含義。所謂戰役機動樣式,是指在進攻戰役中粉碎敵軍集團的方式的一個軍事術語。一般說來,戰役機動樣式有翼側突擊,分割突擊,在一個或幾個方向上的正面突擊,對敵軍集團的戰役迂回和包圍,以合圍和消滅敵軍為目的的向心突擊,以把敵人逼向難以通過的障礙地區為目的的突擊等。從蘇德戰爭中可以看出,蘇聯紅軍按照斯大林的戰略原則,將圍攻的機動作為戰役的基本樣式,這是蘇軍戰役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對國際軍事界有相當的影響。

  為此,劉伯承根據彭捷甫斯基的論點,著重歸納和闡述了蘇軍圍攻機動的含義。指出:圍攻機動的樣式,就是對某一敵軍的後方及它與鄰敵之間期聯絡完全割斷,施行合圍攻擊,以期完全殲滅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