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八九


  明智的軍事家認為,戰爭首先是在頭腦中、桌面上進行的,然後才是真槍實彈地拼殺。誰能首先在「寂靜的戰場」上取勝,誰就能抓住現實戰爭的主動權。因此,在佈置中原區任務和行動計劃的時候,劉伯承特別強調:「今後大兵團作戰必須提高學術,部隊要展開學習。學習應以毛主席十大軍事原則,及蘇聯《合同戰術》,美國《戰鬥綱要》為教材。但必須由實際出發,就是考慮敵我的裝備、編制、訓練、作戰等一切不同的因素,以及地形、天候、季節、政治、經濟等,而求得辯證的學術。」

  在運籌中原作戰方案的同時,劉伯承又結合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抓住了介紹世界最新軍事學術的新選題——編譯《論蘇軍合圍鉗形攻勢》一書。

  編譯是翻澤的一種形式,它與直接轉譯外文的翻譯、節譯有些不同。編譯是根據某部外文書稿,或綜合若干部書稿中的內容,由編譯者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一部新的書稿或文章。也就是說,編譯稿源於外文書稿,但又不同於直譯或意譯,而是融進了編譯者的理解和某些創造性勞動的。

  劉伯承編譯的《論蘇軍合圍鉗形攻勢》一書,取材于蘇軍少將彭捷甫斯基的文章《圍攻的機動與戰爭經驗》。彭捷甫斯基的這篇文章刊載於1946年11月蘇聯軍備部的刊物《軍事見解》上。劉伯承認為彭氏的這篇文章總結了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德國法西斯軍隊作戰的新鮮經驗,闡述了蘇聯紅軍戰略戰術思想的新發展,總結了蘇軍圍攻機動思想的要旨,很值得人民解放軍借鑒。劉伯承在說明編譯意圖時寫道:

  「編譯的目的是供高級幹部學習毛澤東同志于1947年12月25日報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的軍事原則與領會自己實踐中的經驗教訓作參考。讀者宜從自已經驗中去考證它的實質與結論,吸取其中用得著的東西,拒絕某些用不著的東西,更要發揚自己所特有的長期鍛煉出來的戰法,實事求是指導作戰。」

  從這裡,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劉伯承進行翻譯工作時,比過去更加重視借鑒外國軍事經驗的「直接效應」,即更直接地針對當前戰爭實際,針對各級幹部的實際。在翻譯的文體上。也選擇了更能反映劉伯承本人思想的形式——編譯。因為這種形式可供編譯者思考的空間更廣闊,因而兼容性更大。

  在「編譯後言」中,劉伯承開宗明義地論述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特質」。文中寫道。

  「如果說蘇軍有爭取戰爭全部勝利之目的,與依據斯大林的戰略原則而運用了圍攻的機動以殲滅敵人,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之目的,乃走向全國勝利,與毛澤東軍事原則是每戰必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之,兩者正是相同。然而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實有它特出之點,即以裝備與兵數劣勢的軍隊對美帝國主義所裝備的蔣介石現代化軍隊作戰。由於我軍富有特殊的機動力,善於在耗散敵人之中,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捕捉敵人弱點而不斷圍殲之,所以能夠源源不絕地俘獲敵人的武器兵員以補充自己和強化自己。這就是毛澤東軍事原則所獨有的特質,而應為我們所把握以戰勝蔣介石的。」

  在闡述我軍的圍攻與敵人之間的關係時,劉伯承認為:「我軍的圍攻,有在敵人進攻與退卻中實施的,也有在它駐止與守備時實施的,就敵情說來,是一打必固守,特別是其疏開隊形深怕我軍鉗形突擊割裂成塊,遂縮成一團布成環陣防禦,以待一面或幾面的援兵。現在敵人在其發動內戰兩周年內,被我全國人民解放軍殲滅了二百六十余萬之多,縱有若干補充,其數量、質量也日趨衰弱。特別是在我軍堅持了大別山之後,又有攻克洛陽、開封等中原重鎮的大勝利,使蔣介石中原重兵逐漸陷於僵局。於是他在邊地孤立的戰略要點及時突圍逃跑者日多,其不能突圍逃走者,竟有犧牲守備軍隊而不增援的,但其飛機增援卻是到處都有的。就地形說來,我們有在山地圍攻的,也有在平原圍攻的。凡地形地物尤其是水網城寨之類足資防守者,都被敵人用來構築工事頑強防守、這裡就向我們提出了在圍攻之前的敵情判斷與地形判斷的問題。」

  在敵情判斷、地形判斷與決心問題上,劉伯承從敵我雙方的情況出發,提出了如下見解:

  「當圍攻戰役準備之前,對於敵情必須搜集與研究必要的材料而判斷之。預見到敵人在被圍攻時它將如何佈防,弱點何在。特別是有無外援,如有外援可能,將以某些兵力,如何來援,何時可到。這一有無外援問題,必須細心思索清楚後,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對比著看相互的關係、構成正確的判斷。我軍或只圍殲守敵,或先圍殲其援敵再及守敵,或只圍殲援敵全部或一部,都是以此判斷為標準,而定下決心,部署兵力。同時,對這一戰役所在的地形,必須結合敵我態勢及互相影響的行動,一併加以研究而判斷之。一假使我們對敵情地形判斷正確,善於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又善於利用地形,隱蔽合圍,對準敵人之弱點,實施突然的鉗形突擊,就容易收到殲敵之效。」

  劉伯承的上述見解,確是人民解放軍克敵制勝的要訣。其中,編譯者提到的「善於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善於利用地形」、「對準敵之弱點」等,更是我軍作戰經驗的精華。

  劉伯承從解放戰爭的戰場實際和現代戰爭的發展趨勢,清楚地看到合圍鉗形攻勢,必須各部隊協同動作,其關鍵在「合圍與割裂」。

  他指出:「由於我軍善於寬大的機動,捕擊敵人弱點,所以戰役的圍攻較易完成。但無論是陣地戰或機動戰,尤其是在機動戰中,各部隊必須根據作戰基本命令與具體情況,機斷行事,協伺動作,才能合圍與殲滅敵人合圍就是防止敵人突圍逃走,割裂才能各個殲滅敵人。割裂必須判斷敵人防禦體系,尋求其弱點(如敵人接合部、突出部、指揮部,展開態勢的間隙、縱長隊形與便於我軍接近和割裂的地形之類),運用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施行主要的向心的鉗形突擊,而使兩個突擊方向會合於一點。如此不斷地割裂敵人成塊,而各個殲滅之。就是圍攻戰鬥的要旨。割裂自突破敵人防禦正面開始,必須從突破口透入縱深,貫穿到底;又必須從突破口分向兩翼卷擊,擴大突破正面。以肢解其防禦體系。因此,主要突擊方向必須有強大的兵力,作縱深的梯次配備,以便適時機動,擴張戰果。」「這裡是說圍攻在主要突擊方向以兩個突擊隊施行向心會合的鉗形突擊。至於在兩個突擊地段的中間地帶及其他地帶上活動的諸軍隊,則作輔助進攻的鉗形突擊,或扼守要點防禦,或實施佯動。無論怎樣,這些軍隊都應從各方面同時動作,尤其是從各方面同時施行向心的突擊,足以使敵人四面受敵,無法使用預備隊或從某處抽兵實行抵抗或突圍。在敵人可能突圍的方向,須適應情況作誘伏,或待伏或作封鎖的佈置。」

  鑒於我軍在實戰中逐步建立起一些新的兵種,劉伯承提出了各兵種在突破割裂敵人時的協同動作。他寫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