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徐向前 | 上頁 下頁


  說是從前有個讀書人,家中貧寒,晚上連燈都點不起。他想夜讀,捉來一些螢火蟲,白天放在南瓜花裡養著,晚上一隻只放出來,讓它們在書上爬著照亮,借它的光看書。但小小螢火蟲不但光亮太弱,也不聽使喚。讀書人一天晚上忽然發現,屋子牆壁破了個洞,從牆洞裡閃出一絲亮光。原來鄰居那邊的燈光,透過牆上的小洞,射了過來。讀書人心喜,輕輕把牆洞挖大,鄰家的燈光射過來更亮了。他就借著那一絲的亮光,偷偷苦讀詩書……

  父親還講過好多、好多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象謙心田裡,深深埋下刻苦奮鬥的種子。

  十歲的象謙,進入私塾,開始是歡喜快活,新鮮勁很快過去了。私塾讀的《三字經》,在家讀過;私塾寫的字,在家父親教過。沒有新鮮內容的書,像啃著塊乾巴地瓜,不甜不淡,沒味道。他渴望著讀更多的書。私塾不分班次,一本本書往下讀。

  天資好的學生,一年可以跳好幾步,讀完《三字經》,進入讀《論語》,念完《論語》,再學《孟子》……「四書」「五經」是私塾中的基本教材。「四書」說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說的是:《詩經》、《尚書》、《易經》、《禮記》和《春秋》。徐象謙出自秀才之家,沒入學校門就把《論語》背了半部,《孟子》背了半部。他正式進入家廟私塾,不必多用功,兩年多的功夫,「四書」讀完,剛開始讀經書,興辦「洋學」的風,吃到了五台縣。

  春暖花開,農家男人習慣端著大碗,走出家門,蹲在樹下吃午飯!大夥邊吃邊說閒話,遠會說到皇帝,近會說到種地上糞。象謙12歲了,雖不是大人,吃飯時也端個碗,走到大人堆裡聽熱鬧。許多新鮮的事,在家裡從父母嘴裡聽不到,在私塾更像是蹲在鳥籠裡,時時都在嘰嘰喳喳背書,外邊滹沱河發了大水,都不准出門看看。這天,他端著飯碗,紮在大人旁,聽到聲聲議論:

  「聽說,官家要辦『洋學堂』了……」

  「嘿,那『洋學』上不得,孩子進去學野了,太原那邊淨是『洋學』,學生都不興留辮子哩……」

  「嘿嘿,說是女人都要放腳,變大腳呀……」

  象謙把聽到的閒言碎語,回家說給母親。母親只當笑料,說女人要是不纏腳,嫁給誰呀!晚上父親回家,象謙把聽到的話學給父親聽,老秀才聽著,只當沒聽見似的,嗯嗯幾聲過去了。其實,鄉下人常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老秀才天天出門,這樣的話當然聽了不少。他不反感女人放腳,也不反對男人剪去辮子。他眼見兩個女兒常哭哭啼啼,不願意纏腳,在內蒙古草原上,曾看見放牧的女子赤著雙大腳丫跑路、騎馬,覺得比小腳能幹,女人為什麼一定要纏足呢。老秀才從心底反對的是「洋學堂」。不完全是擔心自己教書失業,認為「洋學堂」讀白話文,不成中國體統。他聽人說,太原的「洋學堂」男女混雜,更認為有失大雅。

  中國的歷史,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在中國歷史上的終結。12歲的徐象謙當然不知道,聽說幾句,他也不懂,像耳旁風輕輕吹過一樣。父親徐懋淮卻知道歷史在變化,他既不為帝制滅亡難過,也不為民國誕生高興。老秀才明白,就是皇帝不被推翻,就是恢復科舉制度,他這個被歷史顛簸碎的生員,也永遠不會成為舉人、狀元。他眼下最關心的是,多賺幾塊大洋,供兩個兒子讀書,為兩個已經長成大姑娘的女兒辦嫁妝。他對妻子哀歎:「唉,養兒累折腰,何年何月是個頭啊!」

  兒女們卻不懂得父母的心。象謙的哥哥貪玩、貪吃零嘴,每到東冶鎮逢集和附近有廟會,他不到天亮就偷偷跑去了。象謙也盼著有機會去趕個集,逛個廟會,可是他才12歲,媽媽不放心他跑出去,聽說東冶鎮常來官兵,媽媽更不准象謙去趕集,他卻越發想去看看熱鬧。

  春天來了,東冶鎮辦起了廟會。這兒沒有大廟,只是一座小小文昌菩薩廟,說是五臺山和尚修大廟施捨的錢修的。菩薩只有一尊。這廟唯一的召喚力,是每年春天的廟會。象謙知道媽媽信佛,想拜五臺山的文殊菩薩,路遠難去,東冶鎮廟會這天,就央求媽媽和他一塊兒去趕廟會。媽媽不答應。她小腳,眼睛近視,從永安村到東冶鎮雖然不過七八裡路,她卻很少去一趟。見兒子一門心思想去趕廟會,給了他幾枚錢,讓他隨同鄰居的老人去了。

  那天,廟會上真熱鬧。買的賣的,人山人海。突然會「炸」了,人們四處奔跑。賣菜的扔了菜筐,賣吃喝的小攤,翻了案子,打碎了鍋碗。男人們捂著腦袋上的辮子,拼命逃跑。人群中大叫著:

  「快跑啊,剪辮子隊來了!」

  「剪辮子隊來了!」

  穿著黑軍服的官兵,個個像凶煞神,拿著剪刀,在人群裡,追趕頭上有辮子的男人。剪辮子的官兵,抓住一個男人,哢嚓一剪刀,把粗黑的辮子剪掉。一個留辮子的男人,看見剪辮子的兵追來,雙手捂著腦袋哭叫。剪辮子的官兵,哢嚓一剪刀,把那人辮子剪掉,連他的指頭都剪破,血順著頭,流到脖子上,流滿全身徐象謙從廟會上跑回家。把看到的新鮮事,說給媽媽聽。媽媽只是奇怪,也說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他講給小朋友聽,小朋友一個個瞪起小眼睛,以為他在說謊,有的小孩嘖嘖嘴,摸著自己頭上的小辮,心裡怕極了。晚上教書的父親從外村回來,他從父親口裡聽說,改換了朝代,把皇帝推翻了。

  農民心目中的皇帝,是「真龍天子」,孩子心中的皇帝,是個「神」。象謙不管皇帝的事,他問父親:

  「為啥要剪辮子?」

  「民國,不興辮子了。」

  「什麼是民國?」

  「民國嘛,就是……」是什麼,讀書識文的窮秀才也講不大清楚。

  徐象謙似乎懂了:民國就是不興男人留辮子。他哪裡知道,腐敗的清朝皇帝,被從北京金鑾殿上趕下了台,一場推翻封建制度的大革命開始了。每當父輩們一塊談論,他便擠到人堆裡,聽聽熱鬧。聽多了,漸漸懂了:世道真變了。

  會怎麼變,孩子們不去管,大人們說說就過去了。象謙還是和從前一樣;讀私塾、寫大仿,放學回家,背著筐頭去挖野菜。爸爸還是和從前一樣,當教書匠;媽媽也還是那樣:操持家務事,吃齋、念佛、打坐。村上唯一的變化,男人剪去了辮子。男孩子頭上的小辮,有的變成了一個「黑頭蓋」,有的變成「和尚頭」。像姐姐一樣的長辮子,象謙沒了。開始變成「小和尚頭」,他還不習慣,幾天過去,摸摸剃光的小腦袋,倒覺得比長著小辮舒服呢。這也許可以說,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次革命」。

  老秀才徐懋淮不理解辛亥革命,小象謙更不懂。在《歷史的回顧》中,他寫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