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三〇


  二、嚴於治校

  葉劍英在辦校中,堅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他認為,平時訓練中的「難」是為戰鬥中的「勝」打基礎的,如果紅校訓練中不堅持從嚴、從難的原則,就不能練精武藝,不能鍛煉意志。如果在校養成一種懶洋洋的作風,日後便帶不出有戰鬥力的部隊。他常說,「懶兵無戰鬥力」,「嬌兵必敗」。他明確提出,學校的起床、早操、就餐、集合、點名、熄燈等作息制度,要嚴格按照連隊管理士兵的規定執行。如有違反者,要進行嚴肅批評。他強調通過平時的養成教育,培養學員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好作風,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良好的帶兵方法。

  在葉劍英的帶領下,學校領導幹部在管理教育和實際操練中,處處體現「幹部平時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戰時衝鋒在前撤退在後」的要求,用自己的模範行動教育學員,形成了良好校風。

  嚴於治校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對教學工作的嚴格要求,確實提高教學質量。採用什麼樣的教材,教給學員什麼知識?這是能否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這方面,葉劍英親自過間,嚴格把關。紅校原來使用的軍事教材,主要是翻譯蘇聯紅軍《步兵戰鬥條令》,兼收德國、日本的操典等內容。葉劍英經過反復研究,感到不能老學外國的,應當依據紅軍自己的經驗,結合紅軍的特點學習古今中外的軍事知識。於是他主持編寫了《步兵戰鬥條令》、《指揮藝術》等教材,很受學員們的歡迎。

  葉劍英在辦校中對教員提出了嚴格要求,也提倡教員嚴格要求學員,「嚴師出高徒」。他要求教員認真備課,課前一定要撰寫出授課提綱和講義來。

  教員講授之後,還要組織學員討論,每週兩次。他要求教員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倡直觀形象教學。他組建了紅校模型室,展出各種兵器模型、各種戰術圖解、政治圖表以及化學、物理學、天文學方面的儀器和生物標本等,共600餘件,大大增強了學員們的學習興趣。

  在葉劍英的領導下,紅校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較好地實行了軍事、政治、經濟三大民主。教員、學員對問題有不同看法,允許進行民主討論,實行官兵互教、互助、互學。學員對領導和黨員的缺點也敢於當面提出批評意見。

  在經委會管理下,連隊每月結算,公佈帳目。由於勤儉節約,每人每月尚能在有限的伙食費中,分到少許伙食尾子,用來購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紅校在緊張的戰爭年代,在物資極端缺乏的條件下,很注意活躍文化生活,創造一個「嚴」與「寬」相結合的環境。學校的俱樂部和各連隊的「列寧室」經常舉辦牆報、球賽、演講會、娛樂晚會等各種活動。在葉劍英的關懷和支持下,紅校還組織了文工團。此外,還有一批來自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和留學歸來的業餘文藝骨幹,像李伯釗、趙品三、危拱之、石聯星、施月娥,以及作曲家崔音波(朝鮮籍)等。學校經常組織文藝晚會。葉劍英和其他領導幹部帶頭參加晚會。葉劍英會唱許多歌曲,還會彈琴,何長工會吹笛子,兩人經常在晚會上表演彈琴唱歌,每次都博得大家喝彩。教員、學員歡聚一起,演出各種自編的節目。嘹亮的革命歌聲,多彩多姿的紅軍戰士舞,使校園充滿了樂觀和活潑的氣氛。

  葉劍英在領導學校工作的過程中,在嚴格要求教職工的同時,十分注意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和愛護幹部。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關懷備至,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教他們識字、學文化。有時部隊的同志給他送來狗肉,他便親自下廚,做「狗肉餐」,和大家一起享用。

  葉劍英不但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體貼入微,對其他的同志也是如此。凡是和他交往過的同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擔任中共湘贛省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率領湘贛代表團來到紅軍學校見習和進修,葉劍英細心照料他們的生活,與王震傾心交談,並同他一起研究教育訓練課題,囑咐他回去要辦好學校。

  王震回憶說:「我在中央蘇區未見到葉劍英以前,以為這位智勇雙全,久享盛名的『參座』,一定是上了年紀的首長。不料見了面,他竟是那樣年輕,富有朝氣,又是那樣樸素,謙恭和藹,使人深感可親可敬。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那種嚴於治軍、嚴於治校和聯繫實際、聯繫群眾的好思想、好作風。」

  ①王震:《葉劍英在1976》序言,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2頁。

  據郭化若、劉少卿、王智濤、吳亮平回憶,這一時期,在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下,有些在軍隊和政府工作的同志被扣上種種罪名,受到「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有的同志被送到紅校以後,「左」傾錯誤領導者要求紅校繼續對他們進行「鬥爭」。葉劍英則頂住壓力,採取靈活的辦法,將這些同志保護起來,使他們免遭更大的不幸。

  三、按實戰要求教學

  葉劍英在辦校中始終抱定一個宗旨,即經過紅校熔爐冶煉的學員必須成為符合實戰要求的指揮員。

  有些畢業後回到部隊的學員來信反映,在學校學的內容大都很管用,但有些課程聯繫實際不夠,說的多,練的少,打起仗來用不上。針對這種情況,葉劍英強調少講空洞條文,側重實際演練,多搞野外演習,加大訓練難度。

  在他的組織指揮下,演習攻防科目,多選擇夜暗陰雨天,涉溪水,踏深谷,鑽密林,搶佔山頭。他鼓勵學員說:「苦練才能學到真本領。現在多吃點苦,戰場上就可以少流血。」

  「身教重於言教」。葉劍英身為校長,深知嚴格訓練、嚴格要求,不能只對別人,而要從自身做起。他處處率先垂范,為人表率。每天很早起床,和大家一起出操跑步。他雖然已過而立之年,仍堅持在單杠上做打車輪、大旋轉等難度較大的動作,給大家作示範,使許多青年學員敬佩不已。凡全校性的演練,他總是親自審定預案,親自主持現場示範,和大家一樣在風雨中操練。瑞金城方圓30公里內的山山水水,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1933年2月,紅校第四期學員即將畢業。畢業前夕,葉劍英組織全校學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演習。他把全校學員編成東、西兩個師,主要課目是演習行軍、宿營、進攻、防禦,還有政治宣傳工作等。按照預定方案,東、西兩師從瑞金出發,至汀州進行巷戰,至河田進行城市防衛戰,在王田圩進行遭遇戰。整個演習從2月4日至12日,共用了9天時間,使全體學員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受到了一次艱苦的磨練。

  對於這次演習,中華蘇維埃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於2月25日作了長篇報道,讚揚這次演習有三個優點:第一,指揮員與政治工作人員都能研究每個時期的情況,很快下決心。第二,平時與戰時的政治工作,都能夠積極地進行,利用一切機會和方法來提高與保障戰鬥員的政治情緒,普遍地建立了紅軍與當地民眾的關係。第三,演習中的攻擊精神,非常旺盛。無論行軍、作戰、警戒都沒有疲倦的表現。這次演習,是對紅校教學工作和組織領導、後勤保障等其他工作的一次檢驗。演習的圓滿成功,反映了學校以教學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確實開展得扎扎實實而又卓有成效。這是葉劍英校長和全校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紅校還經常在蘇聯和中國的革命紀念日組織活動,使學員瞭解革命歷史,提高政治覺悟和戰鬥意志。1932年12月11日,葉劍英在學校主持召開「廣州暴動」、「寧都暴動」紀念大會。會場群眾情緒激昂,誓要粉碎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對蘇區紅軍的進攻,為保衛蘇維埃政權鬥爭到底。1933年2月22日,全校以團為單位舉行慶祝蘇聯紅軍成立15周年紀念活動,23日在大操場舉行報告大會,葉劍英在會上號召:「學習蘇聯紅軍國內戰爭的經驗教訓,準備創造一百萬鐵的紅軍。」

  四、建立紅色據點,開展遊擊戰

  葉劍英在領導紅軍學校軍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始終沒有放鬆對蘇區東南戰區的反「圍剿」戰役的指揮。

  1932年11月中旬,葉劍英赴閩西,與福建軍區領導人研究迎擊敵人「圍剿」的戰略部署。他們決定在閩西、贛南廣泛建立有武裝、有陣地、有群眾的紅色據點,爭取把漳平、永安、建甯、泰寧等小塊根據地連成一片。同時還決定,抽調部分工農幹部骨幹,經過軍區訓練後,派往白區,加強白區遊擊隊和白軍中士兵工作。

  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因在上海無法立足,被迫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等先後到達瑞金。其後,中共蘇區中央局與中共臨時中央合併,改稱中共中央局。從此,中共中央局直接領導中央蘇區的工作。10月初,共產國際東方部派駐中國的工作人員李德到達中央蘇區,擔任軍事顧問。不久,在博古的支持下,李德實際上掌握了中革軍委領導權。

  ①葉劍英在廬山會議中南組發言。1970年8月25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