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四二


  【18.真見鬼!「共軍」要變成「國軍」,「紅五星」要換成「青天白日」,那十年的仗,白打了?!紅軍的血,白流了?!】

  1937年,在中國歷史上是個風雲變幻的歲月,用當時親歷者的話來說,「現在的年輕人想像不到,當時的年輕人接受不了!」

  十年內戰,屍橫遍野,革命根據地被國軍洗劫,多少血案?多少人命?

  紅軍長征,千辛萬苦,國軍圍追堵截,每一段路都是一場血戰,紅軍幾十萬人被折騰得只剩下三萬多人。多少血淚?多少深仇?

  可在幾個月之間,「共軍」真真的要編成「國軍」,「紅五星」真真的要換成「青天白日」了。真叫人難以置信!

  可這是千真萬確的!!!

  誰叫這年頭是1937年呢?!

  誰叫日本人把兩個冤家對頭擰到一塊兒呢?!

  誰也別怪。這就是歷史,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請看1937年9月6日,中國工農紅軍援西軍在陝西省三原縣石橋鎮留下的一組歷史鏡頭:

  清晨,濃雲滾滾,細雨濛濛。

  新改編的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在此舉行抗日誓師大會。

  8時左右,各路步兵、騎兵從四面八方準時彙集到閱兵場。閱兵場上黑壓壓、靜悄悄地排列著一萬三千余名中華壯士。將士們悲壯而激昂,許多人流淚了。是啊,當了十多年的鐵杆紅軍,跟國軍血肉搏殺了十多個春秋,今天一下都要變成國軍,誰能想得開?!

  前幾天,改編的消息一傳開,就在指戰員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對於這個陡突的轉彎,許多同志一下子適應不了,出現相當強烈的抵觸情緒。有的說:「蔣介石殺了我們多少同志、多少親人,這個仇能了嗎?」

  有的說:「我寧願回家當農民,也不穿國民黨的軍裝,不戴青天白日帽徽!」

  就連反正過來不久的原國民黨軍隊的士兵,心裡也憋著氣,紛紛議論說:「我們戴紅軍帽,腦殼還沒戴暖,現在又要摘下來,真不痛快。」

  老天爺也仿佛悟到了壯士們的複雜情感,猛地刮起陣陣強風,潑下傾盆大雨,劈頭蓋腦地澆了下來。

  劉伯承神情肅穆站在閱兵臺上。

  閱兵總指揮陳賡跑步上前報告:

  「報告師長:隊伍集合完畢。……如此大雨,誓師大會是否順延一天?」

  劉伯承堅定地說:「革命的人民軍隊,只能隨時隨地充分利用天候、地利去奪取勝利,不能讓風雨陰晴左右軍事行動的既定安排,何況我們今天是在民族危機、時不我待的緊急關頭,召開抗日誓師大會,大雨已經把我們打濕了,躲它還有啥子意思嘛!」

  管它狂風暴雨,管它電閃雷鳴,一切照常進行!

  是啊,如今國難當頭,多少土地被日寇踐踏,多少同胞被日寇欺淩,劉伯承心急如火,恨不能立刻殺上抗日前線,別說是颳風下雨,就是下刀子也擋不住這位愛國者的決心。

  這時,警衛員給劉師長送來了雨衣,他用手一擺說:「你沒看見全師都淋著雨?我怎能穿著雨衣站在大家的面前呢?」全師指戰員見他在大雨中巍然挺立,也都抖擻精神,像雨中的青松一樣,一動不動地站立。

  突然,嚎亮的軍號聲響了。陳賡以洪亮的聲音宣佈:「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抗日誓師大會開始。」

  接著劉伯承師長發表講話,他首先概述了抗日戰爭的當前形勢,然後說:「經過我們共產黨的努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起來了,我們要把祖國人民的利益看成最高的利益,現在大敵當前,國家民族危在旦夕,我們要把鬥爭的矛頭指向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抗日救國,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我們要把階級的仇恨埋在心裡,和國民黨合作抗日。從今天起,我們就是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九師。同志們!改變番號,只是個形式,我們人民軍隊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說完,劉伯承拿出軍帽,指著青天白日帽徽說:「這頂軍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同志們!為了救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

  說罷,他率先把那頂軍帽戴在頭上,然後發出命令:「現在換帽子。」於是,全場將士一齊戴上了黃軍帽,把戴了多年的紅軍帽,小心翼翼地折疊好,放進懷裡。

  再往下,舉行了授旗儀式。授旗後,張浩主任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授紅軍十年紀念章。

  劉師長及張浩主任、宋任窮副主任、李達參謀處長英武地驅馬閱兵,然後帶領全體指戰員宣誓,誓詞如下:

  「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死敵,它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殺害我父母兄弟,姦污我母妻姊妹,燒我們的莊稼房屋,毀我們的耕具牲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我們只有抗戰到底!

  為了抗日救國,我們已經奮鬥了六年,現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成功,我們改名為國民革命軍,上前線去殺敵!我們擁護國民政府及蔣委員長領導全國抗日,服從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嚴守紀律,勇敢作戰,不把日本強盜趕出中國,不把漢奸完全肅清,誓不回家!

  我們是工農出身,不侵犯群眾一針一線,替民眾謀福利,對友軍要親愛,對革命要忠實。如果違犯民族利益,願受革命紀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責!謹此宣誓。」

  劉伯承讀一句,大家複誦一句。那氣壯山河的聲音,久久回蕩在曠野的上空,激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劉師長磐石般地站在檢閱臺上,雨水從他飽經風霜的雙頰流淌下來,他卻毫不介意,莊重的臉上漸漸泛起了慈祥的笑意。他那箭似的目光,穿過綿密的雨簾,仿佛看到了這些南征北戰的紅軍戰士們心裡掀起的洶湧波瀾。

  風在吼,馬在嘶,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1937年9月30日,劉伯承親自率領一二九師指揮所和七六九團組成的先遣隊。從莊裡鎮出發,浩浩蕩蕩,東渡黃河,向晉東南抗日前線進發。開始了創建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新時期。

  太行山位於晉冀豫三省邊界,高山連綿,地勢險要。南臨黃河,東接冀魯平原,是華北的戰略要地之一。

  抗日戰爭一開始,黨中央毛主席就已估計到華北抗戰形勢必將日趨惡化,並預定在日寇深入山西時,以八路軍的三個師(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師),分別控制呂梁、五台、太行諸山脈,作為開展華北遊擊戰爭,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積蓄力量,堅持長期鬥爭的戰略基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