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三 |
|
同時,他還參加了一些外事活動,先後出國訪問緬甸、蘇聯、印度、波蘭等國家,並寫了西行雜詩《赴莫斯科途中》(十四首)和《訪問印度》(二首)、《訪波雜詠》(八首)等詩篇。 他在訪印期間寫下不少詩篇,由隨行的鄧家棟教授譯成英文,受到印度友人讚賞。因旅途勞累,葉劍英在加爾各答突然發病,尼赫魯總理得知後,親自探視,並派私人保健醫生診治。② ②訪問鄧家棟談話記錄,1989年10月。 1956年年底,葉劍英作大西北之行,沿甘肅永登、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直至新疆伊犁。他深入河西走廊,沿途考察,視察了玉門煉油廠、酒泉夜光杯廠、酒泉中學等地,並親切地接見了駐敦煌的騎兵三團官兵。③ ③在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武威、酒泉市委黨史徵集辦,酒泉夜光杯廠,酒泉中學,敦煌研究院、博物館等處查閱的資料。訪問徐國珍、苟鑫、秦助國、楊廷成等談話記錄,1991年。 他在此行中,望長城內外,戈壁灘頭,逸興遺飛,詩如泉湧,錄下沿途自己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著名邊塞詩《西遊雜詠》。他在詩中謳歌「銅鐵煤油遍走廊,戈壁蔭成瓜果鄉」的甘肅;讚美「最新人物最新裝,引得春風度玉關」的玉門;吟詠「拔海二千七公尺,烏鞘白衣臥雲天」的永登;評點「五涼故事談遺老,西夏鐘文在土樓」的武威;記述「風雪關山訪古來,評泉品酒看光杯」的酒泉;描繪「老子青牛去不還,而今鑽探滿天山」的新疆,①妙語連篇,珠玉閃光,自始至終貫穿一個「建設祖國邊疆」的主旋律。 ①葉劍英:《遠望集》,人民文學出版杜1979年8月版,第16頁。 六、在「反教條主義運動」中 從1957年下半年開始,全軍的「反教條主義」運動逐步升級。在這場運動中,南京軍事學院院長劉伯承元帥和主持訓總工作的葉劍英都遭到批判。 兩位元帥從大局出發,主動承擔責任,盡力保護從事軍事訓練的部門和幹部。 1958年4月8日,葉劍英來到南京軍事學院,在全院教職學員幹部大會上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對軍事學院工作中的成績作了充分肯定,反對給軍事學院戴教條主義的帽子,並勇於承擔責任。他說:「有人說學院是教條主義的頭頭,但應該說,全軍包括院校和部隊都有教條主義的成份,當然不必按上一個教條主義的帽子。過去軍事訓練中出現教條主義傾向,主要責任在領導。訓總首先應作自我批評,不要把責任推到底下,因為我們照搬、照翻、照英照發,毫無疑問你們底下只好照辦,我們四照,你們只一照。」 葉劍英在這次講話中,懷著崇高的敬意,談到老戰友劉伯承,對這位受到不公正批判的軍事理論家作了高度讚揚,給以深切的慰藉:「我們的劉伯承同志經歷了四十多年戰場生活、軍隊生活,精通俄文,戰鬥經驗豐富。像他這樣的同志是很少的。他很紅、很專,就是不劍他八九次受傷,為革命為人民流了很多血,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寶貝,應該很好地維護他的健康,以便他能更好地負責國家大事。」① ①葉劍英在軍事學院教職學員幹部大會上的講話,1958年4月18日。 葉劍英這番話,在當時軍隊反教條主義空氣濃厚的情況下是很難得的,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敢於堅持真理的態度和對老戰友的真摯情感。在場的2000多名教職員聽到他的發言無不為之感動,報以熱烈的掌聲。 葉劍英從南京返回北京不久,即出席中央軍委於5月27日至7月22日召開的擴大會議。通過這次為時達兩個月之久的、有1000多名軍隊高級幹部參加的會議,把全軍的反教條主義運動推向了高潮。林彪從會議一開始就煽風點火、含沙射影,別有用心地攻擊軍事學院和訓練總監部,攻擊主持這兩個單位工作的劉伯承和葉劍英。在會議的「高溫」下,訓練總監部被說成是「教條主義的司令部」,軍事學院被說成是「教條主義的大本營」,毛澤東對這兩個單位也提出了批評。 在這種情況下,葉劍英不得不違心地做了「工作的檢討」。在外地治病療養的劉伯承也抱病出席了會議,並作了檢查。後來的實踐表明,50年代,為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和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在全軍開展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後來在訓練和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偏向,但並未形成「教條主義」思想體系,因此,從上至下大規模地反教條主義,造成擴大化,不適當地傷害了許多同志,這是錯誤的。粉碎「四人幫」以後,當年這場運動遺留下來的問題逐步得到妥善解決。1980年秋,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明確指出:1958年「那次反教條主義是錯誤的」。 ※第三十章 開拓軍事科學研究(上) 一、創建軍事科學院 20世紀中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軍事科學領域出現了一系列新問題,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加以研究和探討。人民解放軍在新中國建立以後,雖然已由單一兵種逐步轉變為擁有一定現代化武器裝備的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但在軍事理論指導上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葉劍英作為主管全軍軍事教育訓練的軍委領導人之一,清醒地認識到了這種形勢,深感建立與發展人民解放軍自己的軍事科學,勢在必行。他經過調查研究和深思熟慮,於1956年秋向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提出建立軍事科學院,全面系統地開展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建議。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建議,立即得到了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批准。10月31日,葉劍英主持擬定了《軍事科學院組織機構與建院方案》。12月4日,經軍委批准,成立軍事科學院籌備委員會,由葉劍英任主任,黃克誠、張宗遜任副主任,彭紹輝、甘泗淇、洪學智、餘秋裡等任委員。創辦軍事科學院,對人民解放軍說來是個創舉。 葉劍英受命後,與籌委會的同志一起,立即著手調配幹部,組織力量建院。在選擇院址時,他親自參加勘察。經過多方磋商,選定了香山附近環境幽靜的一塊地方作為院址,並與建築專家反復商量,定下全院的佈局和樓房設計。同時,他召開各種會議,研究制定軍事科學院的組織規程和編制體制,明確軍事科研任務和指導思想,並同有關機關協商,有計劃地選調幹部,以便於建院後能迅速開展研究工作。① ①《關於建立軍事科學院機構的問題》1956年10月31日。 1958年1月8日,總政治部批准組成軍事科學院臨時黨委,葉劍英任臨時黨委書記,委員有宋時輪、彭紹輝、楊至誠。1月11日,葉劍英主持召開臨時黨委第一次會議。這次會議的重點是討論軍事科學院工作計劃大綱。葉劍英對大綱中有關建院工作,如營房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班子配備、幹部學習以及同駐外武官建立科學研究的聯繫等問題,發表了中肯的意見。他把即將成立的戰理、戰術、戰史、外軍等幾個學術研究部比做是「幾個大的車間」,明確要求各「車間」根據大綱擬訂具體工作計劃。他指出:「目前重點是戰術,其次是戰役、戰史,最後才是戰略。」 他要求全院要深入研究馬列主義的軍事學說和毛澤東的軍事著作,以此為武器解決戰役、戰術的研究以及編寫戰史等問題。並且強調軍事科學院是「生產部門」,要出成品。他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一年、兩年沒有出成品,或出的淨是廢品,別人就會認為搞這個機關沒有必要,如果開張三年還搞不出成品或出一些廢品,別人會考慮這個機關要改組。」② ②葉劍英在軍事科學院臨時黨委第一次會議上的發言,1958年1月11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