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章 他選擇了農校】

  1948年年初,隨著袁興烈工作的再一次變動,袁氏一家人遷居南京。18歲的袁隆平傳學進入南京中山大學附中高中部二年級就讀。

  1949年夏季,袁隆平高中學業期滿,面臨著高考的選擇。報考哪一所大學呢?

  這一天,袁興烈叫來妻子華靜和兒子隆平,共同商討隆平的發展方向。

  當年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的父親,期盼自己的兒子更有出息。因此,他希望隆平報考南京中山大學,以便日後學業有成,繼承父業。

  此時,袁隆平的思緒卻飛向了漢口市郊外那個美麗的園藝場。那紅紅的桃子,那燦若雲霞的櫻桃,還有那青草綠樹,都深深地吸引著他。每到桃子成熟的季節,記憶中的那片果園便飄進了他的心田。那美妙的園藝場吸引著他立志學農,那片果園在他的心目中如同一片綠洲,似煙似霧,如夢如歌……

  他的思緒又飛回了重慶。遷居南京一年多來,他時時刻刻思念著重慶,他一直把生活了8年的重慶當成他的第二故鄉。一曲四川民歌,一句四川鄉音,便能把他帶回到重慶周家灣的青石板街。這種濃濃的思鄉情,常使他的心飛越三千里關山,飛回故地,他心中總是鬱積著這種鄉情……他懷念重慶,懷念那美麗的嘉陵江水,所以,他決心到重慶相輝學院去學農。

  父親見兒子低頭不語,便問他:

  「隆平,你未來的志向是什麼?」

  「我惟一的選擇就是成為一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回答得很乾脆。

  「想成為一個身上充滿莊稼味的學者嗎?」父親反問他。

  「試想一下,這人世間倘若沒有莊稼味兒,而是充斥著鐵血味兒、硝煙味兒,該是多麼可怕!」

  這時,善良的母親華靜趕忙說:

  「隆平,爸爸的意見你應當好好考慮。當然,你的理想也不錯。古人說,皇天后土,衣食父母。立志學農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深知兒子的性格,既然兒子已立志學農,只好尊重他的意見。便問:

  「你想報考哪所學校?」

  「我想報考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

  父親思忖了一下說:

  「相輝學院倒是一所師資力量相當雄厚的高等學府。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復旦大學曾西遷到相輝學院。」

  顯然,這位開明的父親同意了兒子的選擇。

  1949年8月,袁隆平告別了南京,告別了父母,趕往他嚮往已久的重慶相輝學院。

  袁隆平把自己喻為一粒種子。種子選擇了孕育它的土地。

  有人把生命喻為一扇門,不同的人,總是以不同的方式推開這生命之門。袁隆平卻是以「立志學農」的方式,推開了他的生命之門。

  抗日戰爭期間培育的「陪都文化」,在中華大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強大的凝聚力。新中國成立前夕,一大批青年學生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湧向重慶。袁隆平來自南京,他的好友梁元岡則來自香港。梁元岡在香港不堪忍受英國人的壓迫和欺侮,毅然來到重慶。這些胸懷大志的年輕人,來到相輝學院以後,儘管條件非常艱苦,但生活非常愉快,思想非常活躍,學術氣氛也很濃厚。一代朝氣蓬勃的青年人,在「陪都文化」的影響和薰陶下,開始了他們的大學生活。

  1949年11月,重慶解放了。山城在中國共產黨的陽光照耀下獲得了新生。

  1950年11月,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中,一所新型的農業高等學府——西南農學院誕生了。

  西南農學院是由四川省教育學院、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川北大學以及相輝學院等10所綜合大學中的農學系合併而成的,而後,又改名為西南農業大學。

  袁隆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這所新型的農業高等學校的懷抱之中。他樂觀開朗,臉上總是掛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笑容。從這笑容中同學們可以察覺到,他的心境是平靜的,是坦然自若的。他在同學中的人緣極好,同學們都願意與他交談。在交談中,同學們發現他不僅滿腹經綸,而且還有滿肚子的故事和笑話。所有故事一經他敘述,總是繪聲繪色,惟妙惟肖。同學們發現他有一顆童心,都喜歡和他開玩笑。他喜歡看書,愛逛書店,喜歡購買英文雜誌。課餘時間,他在圖書館埋頭閱讀英文和俄文圖書。他開始接觸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學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爾、摩爾根等的各種不同學術觀點和學術思想,並對他們每個人的學說進行比較和研究。他以為不應該單純地、被動地去吸收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靠理性來判斷其價值。理性的判斷,往往是獲得真理的橋樑。

  當年,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學者對米丘林、李森科的學說推崇備至,但年輕的學子袁隆平卻不盲從,他用自己的頭腦去感悟,去分析。他以為,關於科學的諸多學說,不應為「耳目」所誤,不應為世俗之偏見所淤塞,不應只停留在淺薄的感官世界裡。學習科學知識,不應在入門之初就囿於某種偏見,更不應被偏見主宰。袁隆平作為青年學子的這番見地,險些給他的後半生招來災禍。

  袁隆平學習努力,但他不是書呆子。他的愛好十分廣泛。他喜歡唱歌,也喜歡樂器。課餘,他常哼一曲小調,把生活點綴得情味十足。他尤其喜歡小提琴。在他考入相輝學院不久的一天,他正在宿舍與同學們閒聊,忽然一陣優美的小提琴聲,悠悠然向他耳邊飄來。聽得出,那琴聲來自隔壁。他不顧一切地推開隔壁的房門,只見一位同學站立窗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樂曲中。袁隆平如遇知音,誠懇地拜這位同學為師。從此,他省下父母給的零用錢,買了一把廉價的小提琴,隨那位學友學習拉小提琴。那位同學鼓勵他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