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周恩來傳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在勝利地進行抗美援朝的同時,國內完成了土地改革、剿滅土匪、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穩定物價、爭取財政經濟狀況根本好轉等重大任務。一九五一年一月十六日,周恩來指出當年度財政總概算的實施方針,就是既要照顧到國防建設的緊急需要,又要保證物價繼續穩定,使前方的勝利和後方的穩定結合起來。後來,他把這一思想發展成為「既要保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又要保證國內物價的穩定,同時還要照顧國家的重點建設」。把「戰爭勝利、物價穩定、進行建設」作為一九五二年的要求。毛澤東概括成為「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後,周恩來指出:關鍵在「穩」。一九五〇年市場物價穩定,為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一九五二年工農業總產值八百二十七億二千萬元,比一九四九年增長百分之七十七點五,比歷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三六年增長百分之二十,其中工業總產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長百分之一百四十五,農業總產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長百分之四十八點五。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已超過歷史最高水平,鋼產量為一百三十四萬九千噸,糧食產量為三千零八十八億斤,棉花產量為二千六百零七萬擔。這一年,國家財政收入為一百八十三億七千萬元,支出為一百七十六億元。職工平均工資比之一九四九年增長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二十,農民的收入也增長百分之三十以上。 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勝利完成了。重要的工業企業銀行、鐵路等國民經濟的命脈掌握在國家手裡,起著主導的作用。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大陸上的反革命殘餘勢力基本上消滅了;平息了匪患,消滅武裝匪徒二百四十多萬人,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全國修復和新建鐵路通車線路二萬四千多公里,公路十二萬七千公里。土地改革除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和臺灣外,在全國基本完成,徹底推翻了長期統治和壓迫中國農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鞏固了工農聯盟,為進一步建設創造了條件。 【九、意氣風發的十年】 人民的總理周恩來,是全國人民的總管家。從內政到外交、內政中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他無所不管,而且處理每一項工作都十分認真細緻,井然有序。從建國到一九五六年,周恩來意氣風發,才華四溢,為共和國工作的各個方面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在內政方面,他處理的許多工作中,最繁重的是經濟。 周恩來常說,政府工作的重點,就是組織領導經濟建設。外交的目的是什麼呢?內政又為了什麼呢?外交就是要爭取造就一個和平、穩定、內外交流、互通有無的國際環境,內政是要建立和開創一個團結穩定、民主和諧的局面,而所有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把我國儘快地建設成為一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 早在一九五〇年的時候,我國就聘請了蘇聯計劃統計專家來幫助進行研究和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九五二年八月,周恩來親自主持起草了《中國經濟狀況和五年建設的任務(草案)》。這個草案的內容,包括了中國經濟概況,五年建設方針,五年建設的主要指標和項目,長期建設的準備工作,請蘇聯援助等事項。草案提出:「今後五年是中國長期建設的第一個階段,其基本任務是:為國家工業化打下基礎,以鞏固國防、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並保證中國經濟向社會主義前進。」 一九五二年八月十五日,周恩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去莫斯科。代表團成員有陳雲、李富春、張聞天、粟裕等。這次去蘇聯商談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我國的「一五」建設計劃問題。二十日,代表團到克里姆林宮會見了斯大林。斯大林表示願意盡力在工業資源勘探、設計、工業設備、技術資料和派人到蘇聯留學、實習等方面,給中國幫助,他指定莫洛托夫、布爾加甯、米高揚、維辛斯基、庫米金組成蘇聯政府代表團,同周恩來等商談。九月三日,斯大林約見中國政府代表團,繼續談中國的五年建設計劃和與此有關的其他問題。他說,中國三年恢復時期的工作,給他們印象很好。制訂五年計劃,要有後備力量。由於中方原來提出的「一五」時期工業增長速度每年平均是百分之十八,斯大林建議「可降到百分之十五」。他表示願意為中國實現五年建設計劃提供所需要的設備、貸款等援助,同時派專家來幫助中國建設。斯大林的談話,為蘇聯援助中國經濟建設定了基調。周恩來、陳雲先期回國,具體援建項目,由李富春領導,繼續同蘇方面談。這次商定,蘇聯援助中國九十個建設項目,加上在此以前蘇方答應援建的五十一個項目,共為一百四十一個項目。後來,援助項目擴大為一百五十六項。 中共中央和政務院決定,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這一百五十六項建設單位為中心的、由六百九十四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心任務。 這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上作報告說:「我國經濟恢復時期已經基本結束,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已經到來,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就要在一九五三年開始了。」一九五三年二月四日,周恩來在政協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治報告中,分析了當時我國的政治經濟形勢,號召全國人民投入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他說,現在,我國除臺灣外已經統一,官僚資本的企業已經徹底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的國營企業,在工業和批發商業方面國營經濟已佔優勢和領導地位,全國銀行已由國家統一管理;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個體經濟在國家領導扶助下已開始改造,全國工農業生產不僅全部恢復,而且一般已超過歷史上最高水平;交通運輸、國內貿易發展較快;國家財政收入已經平衡,全國物價已經穩定,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一切,為我國進行長期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國家建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