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二 |
|
1977年夏天,一次偶然機會,葉劍英得到一部「南社」集刊,誦讀之餘,回憶起當年向李老師請教《詩經》的情景,在書的封面上意味深長地寫下這樣兩句詩:「說部我輸李煮夢,小戎離黍出詼諧。」 葉劍英自幼喜歡爬山和游泳,到了三堡學堂學習國文、英文、地理、體操等課程後,對山山水水更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到節假日,他常常約三、五個要好的同學去遊玩。附近的名勝「三坎石」、「仙水塘」、「北帝宮」、「梅子坑」,還有陰那山的「靈光寺」,都曾留下他的足跡。他隨身帶著小本子,每到一處,凡是刻有楹聯的地方,他都要停下腳步,留意觀看,一邊吟誦,一邊抄寫。就這樣,一句句妙語佳聯深深地印迸了他的腦海,對他不斷提高詩文寫作水平很有幫助。 當時,長夜如磐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正在發生劇烈的震顫。自從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于1905年在日本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以後,全國各地的革命黨人相繼組織武裝起義,向封建帝制王朝發起了猛烈衝擊。在這種革命形勢下,參加同盟會的梅縣籍留日學生也創辦了《梅州雜誌》,宣傳孫中山的革命學說,同時把大批革命宣傳品寄回梅縣。同盟會的《民報》,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還有鄒容的《革命軍》等等,成了三堡學堂進步師生爭相傳閱的讀物。葉劍英讀到這些革命書籍,常常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三堡學堂的進步老師,也不斷向學生們灌輸新的思想。校長謝魯情是一位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邦加島的華僑富商之子,他受到孫中山思想的影響,回國參加同盟會,創辦新學,利用各種場合,向學生宣講孫中山的學說。還有一位老師林修明,也是同盟會會員,畢業于日本的體育學校,先後在鬆口體育學堂和三堡學堂任教。他上體育課有個規矩,無論春夏秋冬,每次排隊,都要使隊伍面向太陽。夏天學生們怕曬,請求背陰站隊,他不答應,並且說:「你們長大後,應當準備投筆從戎,而一個真正的軍人是不怕太陽曝曬的,怕曬就沒有資格當軍人!」他常常把體育課當成政治課,借題發揮,向同學們講了許多歷史上官逼民反的故事,從太平天國講到義和團,從義和團講到孫中山。 葉劍英從這兩位師長處得到許多有益的教誨,孫中山這位革命先驅的高大形象,在他心靈上逐漸打下了清晰的烙櫻三剪辮子,打「潮勇」有一次,林修明突然取下帽子,摘掉了頭上的髮辮,學生們的幾十雙眼睛一下子都瞪大了。原來,林老師早已剪掉辮子,戴的是一盤假髮。林修明慷慨激昂,向學生講述清朝規定男人蓄髮,留辮子,要革命首先要剪掉頭上的辮子,表示反抗清朝封建制度的道理。葉劍英和同學們聽了,十分佩服林老師的學識和勇氣。他和其他幾個膽大的同學,也學著林老師的樣子,剪掉頭上的辮子。這件事很快轟動了學堂和村鎮。頑固保守的鄉紳罵他們「無法無天」,要校方嚴加懲處。葉劍英等幾位同學由於得到校長謝魯情和進步教師的支持,膽量更大了。在他們的影響下,三堡學堂又有些學生跟著造了自己頭上辮子的「反」。那些頑固保守的人見此情景,連聲哀歎,徒喚奈何。 剪辮子的風潮過去不久,學堂裡又發生了另一件引起丙村轟動的事。 丙村是梅江邊一個較大的鎮子,也是一個比較熱鬧的碼頭。東來西往的船隻常常在這裡停靠。當時,潮州的知府時常派官船到鬆口、丙村、梅縣縣城運送貨物,押解案犯,辦理公務。一些潮州府的清兵,頭戴紅纓帽,身穿青馬褂,胸前繡著一個「勇」字,人們稱之為「潮勇」。他們每次坐船來到丙村,總是為非作歹,勒索財物,鬧得雞犬不寧。百姓不堪其苦,罵他們是「紅頭蒼蠅」,告到官府,官府不但不管,反誣之為刁民告惡狀。「潮勇」得到官府庇護,氣焰更加囂張。 「潮勇」明搶強奪的事,也驚擾了三堡學堂的校長和教師們。那時,學堂的經費來源,很大一部分靠鎮上肉鋪上繳的「牲口捐」。每逢肉鋪被搶,官府不管,總有肉鋪老闆跑到學校告狀,要求減免捐稅。學堂師生們對「潮勇」的惡劣行徑感到十分氣憤。 一天下午,葉劍英和同學們看到鎮上幾家肉鋪的老闆跑到學校告狀說,「潮勇」又來搶肉了。葉劍英和同學們義憤填膺,要求校方伸張正義。校長謝魯情很讚賞同學們的膽量,率領葉劍英等十幾個同學,帶著棍棒,向鎮上奔去。 幾個「潮勇」見校長帶著學生來問罪,便強詞奪理,耍賴狡辯,還辱駡學生們是狗咬耗子——多管閒事。謝校長和學生們寸步不讓,要他們把搶來的東西歸還物主,葉劍英等幾個大一點的學生上前動手與清兵爭奪,鎮上的許多居民也紛紛圍上來給學生們助威。清兵見此情景,軟了下來,被迫交出了所搶的牛肉等財物。謝校長和學生們將他們帶到學堂,教訓了一頓,然後又扭送到了官府處理。 三堡學堂師生打「潮勇」一事,有力地打擊了「潮勇」的氣焰。從此,潮州府的清兵再也不敢輕易到丙村去騷擾了。① ①《廣東省梅縣丙村中學校刊(1905—1985年)》。 1911年春節剛過,三堡學堂校長謝魯情和教師林修明忽然不辭而別。葉劍英和同學們見不到這兩位受尊敬的先生,都很納悶,也很想念。原來,他們是秘密地去廣州參加了籌劃已久的黃花崗起義。林修明在戰鬥中壯烈犧牲。謝魯倩於起義失敗後,又去參加組織光復軍,繼續進行起義的準備。 1911年10月10日,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爆發了,武昌新軍在同盟會的宣傳鼓動下,首先起義。各省紛紛響應,相繼獨立。梅縣地區也沸騰起來了,起義軍於12月攻佔了縣城,民心大快。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從此,2000多年封建帝王的統治宣告結束。三堡學堂的師生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慶賀革命政權的誕生。教師們眉飛色舞地給學生講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的詳細經過及其偉大的歷史意義。葉劍英聽得入了神。課後,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對同學們說:「現在是民國了,我們的國家得救了。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一番事業,使國家富強起來,再不受人欺侮。」 老師還要求學生們結合辛亥革命,寫一篇以「論兵」為題的作文。葉劍英在構思時,想到老師平素講的中國歷史上無數次戰爭和武昌起義的壯烈情景,頓時思路大開。他開宗明義地寫道:「兵之物,大矣哉!」接著,在文中引經據典,講述軍隊的重要作用。這一篇作文,又被老師當作範文,拿去「貼堂」。① ①梅縣丙村中學部分教職工座談記錄,1991年5月。 四、就讀東山中學,立志報國救民 1912年1月,葉劍英以「最優等」的成績從三堡學堂畢業後,考入梅縣務本中學。這是一所由外國傳教士與梅縣地方人士合辦的私立中學。據當年的老同學李巨昌、楊幹五等回憶,學校自由空氣濃厚,不受官方限制,師生恩想異常活躍。葉劍英入校後,很快成為學校中的一名活躍分子,並被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這年冬天,梅縣臨時議會根據廣東省府的指令,決定將務本中學和其他三所中學合併,改為官辦,並派來了官方校長。官方校長是一個守舊人物,他一上任,就改變學校許多規矩,禁止學生的進步活動,歧視、排擠貧家子弟。這引起了進步師生的強烈不滿。 這時,原來的校長葉則愚,教師葉菊年、鄧小樓等人,正在籌辦梅縣私立中學。葉劍英代表學生會表示支持,並聯合100余名學生,鬧起了反對官派校長的學潮。省教育局強行禁止,進步師生忍無可忍,毅然沖出校門,遷到東門塘的葉家祠堂,暫時安頓下來,後來又搬到「東山書院」。不久,在教育界進步人士和學生家長、鄉紳以及海外愛國華僑的鼓勵、支持下,加上師生的共同努力,在縣城東山腳下建起了新校。① ①葉劍英談話記錄,1982年4月24日。《梅縣教育志》,廣東梅縣教育志編纂組,劍英的一篇作文後面,批了「奇峰突起」四個字。 東山中學建校之初,困難重重,百端待舉。師生們並沒有被困難壓倒,他們自己動手,制做教學用具,勤儉辦學。後來,第二任校長陳春舫親自到南洋募捐,得到海外華僑的資助,學校逐步渡過難關,校舍和各種設施陸續建立起來。1957年3月25日,葉劍英在為紀念母校建校44周年的「年年桃李,歲歲芬芳」題詞中稱讚:「東山,是初升的旭日光芒照耀的地方……」「母校的來歷,是老同學們反對官方勢力,不怕艱難的手創」。1978年特為母校題寫了「廣東梅縣東山中學」校牌和「努力教學,為建成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的題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