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
五四 |
|
在拍攝這部專題片的過程中,袁隆平既當「演員」,又當翻譯,給攝製組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高度讚譽雜交水稻這一科研成果,稱讚袁隆平「解決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吃飯問題」。 攝影組組長功克先生說: 「這個影片拿到西方去放映,將會震動西方世界,將會使更多的人瞭解中國。」錄音工程師說: 「中美建交填補了歷史的鴻溝,雜交水稻的出現則使得兩國合作前景更加美好。」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部專題片再一次充當了「和平的使者」。 這部專題片除了在美國放映外,1983年7月,日本電視臺也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播放。 雜交水稻的出現,在世界上引起的震動是巨大的。日本出版的《神奇的水稻的威脅》一書中稱: 「雜交稻這一海外傳奇給日本帶來了風暴。」甚至有些西方人把雜交水稻譽為東方文明古國 ——中國繼指南針、火藥、造紙、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做出的第五大貢獻。 美國在接受中國雜交水稻專利轉讓後,曾面臨許多技術上的難題。袁隆平先後5次應邀赴美國傳授技術,還先後派他的助手尹華奇、李必湖、周坤爐等赴美國傳授雜交育種和制種技術。 袁隆平作為和平的使者,作為美國人民的貴賓,美國人非常願意把自己國家的「稀罕事」講給他聽,讓他去看。有一次,美國朋友帶袁隆平見識了一次美國的「鬼節」。 「鬼節」的學名叫萬聖節。它起源於歐洲中世紀。古代的大不列顛、愛爾蘭等國為了祛除鬼怪妖邪,選定這一天點燃篝火施法。後來, 「鬼節」被引入了美國,競成了非宗教性的縱情狂歡的節日。 「鬼節」是美國人最歡樂、最熱鬧的狂歡節日。這一天,人們在大街小巷爭相鬧「鬼」,街頭櫥窗裡到處是面目猙獰、白骨森森的「鬼模特」,這一天,美國人不怕醜,越醜陋,越恐怖,越討人喜歡。 「鬼節」的前幾天,美國超市的南瓜非常走俏。家家戶戶用南瓜刻成鬼臉,掏空心以後,或是做成鬼籃子,或是做成鬼燈,孩子們提著南瓜做的鬼籃子或鬼燈,唱著鬼歌,沿街討要: 不給就搗蛋,把你搗成稀巴爛。 快把好吃的東西給我獻, 你不給,我不煩, 我把你的褲子拽下來叫人看: 你說難看不難看,你說難看不難看! 美國人很會玩兒,甚至是發狂地玩兒,但工作起來則很專注,很敬業。美國人很幽默,袁隆平很喜歡美國人的幽默,因為他本人就很幽默。他青年時代,時常沖著鏡子扮鬼臉,他覺得自己是父母派往人間扮演幽默角色的大師。 袁隆平與美國朋友相處,隨和而且幽默,很受美國朋友的喜愛。 袁隆平為美國朋友工作,非常注意節約每一分錢。他在紐約這個國際大都會辦事,出門從不坐出租車,而是坐地鐵。凡是去過紐約的人都知道,紐約的地鐵破舊、肮髒、空氣污濁。夏天的紐約地鐵,更是充溢著灼人的熱氣。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年齡的人,都彙聚在這裡。袁隆平看到了美國下層人的貧困狀況,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所從事的科研事業。他要幫助人們儘快擺脫貧困,使人們少受一些苦難。 袁隆平與美國朋友一起,經過連續3年的努力,解決了早熟、高產、優質米和機械化制種等難題。他們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美國圓環種子公司總裁約翰遜先生的賞識。 美國圓環種子公司還與日本三井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面向全球的雜交稻跨國公司,做好了推廣雜交稻的組織準備和商業準備。 1994年2月,應美國得克薩斯州水稻技術公司總裁的邀請,袁隆平率團再一次赴美國休斯敦與該公司就共同開發兩系雜交稻舉行談判,草簽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美國水稻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兩系雜交稻的協議。這一舉措,不僅可以加快兩系雜交稻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而且還能促使兩系雜交稻研究的深入發展。199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了這一協議。這預示著雜交水稻走向世界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第二十七章 「綠色的和平使者」】 袁隆平受聘擔任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首席顧問。他很願意接受這份工作,因為他希望雜交水稻的成果不僅能夠增強我們國家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解決全人類仍然面臨的饑餓問題做出自己的貢獻。 他積極幫助亞、非、拉國家發展雜交水稻,他連續到日本、印度、越南、孟加拉、埃及等國家講學,搞樣板田,他把這些視為為人類謀幸福的崇高事業。 在印度,常有同行問起: 「你的信仰是什麼?西方人大多信上帝,我們是東方人,你應該是一個佛教徒吧?」 他從容地回答印度同行說: 「我是唯物主義者,信仰馬克思,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 但是,那位印度同行還是把他帶到一座寺廟,去聽佛經。那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寺廟,住持正在上誦經課,幾十位20來歲的僧侶們圍坐在大殿外的平臺上。他抬頭看去,只見那領誦的住持幾乎是不動嘴唇,鼻音卻很渾厚,據說這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突然,頭頂上鑼聲響起,這鑼聲似乎便是指令,眾僧侶聽到鑼聲,誦經之聲戛然而止,紛紛起座告退…… 袁隆平默默地站立在寺廟前的一棵菩提樹前,不禁想到了釋迦牟尼。 2000多年以前的釋迦牟尼不滿足于宮中王子世俗奢侈的生活,當他看到大多數窮人備受生活的痛苦和折磨,便放棄王族華胄,出家修道,漫遊四海,遍訪名師,在菩提樹下靜坐,苦思冥想人生的真諦,終於領悟到了解決人生痛苦的辦法。他自己從那個時候起,變成了菩薩,意即成了覺悟者,或是行善者。他以一個頓悟者的名義創立了佛教…… 後來,這菩提樹便成了「明辨善惡,覺悟真理」的佛樹。它的每一片葉子上,似乎都題寫著「大徹大悟」的語句,它的每根枝幹,似乎都鐫刻著祥語偈言,讓親近它的人們心靈得到淨化。 袁隆平腳踏印度的土地,站立在印度的菩提樹下,聯想到了埃及尼羅河畔那棵古老的菩提樹。 在尼羅河畔,他也曾看到一棵菩提樹。尼羅河水湧起的浪花,像是一群群頑皮的孩童;而那棵大樹,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迎接著遠方的孩子們。與尼羅河的喧囂相對應的,是古樹的平和與寧靜。那株古樹站立在古老的地平線上,與尼羅河幾千年的文明相對應。在袁隆平的心目中,那大樹終年在烈日的炙烤下生存,胸中一定有各種煩悶的思緒縈繞著它。它也曾以沉甸甸的果實展示自己的輝煌,尼羅河用它的浪花將日月滄桑鐫刻在古樹身上。樹的形體往往可以詮釋一種文明。從這棵樹的粗壯樹幹以及佈滿的紋理中可以斷定,它是一株具有很多年輪的古樹。它的樹幹扭曲著,向後傾斜著,枝條虯結,似乎在仰天長嘯,訴說著尼羅河畔的古代文明。 還有埃及那獅身人面像,背靠著青天,雖然不會行走,不會說話,只能永遠地採取一種坐姿,但據說她對世間的美好事物,總是報以一種溫暖的關愛,報以永恆的守望之情。 袁隆平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每天都有那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或千里迢迢,或萬里遙遙,風塵僕僕,來到獅身人面像前,虔誠地朝拜,然後對著她悄悄地說些什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