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鹽鹼大王李燭塵 | 上頁 下頁
二八


  3天之後,李燭塵二見蔣介石。沒等李燭塵開口,蔣介石便和顏悅色地說:「燭塵先生的要求理直詞正。我已經讓佈雷打了招呼。永裕鹽業公司的事,你們去找經濟部接洽收回。硫酸錏廠設備的事,你們去找軍政部辦個手續。」

  李燭塵聽了,說道:「謝謝……」

  「不必謝了,」蔣介石止住了李燭塵,「不過,拆運往來的船隻等等完全由你們自己負責。政府對實業,對你們這些實業界人士還是關心、照顧的。只要不與政府作對,一切都好說,好說……」蔣介石似乎被自己又打又拉的手段陶醉了,他滔滔不絕地打開了話匣子。

  李燭塵從總統府出來,直奔經濟部、軍政部辦理有關手續。

  幾天後,國民黨政府把青島永裕鹽業公司還給了久大鹽業公司;永利化學工業公司派人赴日本拆運南京硫酸錏廠的設備。

  * * *

  1947年4月11日,對於在戰後復員的永利公司來說,是個不平常的日子。南京永利硫酸錏廠的設備,從日本運回了中國,運送設備的輪船靠到了南京碼頭。隨著嗚嗚的幾聲汽笛,等候在碼頭的水利人一齊歡呼起來。

  專程由天津趕到南京的李燭塵長舒了一口氣。他緩步走上駁船,輕輕地撫摸著鏽跡斑斑的設備,就像是迎接失散了多年的朋友。

  這些設備凝結著他和範旭東、侯德榜的多少心血啊!設備上印下了他們從1934年開始邁出的腳步。

  作為馳騁於化學工業疆場的猛士,李燭塵深深地知道建酸廠的重要。範旭東很早就有實現酸堿兩翼齊飛的設想。但是有些人卻認為他貪大求全,不自量力。李燭塵卻站出來,義無反顧地支持範旭東。他說:「堿與酸好比人的兩條腳,有堿無酸,有酸無堿,這個人就是破子,走路走不快。我們一定要辦硫酸錏廠,這對於農業和國防都至關重要。」

  直至1945年,他在為接收永利、久大而奔走的時候,還擠出時間,撰寫了《化學工業》一文,發表在11月25日的重慶《大公報》上。他寫道:

  化學工業為近代工業之驕子,在各種工業中,幾乎無一種工業能脫離
  化學工業之範圍;且化學工業發達之後,國防力量日愈增加,民生日用品
  日愈豐富,國家富強之基因是而定,人民享受便宜,生活及文化水準從而
  提高,更是必然之勢。蓋化學工業既發達,各種工業更附麗之而愈現繁榮,
  所謂百川匯流,朝宗於海,自能涵蓄其為洋洋大觀。
  ……化學工業之原料,種類甚多,而使各種原料在性質上起變化之作
  用者,總之不離乎酸堿,故酸堿工業,即為一切化學工業之基礎。是以考
  察各國化學工業發達之程度,即以各該國酸堿之生產量以為衡。

  正是在這一貫穿始終的思想支配下,在永利堿廠奠定基礎之後,1934年,李燭塵又協助範旭東辦起了硫酸錏廠,地點選在南京卸甲甸。

  經過幾年奮鬥,1936年6月,南京永利硫酸錏廠開始試產合成氨化肥和硫酸、硝酸。至1937年,日產硫酸200噸、硝酸20噸,年產硫酸銨5萬噸。自此大批國產化肥,源源不斷地運銷江浙閩粵的農村。

  然而好景不長。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工廠轉產硝酸銨,趕制炸藥,供應軍需。

  10月,日軍飛機轟炸硫酸錏廠,炸毀了一些廠房和設備。

  12月,日軍佔領南京。隨著血腥的南京大屠殺,是殘酷的經濟大掠奪。日本三井公司把永利或廠據為己有。

  1942年,日本將錏廠的設備拆運到日本,安裝在九州大牟田東洋高壓株式會社橫須工廠,為橫行施虐的日軍生產炸藥。

  從此,這些本來為和平、為平民而歌唱的機器設備,只能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魔爪下,在戰爭的血雨腥風中痛苦地呻吟。那些冰雹般傾瀉到中華大地的炸彈,那些雨點般射擊著中國人民的子彈,有多少就是那些發了瘋的日本人強迫這些被劫走的設備製造出來的啊!

  想到這些,李燭塵的心被揪得生疼。軍國主義者使這些無辜的設備飽經了摧殘,蒙受了淩辱。今天,它終於回到了中華大地,回到了中國人的手中。從現在開始,它應該而且可以洗去身上的汙詬,重新為中國化學工業的奮起而運轉了。只不過,為了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轉,李燭塵和他的同事們還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操勞。

  * * *

  北上複廠的歷程,對受命於危難之際的李燭塵來說,不啻一場磨難。這場磨難,不僅是肉體上的,而且是心靈上的。因為他不僅要為機器設備的事奔走操勞,而且要為人員安置煞費苦心;他不僅要徒勞往返地周旋於國民黨政府的官僚之間,而且要日復一日地面對工廠內部的重重矛盾。這些矛盾,既有日偽時期留下的舊惡,也有國民黨官僚插手後產生的新怨。

  當李燭塵著手清理橫亙在面前的這些障礙時,他才痛切地感到,日本帝國主義侵華8年,不但破壞了剛剛崛起的中國民族工業,還孵化出了一些思想和社會的渣滓;不但毀壞了永利。久大的廠房、機器,還惡化了廠裡本來不那麼緊張的人事關係。而要解決與新恨舊仇糾結在一起的人事問題,比起收復工廠、拆回設備,竟要難上百倍、千倍。

  李燭塵接收了永利、久大兩廠之後,立即著手工廠管理人員的調配工作。他派李洛之任久大鹽廠收復後的首任廠長。

  久大鹽廠的日本人被趕走了。但是在日軍佔領時期,日本人也培植了一些同日本人合作、甚至效忠日本人的勢力。這些人認為工廠被接收,就會砸碎他們的飯碗。他們不甘心失去已有的權勢、地位、待遇,對李燭塵派來的接收人員充滿敵意,經常尋釁搗亂。

  久大鹽廠管理極端混亂,帳不清、料不清、庫不清、人不清……綜合部門總務課更是工廠的一個頑固堡壘。

  課主任人稱孟白毛,30多歲的年紀,長了一頭白髮,猴子臉上骨碌著一雙賊溜溜的眼睛。他自稱是「潛伏敵後」的「抗日英雄」,私下裡常對周圍的人說:「這鹽廠早晚得咱姓孟的說了算。」李洛之一來,孟白毛的心裡就盤算著如何伺機發難。

  李洛之是管理工廠的行家,他十分熟悉李燭塵建立的一套企業管理的原則——「管而不卡,簡而不陋,要而不繁,層層負責,人人盡職」。他到任伊始,就抓了建章立制工作,首先制定了各個崗位的責任制,並申明,玩忽職守的,要扣薪記過;屢教不改的,要降級直至除名。

  李洛之到任幾個月,大刀闊斧,銳意整頓。工廠的財務、灘務、化工等科室的工作,都漸漸走上了正軌,只有總務課陽奉陰違,按兵不動。總務課統攬工廠的管理工作,由於它從中作梗,鹽廠的生產管理仍然運轉不靈,重新訂立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一天,李洛之從鹽灘巡視回來,剛進院子,就看見一群工人正從他的辦公室裡邊往外搬東西,寫字臺被丟在當院,文件撒了一地。

  「你們為什麼隨便搬我辦公室的東西?」李洛之走上前去質問。

  工人們答道:「搬東西,是為了刷房子啊!」

  「刷房子?沒經過我的同意,誰讓你們刷房子?」

  「我讓的,」孟白毛慢吞吞地邁著四方步,踱過來,「廠長大人不是責怪我們把辦公室搞得髒兮兮的嘛,我們這就整理一下。」

  「你,你,你有什麼權力?我的辦公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