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八八


  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在全面研究了兩廣及雲貴地區的敵我態勢後,於10月12日2時和6時連續發電給林彪及葉劍英、陳賡等人,明確指出:「如廣州之敵並不向廣西逃跑,則陳、鄧兩兵團仍執行原計劃佔領廣州不變。」

  林彪當天即複電毛澤東:「所考慮的諸點甚為正確」,表示同意陳、鄧兩兵團繼續向廣州前進。10月13日,葉劍英主持召開華南分局會議。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堅決執行軍委、毛澤東電示的方針,全力奪取廣州。部隊不停地向南猛進,連續攻克敵占城鎮。10月14日下午,解放軍攻佔廣州市,將勝利的旗幟插上了五羊城頭。此後,四兵團執行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指示,繼續向南追擊由廣州沿西江逃跑的餘漢謀殘部,於24日將敵第二十一兵團部及第三十九、第五十、第二十三、第七十軍等部包圍于陽江、陽春間的平崗圩、白沙圩地區,經激烈戰鬥,於26日將敵4萬餘人全部殲滅。

  廣東戰役以後,四兵團及十五兵團一個軍西入廣西作戰。十五兵團大部留駐廣東,在地方部隊配合下,迅速追殲殘敵,擴張戰果,在不長的時間內,將廣東大陸全部解放。

  四、組織解放海南島戰役

  1949年12月中旬,隨著廣西戰役的勝利結束,整個華南大陸全獲解放。

  這時,盤踞在海南島(今海南省)和在湘粵桂戰役後逃向該島之敵餘漢謀、白崇禧殘部,經過整頓補充,拼湊成了5個軍共19個師,加上部分海軍、空軍、特種兵和地方團隊,共約10萬人,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的指揮下,組成了環島的立體防禦,企圖憑藉海峽天險,負隅頑抗,長期盤踞。這樣,解放海南島就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海南島又名瓊崖,位於南海北部,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海峽寬11—27海裡,面積3.3萬餘平方公里,當時人口近300萬,是中國僅次於臺灣島的第二大島,是華南的海上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島上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20餘年來英勇堅持鬥爭的瓊崖縱隊(簡稱瓊縱),建立了以五指山為中心的根據地。華南大陸解放後,瓊崖人民與瓊崖縱隊為了配合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在中共華南分局和瓊崖區黨委領導下,一面不斷粉碎敵人「清剿」、「掃蕩」,積極打擊敵人,擴大解放區;一面大力進行迎接南下主力部隊渡海作戰的準備工作。

  中央軍委對於如何解放海南島問題,向四野及華南分局、廣東軍區先後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2月中旬,軍委明確指示,解放海南島的任務,由四十軍和四十三軍擔任。1950年1月中旬,軍委又指示說:海南島渡海作戰,應不依靠北風而依靠大機帆船;要充分看到解放軍作戰的有利條件;島上有瓊崖縱隊配合,敵人戰鬥力也較差;華南分局應加強對島上敵軍的策反工作,分化幾部敵軍于作戰時起義;爭取在春夏兩季內解決海南島問題。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第四野戰軍命令第四十、第四十三軍和加農炮兵第二十八團、高射炮兵第一、第九團及工兵一部,共10萬餘人,組成渡海作戰兵團,由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葉劍英統一領導,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和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員韓先楚具體組織指揮,發起海南島戰役。

  初期,第四野戰軍首長根據渡海航行需要的季節、風向等方面的條件,要求第四十、第四十三軍力爭在舊曆年前,即1950年2月中旬以前行動,並且要求一次能運送一個軍的兵力登陸。然而,由於船隻準備工作方面的困難,加上部隊缺乏渡海經驗,需要進行海上訓練,舊曆年前行動實在來不及。考慮到這種情況,葉劍英與第十五兵團負責人提議,經過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意,決定將渡海作戰時間向後推遲幾個月。

  這期間,華南分局和廣東軍區電令瓊崖縱隊司令員馮白駒,要求其詳細報告島上敵軍兵力、佈防情況和中共瓊縱的戰鬥力及根據地分佈情況。馮白駒先後派出瓊縱副司令員馬白山、參謀長符振中等,帶領約一個連的兵力偷渡過海,到達廣州,當面向葉劍英和十五兵團負責人彙報情況。葉劍英和十五兵團負責人詳細地瞭解了島上敵情和瓊縱的接應能力,研究了馬白山、符振中他們偷渡海峽的經驗,認為舊曆年前大規模作戰雖然來不及,但可以部分小部隊實行偷渡,上島與瓊縱會合,先打小規模的運動戰和遊擊戰,並增強島上接應大軍登陸的力量。

  決心定下後,葉劍英即派洪學智到武漢,向林彪報告偷渡打算。林彪聽了洪學智的報告,沒有明確表態。他讓洪學智趕赴北京,直接向軍委和總參謀部彙報。朱德、聶榮臻在北京聽取了洪學智的彙報後,經過研究,同意先派小部隊偷渡的計劃。

  1950年2月1日,在葉劍英的領導下,廣東軍區和十五兵團召開了軍以上幹部參加的廣州會議。會議根據軍委的指示和調查瞭解的渡海作戰的各方面情況,研究分析了解放軍作戰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確定了戰役指導方針。大家認為,從敵我的情況對比看,總的形勢對我十分有利。敵人倉皇退集,立足未穩,士氣低落,戰鬥力差;解放軍在全國勝利的鼓舞下,士氣高昂,同時有長期作戰的鍛煉,經驗豐富,戰鬥力較強。敵軍脫離人民,孤軍守島;而解放軍有瓊崖縱隊接應登陸,有根據地、遊擊區可以作登陸後的依託,還有陸上島上人民群眾的支援,完全有勝利的信心和把握。

  但解放軍也有不利的因素,主要是:敵人有30多架飛機和50艘兵艦,對解放軍渡海航行威脅很大;解放軍沒有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的經驗,更沒有在海上同敵機敵艦作戰的現代武器和裝備。根據這些情況,大家認為,要充分發揮解放軍的長處和優勢,努力改變和避開解放軍的短處,積極利用敵軍的弱點,克敵制勝。葉劍英和與會人員一起反復研究,制定了「積極偷渡,分批小渡與最後登陸相結合」的戰役指導方針。

  ①鄧華:《解放海南》,1980年。訪問方強談話記錄,1987年2月。

  不久,十五兵團根據中央軍委和四野總部的指示,組成前敵指揮部,具體指揮渡海作戰。葉劍英在廣州,一面掌握戰局的發展,一面全力領導支前工作。他在全省支前工作會議上,深刻而又形象他說:「後勤、支前工作十分重要,它就像人的血管給人體的各部分輸送血液一樣,要源源不斷地把糧食、彈藥和物資輸送到前線,保證作戰的需要。」

  會後,在他主持下,華南分局作出了《關於支援海南島作戰的決定》。葉劍英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全力做好支前工作,一切為著爭取海南島戰役的勝利。

  並指定尹林平具體負責省支前司令部工作。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為支援海南島戰役共徵集和修裝了帆船2600餘艘,動員船工1.2萬余人,修建公路3200餘公里、橋樑94座、渡口6座,徵集糧食7000余萬斤,動員民工96萬余人、牛車4.5萬餘輛次,運輸了大批的物資。

  渡海作戰部隊積極貫徹廣州作戰會議確定的戰役方針,抓緊海上訓練,設法進行偷渡。結果,四十軍某師一個加強營,於3月6日偷渡成功。葉劍英得到消息,立即致電表示祝賀。接著,四十三軍某師一個加強營也於3月11日偷渡成功。海峽天險終於被解放軍勇士們突破了。有了兩次偷渡的經驗,解放軍逐步增加了登陸的兵力,先後又進行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登陸。

  4月16日晚,解放軍主力發起大規模的渡海登陸作戰。在軍事進攻的同時,葉劍英以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名義,公開發表了告海南島敵軍官兵書,號召他們認清形勢,放下武器,進行戰場起義或向解放軍投誠,爭取光明的前途。這個號召書,對敵軍官兵在政治上、心理上起到了動堯瓦解作用。4月17日淩晨,解放軍主力部隊在瓊崖縱隊和先前偷渡登陸部隊的配合下,在海南島北部海岸勝利登陸。4月23比解放海口。敵軍大勢已去,全線向南撤退。解放軍於24日分成東、中、西三路,發起追擊戰。經過一個星期的縱深追殲作戰,殲滅守島放軍3萬余人,其餘國民黨軍逃往臺灣。1950年5月1日,解放軍解放了全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