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四


  1958年3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召開建院大會。院長兼政委葉劍英向全院人員講話,首先提出軍事科學院的性質是「學習、研究、生產的三者統一的機關。」

  接著,他著重說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總結人民解放軍經驗,從事軍事科學研究的極端重要性。指出,軍事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是研究戰爭的理論科學。世界上有很多理論,不一定都是科學,而馬列主義的軍事理論卻是真正的科學。這種理論概括起來就是毛主席常說的戰爭的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我們研究軍事科學,就是要解決對戰爭規律的全面的系統的認識。針對當時軍隊內部有些人不重視總結自己經驗的傾向,葉劍英深有感觸地說:我們自己有經驗沒有?打了二三十年仗,經驗多得很,一個小小的戰鬥,都包含有真理性。但是這些真理的顆粒還被埋藏著,埋藏在毛主席腦子裡頭,在元帥、兵團、軍領導同志的腦子裡頭。為此,必須把各個負責同志腦子裡的東西用什麼方法搞出來。原料取出後又如何整理?要像國棉工廠那樣,經過多道工序,把棉花織成布,變成成品。

  葉劍英語重心長的講話,使全院研究人員深受教育和鼓舞,但也有少數同志不安心搞研究工作。他反復耐心地進行思想教育,說:軍事科學研究工作關係到未來戰爭的勝敗,只要戰爭危險存在一天,就不能放鬆這項工作。

  大家要「安居樂業」,要有「工作在科學院,死在紅山口」的長期打算。

  二、確定科研方向

  為了把軍事科學院辦得更好,葉劍英向毛澤東主席報告了建院經過,並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方針、任務、對象及方法步驟等一系列問題,作了請示。這個報告,可以說是一份軍事科學院總的工作大綱,是為全院工作奠基定向的重要文獻。

  在報告中,葉劍英首先從部隊作戰、訓練急待解決的問題出發,說明創建軍事科學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出的兩個問題是:其一,部隊和學校訓練所採用的各種條令均是從蘇聯翻譯過來的,它不可能與我國我軍情況完全相適應,如我國的經濟條件、地形、氣候,我軍現有的裝備、優良傳統等等,與蘇軍有很大的差別。幾年來,許多事例證明,完全採用蘇聯的一套,很難避免產生死搬硬套、削足就履的教條主義傾向。有的學院學員反映,教員上課很少舉我軍的戰例。南京部隊反映,他們部隊在搜捕匪特的戰鬥動作中,竟完全採用正規的戰鬥方法,導致了不必要的傷亡。由此可以理解,編寫適合我軍的作戰條令,已成為當務之急。其二,我軍有豐富的戰爭經驗,這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可是除了建軍原則、軍事路線、戰爭理論、戰略問題,在毛主席的軍事著作中作了系統的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軍事理論外,在戰役和戰術方面尚缺乏全面的總結。目前如不抓緊時機,採取老少合作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研究和總結,因循下去,待老成的凋謝了,就會有失傳之虞。

  由此他進一步論證說:「軍事科學上,不進則退,『落後的總是要挨打的』。為了擺脫我軍在現代戰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落後狀態,為了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將目前我軍各軍種、兵種、各高級院校已經分別建立起來的研究機構組織起來(一部分是自發性質的組織),以便統一規劃,組織協作,交流經驗,建立一個軍事科學院,亦屬必要。」

  關於軍事科學院應當遵循的工作方針,葉劍英在報告中初步擬定: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針,採取厚今薄古,學習、研究、生產三者相結合的方法,廣泛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從我國、我軍的實際情況出發,研究出適合我軍在未來戰爭中所需要的戰術、戰役的指導思想及作戰方法,編寫出我軍的作戰條令和我軍戰史。

  葉劍英在報告中進一步確定了工作步驟:第一步,從總結人民解放軍經驗開始,使幹部瞭解人民解放軍30年來光榮傳統和豐富的戰鬥經驗。第二步,從研究軍隊的具體情況入手,使研究人員完全熟悉我軍情況;同時瞭解敵軍的編制裝備及作戰特點,以便知己知彼,制定出適當的對策來。第三步,採取批判學習的態度研究蘇軍的各種條令,吸取其先進經驗,編寫出軍隊的作戰條令。

  ①葉劍英:《軍事科學院籌建經過及今後工作方針問題給主席的報告》,1958年2月25日。

  葉劍英在報告中提出的上述各種意見,得到了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的贊同。1958年7月間,毛澤東指示說:「我們應該集中一批有豐富經驗和戰鬥經驗的同志,搞出一本自己的戰鬥條令來。」這是毛澤東直接交給葉劍英的一項新的任務。

  三、建立全軍的科研機構和隊伍

  為了完成毛澤東和中央軍委交給的各項科研任務,葉劍英經過與軍委領導人多次交談,召集軍科院黨委多次開會務虛與務實,心裡逐漸形成一個藍圖。1958年底,他在武漢主持召開了一次編寫條令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粟裕、宋時輪、楊勇、楊得志、張宗遜、張愛萍、韓先楚、蕭華、許光達、許世友、唐亮、廖漢生、陳再道、洪學智等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的領導人。他虛心向大家請教,廣泛徵求意見。經過充分醞釀準備,1959年1月12日至28日,全軍第一次科學研究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彭德懷等軍委領導人出席了會議。會上,葉劍英介紹了全軍科學研究的組織狀況和工作狀況,充分肯定了過去幾年的科研成果和經驗,並提出全軍科研工作要「統一規劃、全軍動手」,建立統一的組織機構和研究體系。建議在全軍範圍之內,成立一個軍事科學研究委員會,各個主要軍區和軍種(海軍、空軍)成立分會,各兵種司令機關成立相應的軍事科學研究部門。要做到統一規劃,全軍動手,必須首先統一思想。葉劍英通過這次會議和以後連續召開的幾個會議,不斷解決指導思想上存在的問題。

  ①葉劍英在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會議開幕時的講話,1959年1月。

  如何確定軍事科學的分類體系和研究範圍?這是要進一步明確的問題。

  1958年初,葉劍英指出:「人類知識有兩大類,一是自然科學,一是社會科學,綜合的是哲學。現在又有個技術科學。自然科學認識自然,技術科學改造自然。社會科學發展到今天,軍事科學又成為社會科學的一部分。」他認為,軍事科學應當是研究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的科學,戰爭和戰略的理論是軍事科學的骨幹。1960年2月在軍委擴大會議上,他更明確指出:「軍事科學研究包括的範圍很廣,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大體上可劃分為:理論科學與技術科學兩個部類。理論科學包括:軍事思想,主要是研究戰爭基本理論,如軍事與政治、軍事與經濟的關係、建軍路線等;軍事學術,主要包括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軍制學、戰爭動員學、軍事歷史學、軍事地理學、軍隊訓練學等。技術科學主要是軍事技術,研究各種武器與裝備的構造、原理、性能和使用等。」這一科學的闡述,是葉劍英根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古今中外軍事理論,結合中國軍事科學研究的實踐經驗而提出來的獨創見解,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它明確了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的體系構成,對推動軍事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進行軍事科學研究?這也是在軍事科研方針上需要進一步明確的問題。無論編教材,寫條令,鑽研每個專題,都要有依據。依據什麼?葉劍英提出:「一定要以我為主」,這就是「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針;以保衛祖國的戰略方針為依據;以總結我軍經驗為主,有選擇地吸收蘇聯及其他國家的經驗;認真地研究敵人;從我國我軍現時情況出發,照顧到今後可能的發展。」葉劍英解釋說,這五條是個統一體,不能孤立與分割。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我們進行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統帥和靈魂。

  總結經驗、學習友軍、研究敵人都必須運用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作指導。人民解放軍的經驗是我們研究與發展軍事科學的寶貴基矗現實情況是我們的立足點。照顧將來就是要看到發展。總起來貫穿著一個「以我為主」的精神,就是要「在我軍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獨立自主地考慮問題,解決問題。」葉劍英強調指出,「以我為主」,有主就有次,主次是對立的統一。「我」不是孤立存在的,「我」的對立面是「敵」,我的旁邊是「友」。因此,「以我為主」還要有選擇地學習蘇聯及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認真研究敵人。「我」本身有過去、現在和將來,因此要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于現實,著眼於將來。由此可見,上面提到的各點互相之間有其內在的聯繫,其中主導的是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只有掌握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才能正確的解決我、友、敵和過去、現在、將來的關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