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八七 |
|
9月中旬,葉劍英主持召開了三次華南分局擴大會議,著重解決華南地區黨政軍統一協調問題,以及後勤和支前工作問題。參加會議的有軍隊和地方各方面負責人。在討論中,大家感到,幾十萬大軍入粵作戰,後勤、支前任務十分艱巨,所需要的糧食、油鹽、菜蔬、草料、木柴、交通工具、民工擔架,數量都很大,要在短期內迅速籌集和動員起來,困難確實不校此外,兩兵團官兵的夏衣都已破爛,急需更換,僅膠鞋就缺20多萬雙。 面對這些問題,葉劍英提出,地方和部隊都要發揮積極性、主動性。一方面,地方黨、政、民在這一時期必須集中一切力量,用盡一切辦法,努力完成支前任務;另一方面,部隊不要坐等,完全依賴地方的支前工作,而應隨時協助地方籌措糧草,動員民工,組織運輸,並準備在必要情況下自己直接就地籌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誤戰機。為了切實保證支前任務的順利完成,葉劍英主持華南分局作出了《關於支前工作的決定》。決定對支前工作的任務、困難作了具體分析,對於支前的組織領導、糧食的籌集、民工擔架的動員以及公路、橋樑的修建部作了具體規定。決定要求廣東全省特別是粵北全區各級黨政機關,必須將支前工作作為目前最重要最緊急的中心任務,各方面的工作,都應圍繞著這一中心任務來進行。 三、與林彪的分歧 建立和健全組織機構,配備好幹部,是擺在葉劍英面前的又一個重要問題。他遵照中共中央的意圖,經過反復思索,並與分局的負責同志們多次商量,確定:廣東省政府由葉劍英任主席,方方、古大存、李章達為副主席;廣州市軍管會由葉劍英任主任,賴傳珠、王作堯為副主任;廣州市政府由葉劍英兼市長,李章達、朱光、梁廣任副市長,並安排對革命事業有貢獻的一至二位民主人士任副市長;廣州警備司令部由十五兵團兼任。其他的機構設置和幹部安排,如省政府委員和廣州市軍管會成員的組成人癬廣東各軍分區的劃分以及廣州衛戍部隊、警備部隊配置等等,也進行了商擬,統一了認識。這些人事安排,都先後得到了中央的批准。葉劍英還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召集華南分局和野戰部隊的負責人詳細研討了有關城市接收、城市管理、外事工作等方面的政策,並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從9月21日開始,華南分局在贛州召開幹部大會,由葉劍英作綜合報告,陳賡作軍事問題的報告,方方作了關於廣東情況的介紹,兩兵團的其他負責人,兩廣縱隊負責人,粵東、粵北、贛南三個區黨委的負責人,也在會上講了話。葉劍英在報告中談了任務和情況、城市政策、城市管理、團結會師、加強領導等五大問題。他首先介紹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提出了解放華南的任務、途徑和辦法。同時還提出了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發動的武裝干涉和封鎖的任務。他強調城市管理要嚴格執行政策和紀律。最後,在談到團結問題時,他說:「團結會師,這是中央所再三指示我們的」,「團結問題要特別注意」,「現在是五湖英雄集中在一起,要把英雄主義發揮到集體上去,要正確而恰當地去處理事情。全體幹部要團結起來。」①葉劍英的這個報告,集中體現了10多天來一系列會議的主要精神,對廣東的解放及其以後各項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①葉劍英在贛州幹部會議上的講話,1949年9月23、24日。 9月28日,葉劍英和陳賡聯名簽發了《廣州外圍作戰命令》,命令通報了敵情,分析了粵敵今後的動向,下達了迅速解放全廣東的任務。命令規定:為便利作戰指揮,以四兵團為右路軍,十五兵團(欠四十八軍)為左路軍,兩廣縱隊、粵湘贛縱隊、粵中縱隊組成為南路軍。命令對各路軍的進軍方向、路線以及相互之間的協同,作了詳細部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開國大典在北京舉行。 葉劍英在贛州,從收音機裡收聽了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盛典的實況轉播。贛州市也舉行了有解放軍指戰員和人民群眾數萬人參加的慶祝大會。在這歡樂的時刻,葉劍英和南下的20多萬指戰員無不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振奮,同時更加感到了肩上責任的重大。 從10月2日開始,各路軍按照預定的部署,向餘漢謀集團發起進攻,廣東戰役正式打響。經過勇猛戰鬥,10月7日,右路軍攻佔粵北重鎮曲江。 左路軍亦於10月6日和9日進佔翁源、新豐。南路軍則沿和平、龍川、河源向前挺進。10月10日,人民解放軍推進到清遠、佛岡地區,眼看廣州指日可下。就在此時,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忽於10月10日7時致電軍委,「建議陳賡兵團即由現地(英德、韶關線)沿公路直向桂林、柳州之線前進,藉以增大消滅桂敵的計算」,並稱「目前似應以集中兵力殲滅白兵力為主」。 林彪對當時形勢和敵情的估計是:由衡寶南退之敵軍七軍、四十八軍主力共4個師,已被四野部隊包圍于祁陽以北地區,敵其他各軍亦正回頭北援。韶關至廣州線之敵主.力正向鐵路以西撤退,廣州必將放棄。 中央軍委鑒於這種情況,于同日23時複電林彪、鄧子恢及葉劍英、陳賡:「完全同意陳賡兵團即由韶關、英德之線直插桂林、柳州斷敵後路,協同主力聚殲白匪」,「鄧華兵團及曾生、林平等部,獨立相機奔取廣州。如何部署,由葉、方、鄧、賴籌商電告。」 林彪仍不滿意中央軍委關於「相機奪取廣州」的指示,在軍委複電後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10時,他又向軍委發出長達1000多字的電報,極力堅持他不打廣州的理由,認為:「為了廣東之敵不退回廣西,則我應暫不繼續進攻廣東」,「首先達到殲滅廣西之敵,然後在軍政配合下,以四野部隊解決廣東之敵。」如果目前拿下廣東,在交通、供應、財政、軍事等各方面都對我軍不利。「僅僅只有在政治影響上能有較大的收穫,但實際的得失相比並不合算」。因此,「建議陳、鄧兩兵團皆勿繼續南迸,而以鄧之兩個軍監視廣東敵人」,「陳賡部則西進,參加廣西作戰。只要廣西敵被殲,很多敵人皆可爭取和平解決。故殲廣西之敵,已成當前時局的中心環節。」「無論祁陽以北之敵能否被殲,目前我軍仍不宜攻佔廣東。」 葉劍英和四兵團、十五兵團負責同志收到中央軍委10日23時電後,立即進行認真的討論研究,認為林彪估計廣州之敵會向廣西撤退集中,判斷有誤。據當時從香港等地得到的情報,敵人是打算在廣州外圍抵擋一陣,然後繼續南逃,退入海南島或從海上逃跑。而我軍又正高速向廣州挺進,戰場形勢對我十分有利。如果此時四兵團丟開廣州,西入廣西,不僅廣州一時不能攻下,到廣西也會由於路程太遠而趕不上,難以斷敵退路。有鑑於此,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同志果斷地決定,直接給林彪發報,堅持四兵團先參加打下廣州,再入廣西的原作戰計劃。電文中說:「以目前情況,四兵團已前進到清源地區,本日在英德以南60裡之連江口,我先頭部隊正在圍殲敵之兩個團,十五兵團本日正圍殲佛岡敵之一個團。 各兵團正以每日行130裡以上速度向廣州前進中。 「在此情況下,四兵團為貫徹執行斷敵後路的任務,如向桂林,直線距離有1300裡,以時間計算,不如十八軍、四十六軍及十三兵團來得快。因此,我們意見,四兵團不如直下三水,打下廣州後不停留地用水路運輸,經梧州直取南寧。 「廣州守敵增加了胡璉兵團。四兵團若不參加,僅鄧、賴兵團兩個軍(6個師)及曾、雷、林平部攻打,則時間拖長了。四兵團如立刻向桂林、柳州前進,實際上仍須集結隊伍重新動員的時間,一方面路遠趕不上,另一方面廣州不能獲得迅速解放,有兩頭失當的顧慮。」 這個電報是11日13時發出的。林彪收到後,于當日21時又致電軍委並葉劍英等人,稱:「關於廣東戰役問題,我們意見已詳本日11時電。在廣東敵人不與我作正面戰鬥的情況下,我們仍主張暫不奪取廣州,以免促成粵桂敵人之集中。」但是,對於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人的來電,他也認為值得考慮,在電報最後表示,「在對粵敵企圖未判明和我軍能否抓住敵人未得證實以前,陳、鄧兩兵團目前仍繼續照原計劃向廣州前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