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
八〇 |
|
因為現代戰爭與冷兵器時代大不相同,現代戰爭即是雙方大量使用現代化武器和先進技術裝備進行的交戰。現代化戰爭與過去戰爭相比,具有許多新的特點:戰爭空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廣大,戰爭的突然性增大,參戰的軍兵種越來越複雜,新式武器多,殺傷力強,物資消耗大、後勤保障要求高。面對這種情況,就要求各參戰部隊密切協同,搞好配合,否則即使合成軍指揮員的決心再正確,也難以取得作戰的勝利。譬如,要搞好陸空配合,首先要考慮天候變化,解決好地空聯絡,作戰地域區分;要解決好步坦協同,首先要考慮對坦克部隊這支突擊力量的使用方法,解決步兵與坦克的配合;還要解決炮兵火力支援配合問題。在緊張、複雜、激烈的戰爭環境中,協同得不好,就會自己打自己的飛機,自己打自己的坦克。 劉伯承經常給部隊指揮員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著名戰例:1914年初,德國人大膽運用歐洲工業革命的成果,把榴炮和重機槍裝備部隊,而法國將軍自以為是「拿破崙的後代」,對此置若罔聞,法軍參謀部甚至把炮兵稱為對步兵的次要補充。法國將領們還把炮兵部隊戲稱為「多餘的拖油瓶的孩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不重視組織協同作戰的法國軍隊,仍然以19世紀歐洲最流行的作戰隊形,出現在戰場上。法國軍官戴著頭盔、白手套走在自己隊伍的最前列,士兵們穿著暗藍色的短上衣和猩紅色的褲子,伴隨著軍樂和旗旗前進。但德軍採取的是步炮協同,整個戰場幾乎全被德軍速射火器的彈片所覆蓋,使法軍遭到慘敗。劉伯承語重心長地說:不重視武器裝備變化,不認真組織協同,是會打敗仗的。過去法國將軍把炮兵部隊稱作「拖油瓶的孩子」,我們不是也有的同志把繳獲敵人的嶄新馬克沁重機槍,要伙食擔子給挑著嘛。 劉伯承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法軍不重視協同作戰的教訓教育指揮員。1940年5月法軍總司令魏剛為阻遏德軍的進攻,曾構築了一條所謂「魏剛防線」,想在敦克爾刻撤退之際,擋住德軍進攻。這條防線從阿貝維裡,一直延伸到南古榮,分別由8個軍團扼守;從南古榮再和著名的馬其諾防線連接在一起,由法軍17個師看守著馬其諾防線,自稱為「不可攻破的防線」。但是,由於法軍蝟集在一起,沒有組織戰略協同,德軍從防線側翼攻擊,如入無人之境,於6月10月突破了「魏剛防線」,到6月14日巴黎便被德軍佔領了。 在一般讀者看來,軍事類的翻譯作品與文藝類的翻譯作品相比較,是專門化一些,甚至有些枯燥。但在各級指揮員的心目中,這些軍事譯文卻是美妙的詩篇和震撼人心的樂章。現代軍事家們借助于它,在各自的舞臺上演出了許多威武雄壯的活劇。 出了書,大家都能看,如果敵人看了會怎樣?國軍學了共軍的戰法會怎樣?細心的讀者會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的確,在國軍將領中,有不少工於心計,善於學習者,他們千方百計弄來共軍的書報及內部文件,仔細閱讀、鑽研劉伯承的軍事論著與譯作,想從中找到戰勝共軍的高招,然而都落空了。為什麼?因為學習者的立場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迥然而異。國民黨軍中的不少將領雖然深入研究過劉伯承的著作和譯作,卻仍然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國民黨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曾哀歎道:「劉伯承廉潔虛心,不斷求知,以與政府將領比較。誠不啻鶴立雞群。如此,兩黨戰陣上之勝負,不問可知。」 難怪、難怪! 【27.「一號首長」——「二號首長」一千軍萬馬,在爛泥裡跳起了「芭蕾」, 好開心!混濁泥湯的洗禮,造就了鐵的兵團——劉鄧大軍。】 在爛泥裡跳「芭蕾」,會是什麼樣的滋味?一般人是難以想像的。但只要值得,就該跳進爛泥裡,痛痛快快地「芭蕾」一陣子。而且,要千軍萬馬蹦進去跳,管他什麼滋味。 1947年8月,一天夜晚,儘管蛙鳴、水臭,儘管暑氣蒸騰,劉伯承硬是帶著千軍萬馬跳進去了。 天呀,這是什麼樣的「舞臺」?腳尖剛剛探下去,爛泥就到了膝蓋頭。官兵們先是用腳尖「芭蕾」了一陣子,輕輕地朝前「芭、芭、芭」,蠻有韻味的。慢慢地,「芭」不起來了,爛泥太深,只好變成「拔慢步」。深到大腿,深到肚臍眼兒,真夠「媽媽的」。後邊的人看著前邊的樣子笑,可還得照前邊的樣子往下跳。深一腳,淺一腳,高一腳,低一腳,跳呀跳,跳不到幾百米,都成了泥猴子。炮車、汽車也進來了,開不動,推著走。推不動,卸八瓣,扛著走,扛不動的,就地扔,反正是繳獲國民黨的。 「看,一號首長也跳進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句。 「一號首長」是劉伯承的代號,「二號」首長是鄧小平的代號。劉伯承年過半百,負過傷的右腿一瘸一拐,別有一番風味、手裡拄著的打狗棍幫他維持著平衡,連旁邊的警衛員也插不上手了。望著這千軍萬馬的「芭蕾」,劉伯承也樂開了。這使他想起了1928年,在莫斯科留學期間,參加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時他曾看過蘇聯的芭蕾舞:《天鵝湖》、《胡桃夾子》,簡直神極了、妙極了,就那腳尖尖的,跳起來真夠味。眼前這些兵,也在跳「芭蕾」,多壯觀。 這「舞臺」真大,寬達三四十裡,這就是位於皖北和豫東交界的黃泛區。 黃泛區是方圓幾十裡的一片水泊。水波浩森,荒無人煙。白天,野鴨、水鳥成群結隊地到這裡聚餐;夜晚,蛙聲齊鳴,是這裡最龐大的「合唱隊」。 說起來,黃泛區原來並不這般模樣。這裡原來居住著30多萬人口,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就在1938年6月,蔣介石下令炸開花園口一帶的黃河大堤,兇猛的河水一下子就吞掉了30多萬人的生命財產。打這以後,黃河每漲一次水,這裡就多一層淤泥。後來,蔣介石又把黃河歸還了故道,想把這股禍水引向華北解放區,再去淹斃那裡的軍民。這樣一來,黃泛區就變成了一潭死水。死水拌著淤泥,活像熬稠了的一鍋粘米粥。所以,人們又叫它「泥海」。自從這裡變成「泥海」之後,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哪一個勇士橫跨過它。 打了那麼多勝仗,還往爛泥裡跳「芭蕾」,跳得那麼開心,真有劉伯承的。蔣介石被弄糊塗了,黃泛區,一灘爛泥,誰敢跳進去,往南,還有沙河、穎河、洪河、汝河、淮河等大小河流的阻隔,誰能過得去。這回,該劉伯承栽了!蔣介石得出結論:「劉伯承吃不住了,共軍潰不成軍了,向南流竄了。」根據這個結論,他的行動計劃就是一個字「追」! 蔣介石文錯了。「一號首長」演出的這個劇目,是中國人民革命史上的輝煌篇章:挺進大別山! 早在魯西南戰役之前,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為了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把戰爭引向蔣管區,就有要我晉冀魯豫野戰軍實施中央突破,向大別山和中原廣大地區進擊的作戰意圖。因此,7月28日,魯西南戰役一結束,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就命令部隊抓緊時間,休整半個月,到8月15日左右,根據敵我情況的發展變化。再決定是繼續在內線作戰,還是實施南進大別山作戰。這一計劃當即得到黨中央的批准,我軍於8月五日經過調整部署,進入休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