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五三


  尹華奇終於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他通過兩系法,用美國的爪哇稻與核不育系配組,培育成了高產、優質的兩系法早秈稻新組合「香兩優68」,在湖南進行大規模種植示範,獲得大面積的豐收。為此,全國「863」計劃兩系法雜交早稻示範現場會在湖南召開。會議組織南方稻區各省區的代表和專家參觀了湖南長沙至岳陽10多個鄉鎮10多萬畝兩系法雜交早稻示範現場後,都感到精神振奮,為走出早稻米質差的困境增強了信心。專家們在長沙縣黃興鎮新衝子村看到農民劉忠武播種的1,7畝『『香兩優68」,每畝有2,6萬株基本苗,經過測算,預計畝產可達524公斤。我國湖南兩系法雜交優質早稻10多萬畝連片種植,長勢喜人,這項技術基本成熟,可以進入較快的發展時期,為解決我國南方早秈稻大量積壓問題帶來了希望。

  袁隆平慧眼識珠,善於開掘每位助手的潛能,所以能夠獲取如此輝煌的成果。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前任黨總支副書記謝長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汶樣寫道:

  名師出高徒。在導師袁隆平的培養下,湖南雜交水稻研
  究中心、安江農校以及海南育種基地,湧現了一大批具有一
  定理論水平和豐富育種經驗的技術力量,成為「綠色王國」
  中的一群新星。在導師袁隆平的指導下,李必湖25歲的助
  手鄧華鳳,於1987年在安江農校這塊神聖的土地上,發現
  了神奇的光敏不育株,現已育成安農S-1光敏不育系。這
  一新成果,使中國的雜交稻研究繼續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
  正是袁隆平長期堅持育種又育人的必然結果。

  通過雜交稻的育種實踐,培育了一批叉一批人才。這一
  批批人才的湧現,又促進了雜交稻的育種科研。為實現袁隆
  平雜交稻育種的新戰略設想,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袁隆平開創的雜交水稻研究事業是一個嶄新的產業,這個產業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雜交水稻專業知識,包括育種、繁殖、制種、栽培和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同時也造就了一批為推廣雜交稻而產生的全國各級種子公司及行政管理機構和科研機構中的高級管理人才。現在僅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就擁有高、中級科技人員81名,其中院士1名,研究員8名,副研究員34名,助理研究員38名,客座研究員、教授9名。袁隆平還親自帶出了一批博士生和碩士生。以袁隆平所在單位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持單位的全國協作網所擁有的高級技術骨幹就更多。從兩系雜交稻突破階段列入「863」計劃以來,全國共有23個協作單位,薈萃了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的技術精華,它們協同攻關,既成就了雜交水稻事業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也造就了成千上萬的高級育種、繁殖、制種、栽培、基礎理論研究乃至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等高科技領域的專家團隊。

  袁隆平作為一個成功的登攀者,我們看到了留在他身後的~串串閃光的腳印,我們也看到了從那峰巒上升騰起來的璀璨的群星。諸如羅孝和、尹華奇、李必湖、鄧華鳳等,他們與袁隆平一樣,曾經是一個個凡人,但是,他們在袁隆平的帶動下,終於不同凡響,成為嵌鑲在太空中的一顆顆耀眼的星星。

  【第二十六章 「東方魔稻」對西方的誘惑】

  袁隆平創造的「東方麾稻」的神話,征服了西方,對西方富商產生了極大的誘惑。

  美國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早在1979年5月便聞訊趕到北京。我國農業部種子公司送給他的1.5公斤雜交稻種,共3個組合,每個組合0.5公斤。威爾其帶回去小區試種,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與美國的水稻良種比較,增產33%至93%。

  威爾其對雜交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1979年12月,他再次來華,經過談判,與我國種子公司簽訂了在種子技術方面進行交流和合作的原則協議。

  1980年1月,威爾其第三次來華,雙方正式簽訂了合同。合同規定:中方將雜交稻制種技術傳授給美方,在美國制種。制出的種子在美國、巴西、埃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6國銷售。圓環種子公司每年從制種總收入中提取6%付給中國作為報酬,合同期為20年。這是一項對於兩國和兩國農業科學技術都很有意義的合同,也是中國農業第一個對外技術轉讓的合同。

  根據合同規定,袁隆平一行3人應邀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制種基地傳授雜交稻制種技術。他們到美國不久,就應加州大學農學院的邀請,與教授、研究生們舉行了座談,並回答了他們提出的問題。後來又應邀參加了全美水稻技術會議。美國許多農業科技人員對中國的雜交水稻從開始研究到「三系」配套成功只用了9年時間,表示敬佩。西方石油公司(圓環種子公司的母公司)董事長漢默博士召開股東大會,邀請袁隆平出席,並把他安排在會議的首席就坐。

  美國當地報紙、雜誌和電視臺專題報道了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就和袁降平等人到美國傳授制種技術的消息。

  一次,袁隆平身著中山裝,在舊金山唐人街與當地《華僑日報》一記者相遇。開頭,記者認為他是來美國學習先進技術的,當得知袁隆平是來美國傳授雜交稻制種技術時,記者大為驚訝,立即跟蹤採訪,並邀請袁隆平到舊金山華僑商會座談。

  第二天,《華僑日報》刊登了「中國水稻專家來美傳授技術」的大字標題新聞。舊金山電視臺也競相報道。這些報道,使美國人感到震驚的同時,也使中國僑胞深感自豪。

  仲夏季節的一個週末,舊金山華僑商會的一位副會長熱誠地邀請袁隆平一行3人到他的別墅去度假。

  仲夏季節的洛杉磯,籠罩在一片濃濃的綠色之中,可以聞到來自土地和稻穀的清香。一路上,可以看到美國人開著「房車」,拖著遊艇到海邊去度週末。茫茫綠野上,不時閃過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小洋樓。這些多為兩層樓的小洋房,有著尖尖的頂,錯落有致,非常雅致。

  美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就可以擁有一座這樣的別墅,每個家庭都擁有比全家人口還多的各式汽車。每到週末,三五個別墅的主人們湊成一個小單位,輪流到各家舉辦「派對」,他們或是在家庭草地上辦舞會,或是一同到郊外野餐,週末生活歡快而豐富。這位華僑商會副會長的別墅緊挨著一片蒼翠的原始森林,一條小溪潺潺流過,他們的午餐會面對小溪,背靠亭亭玉立的白樺林,環境優雅溫馨。

  午餐非常豐盛,烤牛排,意大利麵條,蔬菜沙拉,炸土豆,烤蛋糕。主人拿出了自己釀制的果酒,讓客人品嘗。女主人還為他們獻上了一首《友誼地久天長》。

  夜色降臨,他們在溪邊燃起篝火,跳動的火焰,襯著黑黝黝的森林和歡暢的溪水,使人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此時此刻,袁隆平想得最多的是,如今他為了和平和幸福的目的來到美國,作為一個科學家,作為一個和平的使者,他要向美國人民和世界更多的同胞奉獻出自己的高科技成果。

  此後,《友誼地久天長》久久地在他耳旁縈繞。

  中國雜交水稻在美國經過兩年試種,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為了更好地推廣雜交水稻,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於1981年7月,特意來我國拍攝一部以中國雜交水稻為中心內容,題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花園裡——中國雜交水稻的故事》的彩色專題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