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八六


  葉劍英同4位代表商談歷時一個星期。接著,毛澤東和周恩來又在西柏坡接見了他們,就和平談判等問題廣泛地交換了意見。毛澤東並請代表團轉交給李宗仁一封信。2月底,代表團返回南京,被各界稱之為「和平使者完成了使命」。4月1日,中共同南京政府經過3個月的反復聯繫、商討的和平談判,終於在北平舉行。談判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4月1日至12日,雙方代表就各項問題廣泛進行商談,其中主要的是戰犯問題和人民解放軍渡江問題。中共代表堅持無論和談成功與否,人民解放軍都必須渡過長江。

  但在戰犯處理、對待國民黨政府和軍隊人員以及聯合政府組成等問題上,中共代表表示可以照顧到國民黨各方的情況,給予寬大處理。在談判過程中,葉劍英還以北平市長身份,就北方和南方之間恢復通航、通郵及商業聯繫問題,同國民黨方面的代表交換了意見,歡迎他們在這些方面發揮作用。4月13日至15日,談判進入第二階段。中共代表團在吸收南京政府代表團提出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國內和平協定草案》。經過雙方會商,達成《國內和平協定》。中共代表團宣佈4月20日為南京政府最後簽字日期。

  4月20日,南京政府決定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這樣,葉劍英同中共其他幾位代表的和平談判使命便告結束。

  南京國民黨政府雖然拒絕和平,但它的下屬並不都是鐵板一塊。葉劍英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和機會,爭取尚未解放地區的國民黨將領棄暗投明。他聽說原國民黨北平市警備司令周體仁,要求回雲南老家,便設宴款待,並請他帶信給過去在雲南講武學校的校友、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勸他認清形勢,順應潮流,靠攏人民。盧漢在昆明認真考慮了葉劍英的傳話,並設法通過關係,與葉劍英取得聯繫。1949年冬,在人民解放軍大舉進軍西南的情況下,盧漢決心起義。起義前夕,他派出親信取道香港到達廣州,向葉劍英彙報起義打算。葉劍英立即將情況轉報中共中央,中央很快作了具體安排。

  12月9日,盧漢率雲南國民黨地方組織、政、軍系統成功地舉行了起義,雲南人民獲得了和平解放。在雲南起義前後,葉劍英還派人爭取了過去在粵軍中的老同事、國民黨軍第十八兵團中將司令李振,在成都前線起義,加速了國民黨軍隊在成都戰役中的失敗。

  ※第二十五章 解放廣東

  一、「泉水」

  1949年7月,中共中央為了加強對廣東、廣西地區黨政軍工作的統一領導,決定組建新的中共中央華南分局。8且1日,中央任命葉劍英為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張雲逸為第二書記,方方為第三書記。華南分局隸屬華中局領導。隨後,中央和軍委又任命葉劍英兼任廣東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央軍委還決定,將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作為一個臨時性的獨立兵團,由第四野戰軍統一指揮,在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人帶領下,向廣東挺進。葉劍英離開北平之前,毛澤東幾次找他談話,就解放廣東、廣西問題作了重要的指示。他告訴葉劍英,這次南下,先到江西贛州同四兵團、十五兵團負責人及方方等人會合,然後召開會議,著重解決好黨、政、軍領導機構的組成和各級幹部的配備、解放廣東的作戰步驟、接收及管理廣東的各項政策、準備對付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干涉等八個方面的問題。毛澤東特別強調了團結問題,要求葉劍英和南下的同志,對原華南分局及各級黨委在廣東工作的成績要有恰當的估計,要處理好南下的部隊官兵、地方幹部同當地幹部之間的關係。

  葉劍英向毛澤東彙報了南下的準備工作情況。他覺得幹部不足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並風趣地說:「主席,華南解放晚,別處都把幹部要走了,剩下能分配給我們的幹部太少了,好比我們客家話中的『水尾田』,流到最後剩的水就不多了。您看怎麼辦?」

  毛澤東一聽笑了。他借葉劍英的比喻,也很風趣地回答:「『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裡有一股泉水嘛。」毛澤東話音剛落。兩人開懷大笑起來。葉劍英心裡明白,毛澤東講的「泉水」,是指以方方為主要領導的原華南分局、兩廣縱隊和人民群眾,在那裡蘊藏著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人才資源。

  毛澤東要求葉劍英自力更生地解決幹部問題,同時也指示中央組織部盡力為華南多分配一些幹部。中組部從北平、山東、華北軍大及一些大學生中,挑選了一大批幹部,陸續輸送到華南。

  ①葉劍英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52年6月30日。

  二、贛州會議定大計

  1949年8月9日,葉劍英離開北平南下,經武漢、九江、南昌等地,於9月上旬到達江西南部的贛州。贛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發源於武夷山脈和南嶺山脈的貢水和章水,在這座城邊匯合,成為贛江。此城距廣東北部邊境約百餘公里,是江西至廣東的要衝。在葉劍英到達贛州之前,參加解放廣東的軍隊、地方的負責同志遵照黨中央的指示也部陸續到達贛州會師。他們之中有: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負責人陳賡、郭天民、劉志堅;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負責人鄧華、賴傳珠、洪學智;原華南分局書記方方;兩廣縱隊負責人曾生、雷經天等。大家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一起,重任在肩,都感到格外親切和激動。他們在葉劍英的主持下,就解放和接管廣東城鄉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開始進行緊張的運籌。

  軍事行動,是擺在眾人面前最緊迫的問題。9月7日,葉劍英首先主持召開作戰會議,分析敵情,制訂廣東戰役作戰方案。根據從各方面獲得的情報,廣東守敵連同由閩、贛逃粵的國民黨軍第十二、第四兵團在年,共3個兵團11個軍約15萬人,統由華南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余漢謀指揮。其第四、第二十一兩兵團共7個軍,沿粵漢路韶關至廣州一線佈防,企圖阻止解放軍南進;其第十二兵團的兩個軍位於潮安、汕頭地區,策應粵北作戰;另有兩個軍位於湛江、海南島,保持其退路。葉劍英和陳賡等人根據敵情,決定:依照軍委意圖,先消滅北江、東江一帶國民黨軍隊,進佔曲江、惠陽,創造條件,爭取和平解放廣州。如果國民黨軍隊在廣州頑抗,則堅決以武力消滅之。為了達到戰役的突然性,各部隊必須於9月底以前到達預定地域集結。十五兵團集結於江西南部的南康、信豐地區;四兵團集結於廣東北部的南雄、仁化、汝城一線;兩廣縱隊集結于江西省興國縣以南地區。

  作戰會議根據敵情可能發生的變化,制訂了兩套作戰方案。一是,如果敵人扼守曲江、英德之線頑抗,四兵團主力則沿粵漢路向南攻擊前進,十五兵團則由集結地域插至英德或其以北地區,斷敵退路,爭取殲滅國民黨軍4個軍的兵力。兩廣縱隊經惠陽向南迂回,並相機佔領惠州,視情況必要時以一個軍加強之。原華南分局領導的地方武裝則積極向潮汕方向佯攻,牽制與迷惑敵人。二是,如果國民黨軍集中兵力據守廣州、虎門等地,四兵團則沿粵漢路南下進至廣州以北、以西,十五兵團進至廣州以東,兩廣縱隊插至廣州以南,截斷廣州、虎門之間的聯繫,合力聚殲廣州之敵。

  作戰會議之後,葉劍英與陳賡聯名將戰役計劃上報中央軍委及四野總部。中央軍委於9月12日由毛澤東複電葉劍英、陳賡:「兩兵團第一步集結並休息數日,第二步齊頭進至曲江、翁源地區並休息數日,第三步協力奪取廣州,除此以外均同意。」葉劍英和兩兵團負責人根據軍委的指示,立即部署了軍隊的行動。

  關於軍隊的指揮問題,第四野戰軍總部在7月下旬曾指示,由四兵團軍、政首長指揮兩兵團的行動。自葉劍英到來以後,兩兵團負責人一致請他統一指揮。葉劍英考慮到自己是分局第一書記,不僅要管軍隊,還要管地方的事情,難免分散精力,便仍堅持由陳賡統一指揮兩兵團和兩廣縱隊的作戰行動,並將這一意見上報給中央和華中局,得到批准。至於軍隊系統和華南分局的關係,各兵團負責人都表示接受華南分局領導。凡屬帶方針性問題和全盤計劃都提交分局討論,以取得黨、政、軍、民的一致配合,不再另組前委。

  野戰部隊的行動計劃確定以後,葉劍英又同方方一起,制定了廣東地方武裝配合作戰的計劃。該計劃對潮汕、惠州、西江南北岸、茂名等地的配合作戰問題,作了具體佈置。葉劍英、方方向廣東各區黨委強調:「此次華南解放戰爭,是華南最後徹底解放的一戰。各地務必在黨、政、軍、民中,充分動員,做好參戰、支前工作。」

  ①葉劍英、方方:《關於解放廣東部署給各區黨委的指示》,1949年9月15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