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葉劍英和教官們一起,借鑒黃埔軍校的一些做法,確定獨立營實行軍事訓練與政治訓練並重的原則,強調「軍以黨化,党以軍成」,要求革命軍人服從革命政黨,貫徹革命黨的主張和政策,不鬧個人意氣,不耍軍閥作風,不坑害老百姓,努力使自己成為革命軍的基層骨幹。 葉劍英在創建獨立營期間,還時常回到黃埔軍校講課,或到二師指導訓練。他身兼數職,日夜奔忙。 後來,獨立營與駐在前山的二師緝私營合併,擴大為新編團。葉劍英於1925年5月26日被任命為建國粵軍第二師新編團團長,廖鳴鷗、練惕生任副團長,鄧良等分別擔任各營營長。新編團開始了更加嚴格的軍事訓練。 在軍事訓練中,葉劍英經常以身作則,講解示範,手把手傳授軍事技術,和士兵一起摔打。他還十分重視士兵的政治教育,經常到課堂發表政治演講。 他那生動活潑的言談,精闢獨到的見解,大大啟發了士兵的政治覺悟,使他們進一步懂得了「非革命不足以圖存」的道理。 香山是廣東農民運動發展比較早的地區之一。廖仲愷和譚平山等曾多次去香山參加農民代表會議,發動群眾組織農民協會。葉劍英根據廖仲愷的訓示,組織獨立營部分官兵幫助香洲地區開展農民運動。他經常到鄉村訪問,瞭解農民疾苦。他派出陳雨榮、曾繁凱等軍官到夏美村與貧農甘金星一起組織香洲地區的農民協會,並參加東坑一帶的農會活動。其後又幫助前山、灣仔等地相繼建立了農民協會。不久,共產黨特派員梁桂華到香山發動上下柵和九區農民,組織農民協會,舉行有萬餘人參加的農民代表會議。廖仲愷和彭湃等特意趕來參加盛會,並在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 葉劍英平時很注重改善部隊與駐地政府和民眾的關係,嚴肅軍紀,並經常組織軍官和士兵到學校和農村、碼頭宣傳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宣傳國共合作後的新形勢,幫助貧苦農民、漁民做事。當地一些老人至今回憶起來,仍讚不絕口:「當年時參謀長在香洲的隊伍不打人,不罵人,不拉伕,不勒索,紀律嚴明,買賣公平。那樣好的軍隊在當時是很少見的。」 六、參與平定商團叛亂 1924年7月,陳炯明指使林虎進攻廣州的計劃失敗後,並未放棄做「粵中王」的企圖。他與廣州大買辦頭子陳廉伯勾結,陰謀再一次推翻廣東革命政權。陳廉伯聯合廣州及附近縣鎮98個商團成立「聯防總部」,在各地組織武裝,向外商購買大批槍支彈藥運往廣州。這一情況被孫中山發現。孫中山於是下令扣留了他們的一部分槍械。陳廉怕以此為藉口,出動2000多名團丁包圍大元帥府,煽動罷市,明目張膽地要顛覆孫中山的革命政權,建立商人政府。 在這種緊迫的形勢下,廖仲愷於8月23日以廣東省長名義下令通緝陳廉伯,並電請蔣介石速派學生軍前來廣州市維持治安,同時命葉劍英從香洲迅速返回二師,協助張民達,率部隊準備對付商團叛亂。 局勢越來越嚴重。廣州盛傳:陳炯明、林虎、洪兆麟等反革命軍隊準備從石龍、東莞進襲虎門,與商團會師。10月10日這一天,廣州群眾為紀念武昌起義13周年,在觀音山舉行盛大集會,警告反動商團。擔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宣傳部長的周恩來,出席了大會,並以廣東民族解放協會代表身份發表演講。群眾大會結束後,即開始示威遊行。不料,反動商團軍在太平南路突然向遊行隊伍開槍,打死20餘人,打傷100餘人。商團還到處張貼佈告,公開要求孫中山下野,歡迎陳炯明回省主持政事。廣大工農群眾對此義憤填膺,堅決支持孫中山,要求與商團決一死戰。葉劍英和二師官兵、黃埔軍校革命師生眼看無辜群眾受害,心急如焚,一致要求對商團發起反擊。 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群眾支持下,成立了鎮壓商團的革命委員會,自任會長,廖仲愷、汪精衛、蔣介石、許崇智、陳友仁和譚平山為全權委員。同時成立有周恩來、楊匏安參加的臨時軍事指揮部,統一指揮平叛。 10月15日拂曉,孫中山令革命軍向商團發起攻擊。陳炯明為配合商團的行動,下令叛軍進攻虎門。商團軍有恃無恐,在西關依託街坊堡壘作為防禦陣地,在滇軍的暗中支持下,向政府軍進行還擊,頑強固守。戰鬥有曠日持久之勢。軍事指揮部決心以非常手段速戰速決,下令各部調炮兵集中火力向西關一帶猛烈轟擊,同時命步兵迂回至敵人側後夾擊。張民達、葉劍英指揮二師部隊擔任迂回任務,他們沿觀音山麓西南角的德泥路、盤福路、豐甯路至西瓜園一線向西關發起攻擊;並派出小分隊從橫街小巷用竹木梯爬上屋頂越入西關,猛擊商團軍之背。友鄰部隊還採取火攻戰術,使西關街坊堡壘變成一片火海。商團軍的防禦陣地被突破以後,紛紛棄械逃竄。陳廉伯等見勢不妙,逃至沙面租界英國領事館,請求避難。至此,商團叛亂被徹底平息。 平定商團之後,葉劍英回到香洲,不時還到黃埔軍校講課,教授兵器學等課程。沒過多久,周恩來調黃埔軍校任政治部主任。從此,兩個出身不同、經歷各異的年輕革命者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走到了一起。周恩來到軍校後,立即投入政治部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派優秀的畢業主任連黨代表,向教職員和學生灌輸革命精神,教育他們不貪財,不怕犧牲,精誠團結,救國救民,實現孫中山提出的武力與民眾相結合的建軍宗旨,使軍校的政治工作日趨活躍,卓有成效。葉劍英在和周恩來的首次共事中,雖然接觸不多,但他從周恩來的舉止言談中,看到了共產黨人的磊落胸懷和遠大抱負,從而由衷地產生了敬佩之情。 ※第五章 東征之役 一、淡水之戰 孫中山指揮革命武裝平定廣州商團叛亂以後,廣東革命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這時,中國北方的政局正發生著劇烈的動盪。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系將領馮玉祥在革命浪潮的推動下,率部倒戈,發動「首都革命」,導致直系軍閥全線潰敗。北方出現了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三派勢力既妥協又爭鬥的局面。 馮玉祥是一個有頭腦的、同情革命的軍人。他與孫中山早有書信來往,並深受其影響。北京政變後,他立即電請孫中山赴京共商國是。1924年11月,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毅然偕夫人宋慶齡乘艦離粵赴京。 孫中山北上後,盤踞在惠州的陳炯明認為反撲時機已經到來,遂自任「救粵軍總司令」,于1925年1月7日發佈大舉進犯廣州的命令。他得到英帝國主義和段祺瑞的幫助,並聯絡駐在廣州的滇桂軍閥和反動勢力作內應,妄圖一舉成功,實現其統治廣州的美夢。 孫中山到達北京後,由於積勞成疾,肝病惡化,臥床不起。北伐軍譚延闓部和朱培德部出師不利,兵敗江西。廣州留守府群龍無首,內外交困。 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1925年1月15日,廣州大本營決定東征,並發佈《東征宣言》。2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和支持下,廣州大本營發出總動員令,並作出東征陳炯明的部署。中共廣東區委發表了「檄告廣東工農群眾,保衛革命,打倒陳炯明」的文告。此次東征的主力是黃埔軍校學生軍(一般稱為黃埔校軍)和粵軍。粵軍由許崇智任總司令,蔣介石任參謀長,周恩來作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隨軍東征,負責軍中政治工作。在粵軍二師任參謀長的葉劍英,於1月16日奉命從香洲返回廣州,全力投入東征作戰。 參加此次東征的還有滇軍、桂軍、湘軍等部隊,滇軍總司令楊希閔擔任聯軍總司令。東征部隊分兵三路,滇軍和桂軍分別擔任左翼和中翼,粵軍主力張民達第二師、許濟第四師和黃埔校軍等部,擔任右翼。葉劍英所在的第二師下轄第三旅和第四旅約8000人。粵軍經過一年整訓,在士氣、紀律和裝備、技術等方面都大為提高。尤其是第二師的戰鬥力較強,充任東征右翼軍的開路先鋒。 編入右翼軍的黃埔校軍兩個教導團約3000人。教導團仿照蘇聯紅軍的建軍原則,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教導團的軍事裝備幾乎都是由蘇聯供給的。 武器精良,士氣高漲,軍紀嚴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