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一〇


  這次負傷,對劉伯承的身體確是一次摧毀性的打擊。其程度,並不比7年前在豐都右眼和顱頂受傷的時候輕。大量的失血,使他的臉色蒼白,渾身軟弱無力。右腿曾經長時間地麻木,明顯地萎縮……這一切,足以使意志薄弱的人從此躺倒、趴下,一蹶不振。

  然而,劉伯承又一次奇跡般地戰勝傷殘,令人難以置信地挺起了胸膛。也許是有前一次戰勝傷殘的體驗,也許是10多年來血與火的熔煉,也許真的是這樣的格言起了作用:一個連性命都不惜的人,一個立志救國救民的志士,是任何困難、任何打擊也摧不垮、壓不碎、捶不爛的。他雖然痛苦,但很少悲傷;他時而感到渺茫、空曠,卻沒有讓失望的陰雲填補空間。因為,劉伯承不是一個停留在想像的人,他沒有「理想主義者」的常見病:時而狂熱;時而冷淡。時而激進;時而動搖。他的雙腳是踏在大地上的。如同浩森的長江水一樣,在大地的懷抱裡咆哮前行,雖然九曲十八彎,卻總是一往無前。

  十多年來,劉伯承為國家和民族的憂患而痛苦、而焦慮、而奔走、而衝殺、而流血,在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上摸索行進,想在豺狼遍地的荒野裡尋找一條出路,付出了極其高昂的代價。如今,他雖然退下了討賊的戰場,卻在以更加成熟、更加堅定的步伐,探索救國救民的新道路。

  劉伯承在成都治傷養病期間,吳玉章給了他以莫大的關懷。吳玉章是老同盟會員,曾組織謀炸攝政王,參加黃花崗起義,又領導了四川內江的反清起義,在四川各界是很有聲望的人物。當時,吳玉章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與惲代英、楊闇公等共產黨人帶領成都學生和進步青年創辦《星期日》等刊物,提倡新文化、新思潮,熱情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還派人深入到工人、農民中間做宣傳和組織工作,在四川具有很大的影響。

  劉伯承對吳玉章向來十分敬重,早在清末年間就經常拜讀他編寫的進步刊物,深受革命思想的薰陶,心中很崇敬這位寫「金玉之章」的四川老鄉。在結識以後的許多年中,更是視為良師益友。只要是吳玉章上門來訪,他必定倒展相迎,格外親切。有一次,吳玉章來訪,劉伯承連忙起身,一邊擦汗一邊讓坐。在扯了一番病情和家常話以後,劉伯承摒退左右,單獨同吳玉章密談起來。

  「五兄,你給我的那幾本書,全讀完了。」劉伯承興奮地站起來說:「有辦法,有前途呀!」

  吳玉章聽後抿著嘴微笑,故作迂腐地問道:「前兩個月,你還直叫沒辦法、沒前途呢,咋個一下子就碰著『如來佛』啦?!」

  原來,劉伯承也曾經認為,單單靠強力,靠鐵與火,就能將一切舊勢力摧毀,就能建造出一個新型的中國。然而,十多年戎馬倥傯,轉戰巴山蜀水,眼睛被打瞎了,腿也被打傷了,卻總是收效甚微。天下依然混亂,戰禍長年不息。一些過去聲稱為國為民的黨人,也都在追蠅逐臭,尋謀個人的私利。這一切,多麼令人痛心啊!

  吳玉章勸慰說:「伯承不必過分感傷。你長年馳騁沙場,與北洋軍拼死搏殺,立下了赫赫戰功,就是為國除害、為民除害,四川民眾是有目共睹的。」稍停一會兒,吳玉章又若有所思地說:「值得思索的倒是如何去救國救民才是上策!既要從泥潭裡救出人來,而又不使自己陷入泥潭,這確是不容易找著的辦法。當今世界,還只有俄國人列寧有高明的主意哩。」

  不幾天,吳玉章介紹劉伯承認識了楊闇公。楊闇公是四川潼南人,少年時考入江蘇軍官教導團,曾參加反袁活動,遭到當局通緝,東渡日本。這兩位有著不同經歷的革命者在結識以後,相處十分投機,由於精神上有了寄託,加之積極的治療與鍛煉,劉伯承的傷腿很快恢復了機能。這使他有更多的機會到楊闇公的住地——成都市娘娘廟街24號進行訪問,同青年朋友廣泛接觸、談心,度過了一生中極重要的時刻。

  劉伯承曾經深情地回憶說:「一九二四年我在成都與闇公同志一起,可以說朝夕不離,論說當時局勢」。這時劉伯承的思想發生根本變化,開始由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並從此走上了嶄新的革命道路。

  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近的政治見解,把劉伯承和楊闇公緊緊聯繫在一起。革命的友誼又促使這兩個出身和經歷大相徑庭的青年人同行于一條道路。這一期間,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見面,而且相會以後必定要作長談,評論當前的時局,議論中國的前途,追溯民族的歷史,探討救國的方略。從政治到經濟,從社會到人生,從外交到軍事,一直到社會主義。這一切都是他們扯不完的話題。回憶與劉伯承在一起的談話,楊闇公在日記中曾寫道:「他真是天才,頗有見解,使此人得志,何憂乎四川。」

  與楊闇公的交往,使劉伯承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逐步認識到救中國應該擇取的道路。但是,在政治方向的選擇上,劉伯承採取了深思斷行的謹慎態度。有一次,一個叫陳紫輿的青年朋友訪問劉伯承,並情緒激昂地宣傳說:「伯承兄,當今共產主義乃人類最高尚的理想,我是無疑地投入這一陣營,你的態度如何呢?」往下,陳紫輿就勸說劉伯承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當時,楊闇公也在座,並對此寄予希望。

  劉伯承雖然經常和這些先進青年接觸,又陸續讀了不少馬克思主義的書籍。有明顯的社會主義傾向,贊同共產主義的思想和主張,但仍在仔細進行研究,深入思索中國革命和今後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他認真坦率地回答說:「如果一見旗幟就拜倒,我覺得太不對了。因為我對於各派都沒有十分的把握,正極力深研,將來始能定其方道。」

  陳紫輿聽後大吃一驚!他不明白劉伯承為什麼不猛然投向「CY」。當然,陳紫輿更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在若干年後,又離開共產主義者的道路,而走上了邪道。

  起初,楊闇公也感到意外,但仔細尋思卻又對劉伯承坦率、真誠的態度肅然起敬。他想,世間事物如此複雜紛繁,各種流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都在顯露頭角。革命者不但需要堅強意志和火一樣的熱情,更需要清醒的頭腦和理智。劉伯承從不隨俗沉浮、與時俯仰,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見,這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最可寶貴的品格。只要他認真思索之後,必定會走上共產主義道路,並將永志不移!當天,楊闇公讚歎說:「這是何等的直切,何等的真誠喲!比起那因情而動,隨波而靡的人來,高出萬萬倍。此後擬設法使其從本方向走。若能達目的,又多一臂助。」

  「深思斷行」。這是劉伯承求真理的經驗,是多年指揮戰爭的感受和多謀善斷的老辣作風,也是他在選擇救國救民道路上的嚴肅態度。因為當時四川的馬克思主義組織正處在初創時期,革命隊伍內部派別叢生,隨風而靡的熱血青年大有人在,什麼「國家主義」者,什麼時髦的雜牌「社會主義」者也曾以共產主義的面目出現,後來都墮為崇拜無政府主義的「赤心評論派」。在這樣複雜的形勢下,劉伯承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採取了慎重的選擇,是很值得稱頌的,這也正是他政治風格和性格特徵的體現。在經二三年時間的學習、考察和深入思索之後,劉伯承在1926年5月,經楊闇公、吳玉章的介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