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九 |
|
此外,又聘請了錢大鈞、沈應時、顧祝同、劉峙、胡樹森、陳繼承、文素松、嚴重、王俊等為教官,還有5名蘇聯教官,1名日本教官,組成了一支陣容相當可觀的教員隊伍。教授部的任務按照當時的軍校《組織條例》規定,主要有6項,(一)計劃教育,審訂教案;(二)審編課程,徵集教材;(三)實施教授,編配考察;(四)考核成績,審訂表冊;(五)保障圖書器材;(六)負責所屬人員的統計調查及升降任免。 作為副主任的葉劍英,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他除了完成王柏齡交辦的雜七雜八的事務性工作以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教學業務方面。舉凡各學科、術科的課程安排、協調和聯絡,教學生活保障,以及課前備課,課間聽講、課後檢查、學期測驗等活動,葉劍英都要積極參與並組織實施。① ①訪問李默庵談話記錄,1990年9月。 當時教授部管4個隊的8個教授班。每一堂課都要下發油印講義,每天要刻印講義達100頁以上,由七、八個同學分送到各班學生手裡。每天操課時間為9小時(術科5小時,學科4小時),還有晚自習2小時。學生的作息制度、活動情況,葉劍英都要過問和安排。除此之外,他還直接擔任幾個隊的兵器學等課程的講授。兵器學原理涉及的數理化知識較多,又無現成教材。為了教好這門課程,葉劍英溫習過去在雲南講武學校所學的知識,同時補充新的資料,認真備課,細心講解。當年聽過他講課的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蘇文欽,多年以後回憶說:「記得,我在軍校多次聽葉劍英教官講課,都是講的兵器學,講兵器的性能和如何使用,等等。他講課,十分吸引人,一點也不枯燥,很有風趣,大家都很願意聽。」① ①訪問蘇文欽談話記錄,1984年12月11日。 當時,教授部主任王柏齡很器識葉劍英,對他的工作是滿意的,但也逐漸覺察到葉劍英同廖仲愷、鄧演達等國民黨左派和一些共產黨人過從甚密,「思想受到極大的變動」,日益激進。對此,他不無憂慮,並多次告誡葉劍英不要對政治太熱心。葉劍英對王柏齡是否器識自己,並不介意,只是心裡有數罷了。他看不慣王柏齡甘當蔣介石「奴才」的嘴臉,更不屑于王柏齡蠅營狗苟的政客作風。他一心按照孫中山、廖仲愷確定的辦校方針辦事,獻身於教育事業。這一點給軍校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凡是接觸過葉劍英的人,無不稱讚他在教授工作方面所付出的勞動和取得的成績。聶榮臻回憶往事,曾評論說:葉劍英是軍校主管軍事教育的教授部副主任,在軍校是很有威望的教官之一。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曾當過國民黨軍第七十三軍軍長的韓濬回首往事,不勝感慨。他說:「那時王柏齡抛頭露面多,而在教授部裡踏踏實實教學的還是副主任葉劍英,這方面實際由他負責,由他主持。」② ②訪問韓濬、陳劼、黃鶴、李世鵬等談話記錄,1984—1986年。 當然,王柏齡的「擔心」並非沒有根據。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辦的學校,共產黨的組織和人員在學校可以合法存在與進行活動。這使葉劍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共產黨人。凡蘇聯顧問和中國共產黨人到軍校講課,葉劍英是一定要去聽的。他從中聽到許多有關共產主義的真理,對共產黨有了進一步認識,並萌發了去蘇聯學習的念頭。在軍校第一期學生中間,每個隊都有共產黨的小組,蔣先雲等一批共產黨員,在中共廣東區委領導下,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經常利用休假日組織進步同學去廣州市參加各種報告會,擴大共產黨的影響。葉劍英也常參加這些活動。 同時,他還到廣州國光書店購買了《共產主義ABC》等書籍,進行自修。不久,他正式向黨組織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中共組織接到葉劍英的申請後,派熊銳同他談了一次話,談後卻一直沒有回音。後來,他才得知個中緣由:當時,中共組織的大多數同志都認為可以吸收葉劍英入黨,但有少數同志提出,葉劍英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高級軍官,需要作較長時間的考驗。事遂擱淺。葉劍英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仍然繼續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從各方面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四、連平大捷 1924年5月,孫中山將各路粵軍統一進行改編。原粵軍第八旅改編為建國粵軍第二師(師長張民達),葉劍英任二師參謀長。這樣,葉劍英除了負責學校教學工作外,還要協助張民達主持二師訓練。他時常奔走於軍校和二師之間,工作十分忙碌。這期間,敵對勢力也加緊了活動。叛軍頭目陳炯明盤踞在東江地區,時刻都夢想竄回廣州。一方面,他進一步與北方軍閥曹錕、吳佩孚勾結,陰謀南北聯合,夾擊廣州;另一方面,他與林虎、葉舉、洪兆麟密謀,策劃圍攻廣州。 1924年7月,盤踞在粵北地區的林虎,在陳炯明指使下率部向南進犯。 惠州叛軍同時出動,逼近廣州。在這種形勢下,孫中山不得不推遲原定的北伐部署,調遣部隊反擊叛軍的進犯。7月30日,孫中山電飭集中于石灘的劉震寰桂軍。配合滇軍曾萬鐘師和4個獨立旅向惠州發起進攻,並電令湘軍一部南下翁源,出老隆,進擊林虎部;同時命令建國粵軍張民達師,襲擊林虎部所屬的李易標第七軍,以配合桂、滇軍圍攻惠州。 張民達接到命令後,向廖仲愷提出,請葉劍英回師參戰。葉劍英於是迅速趕回二師。 這時,二師經過改編,下轄兩個旅。第三旅旅長莫雄,第四旅旅長暫缺,由張民達自兼。二師的任務是,打退叛軍李易標部一個軍的進攻,並攻佔連平據點。 葉劍英弄清敵軍態勢和二師的作戰任務後,隨即與旅、團長們商討進軍路線。根據偵察得來的情報,他提出採取奔襲的方法,翻越艱險的青雲山,北上英德、翁源,再折而向東,繞到敵側後襲擊敵人,張民達贊同這一作戰方案。 第二師在張民達、葉劍英率領下於8月初集結於花縣,接著乘火車抵達英德、河頭。然後輕裝前進,經大鎮、翁源、龍仙、南浦、陂頭一線,經過7天艱苦行軍,23日晚進抵桃花坪之水浸。部隊沒有停留,在夜幕的掩護下,沿著崎嶇的山路急進,直抵連平城郊。此時,守敵毫無察覺,城門緊閉,猶在睡夢中。24日拂曉,張民達、葉劍英率部冒雨向連平城發起進攻。 先由炮兵向城牆防禦工事進行炮擊,接著,步兵向城內發起衝擊。敵人從睡夢中驚醒,慌忙還擊,亂成一團。至天大亮時,守城叛軍大部被俘,李易標率殘部逃往江西。 連乎大捷,震撼叛軍。惠州叛軍頭目楊坤如等聞訊,龜縮駐地,不敢再出兵。這樣,陳炯明重返廣州的美夢又一次破滅。 戰後,二師奉命返回廣州駐防。 五、香洲獨立營 在此期間,孫中山和廖仲愷商定,為了配合黃埔軍校的教學,壯大革命軍骨幹力量,在粵軍第二師成立一個獨立營,培訓一批下層軍士。建立獨立營,需要一個既有軍事理論知識又有實戰經驗,且能獨立完成訓練任務的人才。廖仲愷又想到了葉劍英,確定要他出任香山縣(今中山縣)縣長兼獨立營營長。① ①葉劍英談話記錄,1982年4月9日。 張民達對獨立營的創建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葉劍英經他同意後,抽調師部的參謀廖鳴鷗、練惕生、鄧良等人組成設營小隊,首先辦好三件事:一是選定建營的具體地點;二是從工農群眾中招募兵員;三是制定訓練計劃。 葉劍英帶領設營小隊,赴香山縣調查,最後選定靠孫中山家鄉翠亨村較近的香洲作為營地。香洲(今珠海市)是香山縣最南端、瀕臨南海之濱的一個小鎮。這裡三面環水,背靠獅山,群眾基礎好,是練兵習武的好地方。營地選定以後,他們立即開始組織人力,修建簡易營房。在招募兵員問題上,葉劍英一改舊軍隊「抽丁拉俠」的辦法,派人到香山縣各地群眾中宣傳革命軍的宗旨,動員農村青年參軍。他還親自出馬,率領人員到陽江、電白等粵西一帶的貧困地區,招募了幾百名新兵。不久,全營招到900余名士兵,分編8個連。由練惕生、廖鳴鷗、陳雨榮、鄧良兼任教官,並請二師師部參議李公劍任政治教官。8個連長分別由高永卿、王其煥、周紹武、蔡公武、楊志成、曾繁凱、張淑民、曾毓芳擔任。這些教官和連長,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優秀革命軍官,陣容很是整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