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鹽鹼大王李燭塵 | 上頁 下頁


  張羽一根一根地抽出乾柴,一根一根地拋向大海。大海開了鍋,咕嘟咕嘟地冒熱氣。

  張羽不停地煮呀,煮呀。他的身上烤出了汗,他的手上燒出了泡,他的臉熏黑了,他的頭髮燎焦了。一連煮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海煮幹了。海底只剩下白花花的鹽地和黃燦燦的宮殿。

  張羽大聲喊道:「龍王,海煮幹了,快還我龍女!」

  龍王只好乖乖地放出了龍女。龍女興高采烈地跑到張羽身邊。

  兩人終於結成了幸福的夫妻。

  ……

  今天,雄心勃勃的李燭塵也是前來煮海的。不過他的目的不是煮服龍王、煮回龍女;他是要煮出中國的精鹽,煮出一個中華民族的化工王國。眼前的大海寄寓著他灼熱的理想,奔騰著他畢生的事業,跳躍著他閃光的生命。李燭塵多想對著波濤洶湧的大海呐喊:「大海呀!我們,新的一代煮海人來了!」

  是的,李燭塵已經在心底呐喊了,和他的知己、他的同志、他的總經理范旭東一起,在心底發出了他們共同的呐喊。

  * * *

  1918年7月,李燭塵乘著一條郵輪,從日本回到了北平。離開祖國已經6年了,他要重新熟悉國家的情況,他要尋找一個可以大展「實業救國」宏圖的工作。

  朋友們紛紛前來探望。一位在上海美孚公司工作的朋友特地寫信來,約他去當買辦。李燭塵拒絕了。他覺得中國缺的不是為外國人謀事的買辦,而是為中國人辦事的實幹家。

  鹽務總署的景韜白介紹他認識了範旭東。李燭塵開始和範旭東通信聯絡。

  範旭東是湖南湘陰人,比李燭塵小1歲,也曾留學日本。他痛感祖國工業落後,遭受列強欺侮,於是下決心開拓民族工業的領域,以工業的振興來實現強國富民之夢。

  1914年,範旭東籌集了5萬銀元,在塘沽購買了16畝灘地,支起了煮鹽的大鍋,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精鹽公司——久大精鹽公司。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又聯絡了一大批專家、同仁,製造堿、酸,成為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21952年8月,毛澤東主席單獨接見了任民建中央副主委的李燭塵。毛澤東對李燭塵說:有幾位先驅不能忘。毛澤東點了4位不能忘記的先驅的名字,其中就有範旭東。

  在李燭塵從日本學成回國的時候,範旭東正在塘沽的小鹽廠上,開始向日後的化學工業王國艱難地挺進。人才為百業之本,人才興,百業興。範旭東也正在為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而不辭辛苦地奔走遊說。

  8月底的一天下午,中國化學工業的兩位開創者見面了。

  李燭塵應約來到天津,走進範旭東的居處。範旭東從屋裡迎出來,兩雙陌生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四目相對,相互凝視著。是的,他們已經互相期待了很久很久,他們都在尋找事業的良友,人生的知音。

  範旭東親手沏上一杯清茶,送到李燭塵面前,說:「李先生,咱們雖然是頭次見面,但神交已久。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咱們也用不著客套了。索性直說吧,李先生對投身化學工業一事,思慮得如何了?」

  李燭塵接過熱茶:「燭塵離鄉遠走日本學化學,當然想在化學工業方面有所作為。只是久居異國,對國內化學工業情況不甚了了。」

  範旭東在太師椅上坐下:「說起化學工業,首先要說鹽。冶鐵、煮鹽和鑄錢,自古以來就是三大事業。遠古時期,為豪強大姓所專擅。自秦朝開始,鹽鐵官營。漢武帝時,還發生過一場關於鹽鐵官營還是私營的大辯論,結果是官營派獲勝,商賈經營的鹽鐵業被政府奪取。從那時候起,鹽鐵官營成為定制。近代以來,這種體制抑制了生產發展。佯務運動中,張之洞首先引進洋設備,開礦山,煉鋼鐵,而煮鹽業,除了政府干預之外,起決定作用的還有世代相襲的鹽商、鹽霸。他們煮的鹽,仍然是粗鹽。先不要說鹽是化學工業的一種基礎原料,就說百姓日用吧。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是百姓不可一日離開的東西。而眼下的舊式煮鹽法,一是產量低,二是質量差。我們用新法煮精鹽,就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的百姓吃上好鹽。現在還有多少人由於吃不上鹽,吃不上好鹽而受苦生病呀!」

  李燭塵為範旭東的見識所折服。範旭東的一番話,不僅勾勒了中國鹽業沿革的線條,而且點明了發展精鹽事業的初衷。李燭塵的思緒隨著範旭東的言談流向了湘西故鄉。他的腦海裡又浮現出家鄉人吃鹽的情景——用一根繩拴一塊黑乎乎的鹽塊,煮菜湯時輕輕地在鍋裡涮一下就匆匆提出,吃飯時幾乎嘗不到鹹味。於是,家鄉一些青壯年會白髮蒼蒼,眼球突出,脖子腫得和頭一般粗。那是缺鹽吃和鹽裡缺碘帶來的常見病。他的眼前又閃動著家鄉人因鹽遭打的慘狀——幾位青年農民外出販鹽回家,被鹽局捉住,拴在柱上,打得皮開肉綻,背簍裡的鹽撒在地上,一粒一粒的,竟像是青年漢子掉下的淚珠……

  想到這些,李燭塵說:「煉精鹽是亙古未有的大事業,范先生艱苦創業,實為百姓福音。」

  範旭東動情地說:「旭東曬鹽、煮鹽,實在是一為百姓,二為國家。燭塵先生知道,鹽是制堿的原料,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制堿業,我們要去填補這個空白。我們現在要讓中國人吃上中國人造的精鹽,將來要讓中國人用上中國人造的堿。因此,我們要以鹽為基礎,不久以後再建堿廠。」

  範旭東的設想引起了李燭塵的興趣。他興奮地站起來說:「世界各國制堿,用的最多的是羅卜郎法。那是1771年法國人羅卜郎發明的。羅卜郎法制出的產品,除了堿以外,還有硫酸、鹽酸和漂白粉。有了硫酸就可以制硝酸,有了純鹼就可以制燒鹼。那麼,制火藥、制人造絲、制玻璃、制紙、精油、漂染……等一系列工業,都可以由一個工廠而孕育誕生了!旭東先生是要建立_個化學王國吧!」

  范旭東高興地立起身,雙手拍了一掌:「知我者,燭塵兄也。旭東之所以不辭辛苦,置身鹽業,確非恃精鹽贏利而自肥,實在是以煮海為發端,建設我們中國的化學工業。堿和酸是化學工業的兩個翅膀。有了這兩個翅膀,我們自己的化學工業就會飛起來了。」

  說話間,青年男傭送上了酒菜。范旭東、李燭塵重新坐定。兩人邊喝酒邊敘談起來。

  「工業創業猶如開國創業,坎坷磨難,何止千千萬萬!」李燭塵呷了一口酒,說,」眼下各國競相發展化學工業,競爭不可謂不激烈。此時白手起家,可是困難重重呀!」

  李燭塵想起了當年羅卜郎的遭遇。羅卜郎在法國政府獲得制堿法專利特許權後,受奧倫公爵的資助在巴黎近郊建設堿廠。1793年,法國革命把公爵送上了斷頭臺,堿廠停頓下來。當時法國也急欲得到堿,政府下令讓羅卜郎無償公開專利,然而卻無法提供流動資金建廠。羅卜郎窮困潦倒,以至於不能維持生活而被迫住進了救濟院,最後以自殺結束了生命。

  李燭塵想起了在中國市場上稱王稱霸的外國工廠。英國有一家蔔內門公司,19世紀末建起了英國第一家以蘇爾維法制堿的大工廠。從1890年開始,它制的堿逐漸佔領了中國市場。近年來,日本也擠進了化學工業大國的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美貨不能供給東方市場,日本人抓住時機,發展堿、酸工業。日本海岸雖長,但海岸多為岩石,極少沙灘,所以不產鹽,日本人就大量從外國、尤其從中國輸入鹽來生產酸、堿。他們不僅解決了本國各種化學工業的需要,還向外國傾銷,中國市場幾乎完全被它佔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