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


  教師宿舍也很簡陋。袁隆平住進了一間原來很可能是小和尚住過的老屋。這間老屋實在是太老了,土牆、木梁。,站在屋裡,上可見檁椽,下可見砂牆泥地。老窗戶四處透風,破舊不堪。

  不過,住老屋也有住老屋的樂趣,可與梁上雙燕分享築巢育子的快樂。只見那雙燕子,在霏霏細雨中飛來飛去,幾百次、幾千次地往返,匆匆奔忙,銜泥築巢。為了共同的使命,它們不辭辛苦,配合默契。第一天,一個半圓形的泥巢便有了一個輪廓;第二天,那泥巢中便鋪就了軟軟的草榻;沒過多久,燕巢裡便傳出了乳燕呢呢喃喃的叫聲。於是,燕子一家的快樂時光便從此開始了。

  年復一年,那雙有靈性的家燕春天來了,秋天去了,年年與他相伴,年年帶給他的是歡樂與祝福。

  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寺廟,已無法統計。袁隆平不信佛,但以前每逢見到寺廟,總要進去觀光,或是欣賞寺廟中的壁畫和泥塑藝術,或是感受其隔絕紅塵的氣氛。可是如今,袁隆平卻要以寺廟為家,長期居住其間,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走出老屋,只見一條山石小路曲曲彎彎地通往校園深處。他凝視著這凹凸不平的小路,默默地感歎道:這曲曲彎彎的小路不正是象徵著人生的軌跡嗎?

  小路的四周幾乎都是山,綠色的山巒將這老屋深深地環抱在其中。那綿延不斷的青山綠水,那蒼翠無邊的樹林和竹林,都將老屋與外面喧囂的世界隔絕。

  來到地處湘西的安江農校,袁隆平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時代母親教他背誦的古文《岳陽樓記》。當年母親要他們弟兄死記硬背: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如今,他腳踏的湘楚大地,正是孕育這篇《岳陽樓記》的地方。這時他才懂得《岳陽樓記》所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東方式的憂患意識和獻身精神。應該說,這是出自湘楚大地的一種高潔的憂患意識,其不朽的魅力,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袁隆平清醒地意識到,湘楚的人文精神,貫穿著一種博大氣概,就在這片鐫刻著《岳陽樓記》的土地上,誕生了數以千百計的名人學者。古代的周敦頤、王陽明、朱熹、魏源、王夫之等,近現代的譚嗣同、黃興、蔡鍔等,特別是20世紀初諸多革命領袖、元帥、將軍,如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皆出自湘楚大地。源遠流長的湘楚文化,陶冶著湘楚大地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尚情操。袁隆平想到自己既然投身于湘楚大地,就應甘願將自己的根植于湘楚大地的沃土之中,以自己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努力去開創未來。

  他愛上了湘楚大地,也愛上了安江農校依傍的雪峰山和沅江。這條湍急的沅江,發源於貴州與湘西交界處,原是由無數溪流、瀑布彙集起來的一條江水,流經湘西大地,匯入洞庭湖。她和湘、資、澧等多條河流一起,以自己的乳汁滋潤著湘楚大地,她們可以說是湘楚文化的淵源。他想到,自己的生命竟然與江水有著割不斷的情緣。童年、少年的歲月先後在浩浩蕩蕩的長江邊和嘉陵江邊度過。分配工作以後,又鄰沅水而居,傍沅水而眠。他覺得自己對大江大河總有一種精神上的皈依,總有一種柏拉圖式的熱愛。

  在沅江岸邊,他忘情地脫掉鞋襪,自由自在地走在山石路上。開頭,腳掌被碎石、草根紮得一陣陣鑽心似的疼痛,但他忍住了疼痛,繼續向前走去。他把人生看做一盤永遠下不完的棋,把自己比做一顆永不後退的卒子,他這顆卒子要拼命地向前走,一定要走過河去。這是他永遠的誓言。

  初登講臺,袁隆平顯得有些緊張,「咳!咳!」他連連咳嗽了幾聲,想以此壯壯膽子,果然有效。他挺了挺胸膛,心情平靜了許多。這位剛剛走出校門的教師,帶著一股青春的朝氣站在講臺上,笑微微地向全班同學掃視了一遍,全班同學也都笑微微地注視著這位從大城市來的年輕教師。

  開始講課了,一字一句都那麼清晰,同學們靜靜地聽著。課堂裡沒有喧嘩聲,也沒有哈欠聲,偶爾有同學搞一點小動作,他依舊笑微微地走下講臺,愛撫地摸摸那位同學的頭,一切又歸於平靜。一堂課下來,學生們都說,袁老師講課很生動、透徹,聽他講課,很愉快,是一種享受。

  下課了,同學們願意圍在他身邊,聽他講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同學們都喜歡他,覺得他像一個知識淵博的大哥哥。他愛同學們,同學們也愛他。愛,使得他與同學們很親近;愛,使得他所教授的俄語和遺傳學課的教學效果非常好。

  安江農校的學生大多是山裡生、山裡長的農村娃。學生們背著背簍,裝著乾糧來上學,來去一陣風,個個精精神神,爽手爽腳。因為常走山路,他們的腳板硬朗,肌肉結實。他們手勤、腳勤,做學問也勤。險惡的生活環境,將湘西人推到了生活的極限,使湘西人具有堅韌的生活張力和頑強的意志。所以,袁隆平越來越喜歡湘西人,喜歡安江農校和這裡的學生了。

  他說,學生學農,只靠在課堂上聽課是不行的,必須邊講邊實驗,有時實驗比講課更重要。所以,他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利用課餘時間,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學校的設備、經費、資料等缺乏,但這一切困難,都沒能阻止他帶領學生們進行科學實驗。在科學實驗活動中,袁隆平注意向實踐學習,向農民學習。

  春天來了,布穀聲聲催耕催種。成群結隊的農民趕著水牛,扛著犁杖下地了。他們驅趕著笨重的水牛,拖著原始的犁耙,在層層水澆的梯田上耕耘、播種。待秧苗出水後,農民們又彎腰插秧、鋤草……

  袁隆平熱愛農民,當他帶領學生們與農民並肩勞作時,儼然是個農民。他注意到一件事情:很多農民口袋裡裝著一根小木棍,來到田頭後,便找一塊平地,然後將那根木棍插到中間,並以小木棍為坐標原點,畫一個「十」字。陽光下,木棍投下的影子,沿順時針方向慢慢地移動。根據影子移動的方位來測定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用午餐,什麼時候該收工回家。袁隆平不由得讚歎道,好聰明的農民哪!在這個經濟貧困,沒有鐘錶的地方,他們沿用了古代天文學家發明的「日晷」來測定時間,依然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他認為,農民兄弟是很聰明的,是非常有創見的。

  秋收季節,連續數日揮鐮收割。每日天剛濛濛亮,袁隆平和他的學生們便來到地頭,太陽落山後才收工,師生們個個累得筋疲力盡。

  一年四季,春天播種插秧,夏季鋤草撓秧,秋天收割耕地,他樣樣農活學著幹,並抓緊課餘時問,帶領學生堅持參加生產勞動。而且,他還承擔著俄語和遺傳學兩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袁隆平在與學生並肩勞動中,經常給學生們講勞動創造人類的道理。他說:

  「勞動是光榮的,這不但是常識,而且是天條。勞動創造了人類自己,勞動產生了語言和智慧。倘若有誰不願意承認勞動是光榮的,勞動人民是偉大的,那麼,他就是不願意站在人類的行列裡。」

  袁隆平崇尚勞動,心向民間最底層。他對湘西土家族的民俗民風很感興趣,比如婚喪嫁娶、端午節、中秋夜,這裡處處散發著古老的民間風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