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徐向前 | 上頁 下頁


  「我上學那年冬季的一天,教書先生鄭重其事地告訴我們:山西的都督是閻錫山,河邊村人氏。以後又聽說孫中山做了臨時大總統,趕走了皇帝。這就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當時只知道我和一些小同伴都剪掉了頭上討厭的辮子,但不理解它的意義,更不知道這場革命有一個什麼結局。」

  辛亥革命,被袁世凱篡奪了,扼殺了,他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小象謙不知道。在袁世凱死後,一個自稱「辮帥」的張勳領導兩萬多「辮子軍」,夢想著復辟封建王朝被打敗了,小象謙也不知道。他讀的書,都是幾千年前的事,而且都是古文。他的經歷中卻有一件大事:從私塾跳到「洋學堂」去了。

  辛亥革命,給鄉村帶來看得見的變化是:男人剪除辮子,女人禁止裹足,讀書的孩子不再興讀「四書」「五經」。東冶鎮上,興辦了一所「洋學堂」——沱陽高等小學。象謙的哥哥頭一年先入了那「洋學」,第二年象謙也去報了名。這時正巧父親又跑「口外」教書去了,媽媽也不懂讀書的事,她見象謙每天吵著去上「洋學」,就應下了。

  象謙進了沱陽小學,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同學中不光是男孩,還有女子;讀書不像在私塾,一坐一天背書、寫字,而是一天上幾節課,下了課,學生自由自在玩玩;課本不再是難懂的古文,多是白話文;課程中還有歷史、地理、算術、格致(理化)、修身和英語。「洋學」和私塾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象謙開心極了。

  他天資雖不是特別聰明,卻也不笨。幾年私塾底子,加上他刻苦好學,開始讀三年級,很快又跳入四年級。每門功課都好,只是算術越來越吃力。一般的加減乘除還能應付,因為他在私塾裡學過珠算,能熟練背誦「九九歌」,做算術題不發愁,一進入複雜的「四則題」,大括號小括號就糊塗不清了。他陷入1、2、3、4、5……苦惱的阿拉伯數字。

  象謙的性格從小有點古怪。不懂的事愛鑽,不會的東西愛問。媽媽說他「強」,父親說他「牛」,認准個理,一頭牛也拉不動。算術幾次不及格,老師說他跳級太快,還是降回三年級慢慢來吧。

  「老師,我不能再回三年級!」象謙向算術老師苦苦央求。

  「我能行……」

  「算術課不像別的課,」老師說,「一定要從頭來,就像蓋房一樣,從地上一塊塊磚往上起。」

  「老師,我能行……」

  「我看不行,」老師說。

  「我能行,能跟上去……」

  老師明白了:這學生是怕丟人。學生中跳級的都高興,留級會難為情。象謙也正是這麼想的,他讀書本來就晚了二三年,個子這麼高了,在四年級裡都是數得上的「大學生」,要是再回去讀三年級,那真成了「羊群中的駱駝」了。他苦苦要求老師讓他繼續留在四年級。

  老師喜歡這個學生,最後答應了,並說幫他補課。

  從永安村到東冶鎮,不過五華里多路,小象謙腿長跑得又快,半個多時辰,就能從家跑到學校,他卻向母親提出住校去。

  媽媽說:

  「你又生花花點子,有家不住,住什麼學校。」

  象謙說:「我就是要住校。有不少同學住校。」

  媽媽說:「他們是離家遠。你跑跑路,還怕把腳跑大了。」

  象謙說:「我明天就要住校,不回來了。」

  媽媽歎口氣。這強脾氣的兒子,真讓她沒辦法。媽媽不願意兒子住校,想的是:孩子年紀小,穿衣不知冷熱,睡著了蹬被窩,吃飯不知饑飽,離開媽媽他哪會照顧自己。再說,住校要多交錢,又多一份開支,錢從哪兒來?象謙和媽媽想的不一樣,他沒想錢的事,只想算術不及格,住校裡補課方便。再說,他喜歡集體生活,同學們白天一塊兒讀書,晚上一塊兒住宿,一日三餐在一塊兒,比圍在奶奶和媽媽身邊開心。他雖然剛過13歲生日,心中把自己當大人了。在《歷史的回顧》中,他記述著:

  「住在學校要交伙食費。家裡拿不出錢來,就得帶菜、帶飯。菜也沒有什麼可帶的,無非是芥菜疙瘩、芥菜纓子、鹹蘿蔔什麼的。主食帶小米和窩窩頭,一個月一升小米,熬粥喝。特別是冬天,光吃涼窩窩頭受不了,有碗熱粥就好得多了。」

  他學習十分用功,尤其注重算術、英語等新課程。正課之外,他還看了不少新書。有三個保定軍官學校的學生,回家時時來學校,教他們唱歌、爬杆、耍木槍。對於國家的事聽說也多了,孫中山,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討袁鬥爭,許多新人,新事聽說不少。

  新課程、新生活,使徐象謙像只飛出鳥籠的小鳥,在藍天白雲下飛翔。他白天在課堂上認真讀書完成作業,下了課堂,捧個窩窩頭邊吃邊和同學們說說笑笑。為著解開那些可惡的算術題,他白天下苦功,晚上作習題。他記著孔子的一句話,「不恥下問」。同學都是他的老師,不會作的題,隨時隨地求教同學。晚上,同學們都上炕入睡了,他悄悄溜出集體宿舍,蹲在牆角角裡,心中暗暗作算術題。心裡想好了,擠進看校門的工友小屋,借助小油燈,把心裡想的落到紙上。瞌睡了,他扭扭耳朵,拉拉眼皮,若不是頭上小辮剪了,他真要把自己吊起來,學那「頭懸樑錐刺股」的古人。

  刻苦勤學,彌補了他算術的「先天不足」,慢慢地跟上了班,及格了。算術老師驚奇,懷疑他抄了別人的作業,要他當場演算,他沉著應考,把題目作出來,老師這才相信。不禁稱讚說:「好小子,有出息!」

  徐象謙突破了最傷腦筋的算術課,像下滹沱游泳,從一口氣「狗叭」到學會呼吸換氣,在學海中他成了自由人。

  沱陽學校,是他開始接觸新世界的起點,也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筆者80年代訪問過這所學校,在和教員交談時,他們十分興奮,都為沱陽學校歷史上出了位元帥,感到驕傲,把徐向前元帥給學校寫的信、題的字、贈的書都當作最珍貴的校史文物。一位年輕的教師說:「我們沱陽學校,在五台是一所最最有名的學校,它歷史悠久,學生中出了位徐元帥!」

  徐向前從1924年離家以後,只回過兩次家。在抗日戰爭初期,他回到五台,第一個探訪的是沱陽學校。他拜會當時的新老師長,在這裡發表動員人民抗戰演說;在這裡,和許多鄉親談話。以後幾十年,每會到五台家鄉的人,每當有人去五台回來見他,他都會問問沱陽學校。在他80歲高齡以後,仍念念不忘他的母校,曾自己出資買了許多書,派人送給這所學校。

  在《歷史的回顧》中,他深情地說:「我很喜歡這個學校」!

  然而,他在沱陽學校僅僅兩年!寒冬來臨,滹沱河開始結冰。沱陽學校開始放假了。徐象謙背著書包走回家。

  全家人天天盼,夜夜盼,在外教書的老秀才回家來。他會帶回些銀錢,辦年貨,準備過年。象謙和他哥哥,每天不敢偷懶,寫大字,複習功課。他們知道,父親進家頭一宗事是要問他們學業怎麼樣,會查看寫的大字,會考他們作文。父親比學校老師都可怕。象謙自覺得這兩年在沱陽學校進步挺快,作文受老師稱讚,算術、地理、歷史等等,都不在別人之下。他既怕父親考,又不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