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傳 | 上頁 下頁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五臺山沒有名字,5座山峰內外,氣候異常惡劣,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當,秋天顆粒不收,冬天滴水成冰,人們無法生活,文殊菩薩傳教到此,決心改變這種狀況,造福於人間。東海龍宮裡有一塊大石頭,叫歇龍石,能改變氣候。於是,文殊菩薩變作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借歇龍石。龍王以為他搬不走,就答應了。誰知,文殊菩薩口念咒語,巨石立刻變成手指大小,文殊拾起塞進袖筒,向龍王施禮告別,飄然而去。到了中間山峰南邊,把歇龍石恢復原來大小,放在山谷裡。當時正是烈日當空,久旱不雨,放下歇龍石後,五峰內外立刻變得清涼無比。於是,人們把這條谷叫清涼穀,山就叫清涼山,山上建了一座寺院,叫清涼寺。從此,這裡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後來,龍王因沒有歇龍石,熱得受不了,就出海來尋找。群龍在山裡找歇龍石,一氣之下,用尾巴把5個山頭掃掉了,留下了5個平臺,人們就將清涼山叫五臺山。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在徐母的心中卻留下了故事中的神。她信仰文殊菩薩,就像在五臺山修造六六三百六十座寺院的人們一樣崇拜他。她沒有能力到五臺山建寺造廟供奉文殊,就從五臺山「請」來一尊木雕文殊,後來又添了一尊石刻的。儘管這些偶像高不盈尺,面孔癡滯,無五臟六腑和思維,但她還是十分虔誠地供奉著,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夜半人靜時,還要閉目打坐。她心誠得連魚、肉、蔥、蒜、韭菜都不入口,叫做「吃清口齋」。

  徐向前剛剛會觀察周圍事物時,看到母親燒香禱告,不知是怎麼回事,以為做母親的都是這個樣呢。有一回,母親不在,他和哥在家,玩著玩著,就跑到供佛的樓上,把母親用的念珠、經卷拿下來,穿上母親的長衣服,模仿著母親的樣子,數著念珠,「默」著經卷,胡鬧了一陣。母親回家看到這種情景,生了氣,差點要打他。

  在徐家,徐向前的兩個姐姐都隨著母親吃齋念佛,爸爸和哥哥都不信佛,卻也不反對她們信。佛門要求弟子「積德」,他們認為,積德總不是壞事。於是母親除了例行祈禱之外,就是把信仰凝聚到行動上,廣積德,做好事。

  母親憐貧惜老,施捨僧侶。冬天,街上來了乞討的人,她常把他們讓到屋裡,給吃,給喝,再施捨,然後打發他們走。如遇僧尼化緣到門前,都以同道師長相待,淨手素齋,不吝佈施。母親這種行為,影響了徐向前。他幼小的心靈還理解不了那些難以捉摸的盲目崇信的意義。他是從人與人的關係中認識母親的。他朦朦朧朧的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愛護,平等相處。尤其對窮苦人,母親那樣做是對的。

  有一年隆冬的一天,徐向前正在街上和孩子們一起玩,見到一個討飯的老人被狗扯倒,衣服撕破了,籃子摔出了好遠,老人躺在雪地裡,好一會沒有起得來。見到這種情景,徐向前趕忙跑過去,把老人扶起來,又把籃子、棍子揀起來送到老人手裡,然後對老人說:「到我們家去暖和暖和吧。」老人遲疑著不肯走。徐向前又說:「走吧,到我們家,會給你飯吃的。」老人又看了看眼前這副顯露著稚氣、誠懇表情的小臉,一拐一拐地跟著到了徐家。老人凍得麻木的身軀暖和了,撕破了的衣服縫好了,吃了一頓飽飯,臨走又拿了一些乾糧。他含著淚水,不斷道謝,「小兄弟」、「老嬸子」的叫個不停。

  母親的節儉勤勞,對徐向前也有很大影響。母親閑不下來,他也閑不下來。母親打掃屋裡屋外,他也拿著小笤帚東一下西一下的劃拉;母親做飯,他也往灶門裡添柴添炭。

  他伴隨母親勞動,勞動伴隨著他成長。儘管他自己沒有意識到這是勞動,或者說,那時他做的不算什麼勞動,但對他勞動觀念的養成,有潛移默化的效果。七八歲以後,他便有了更多的勞動機會。母親還給他和哥哥都規定了數額,早起必須拾一籮頭糞回來。

  永安村前有一條車馬人行大道,離徐向前家有1裡多遠,他們兄弟倆多是在這條大道上拾糞。別人家的大小孩子也要到這條大道上去拾,誰起來得早,就能多拾一些,誰起得晚,就可能空著籮頭回家。徐向前要完成母親定的數額就得早起床,要得到母親的讚揚還得走在哥哥的前面。他有時起得早,不等哥醒來,就背上籮頭走了。

  有一次,哥哥起來晚了,沒有拾到糞,怕母親責罰,就央求徐向前把糞分給他一半。徐向前不幹,他反對欺騙母親。哥倆吵了一陣,哥哥自知理虧,只好到母親面前去認錯。

  北方冬天的五更時分是最冷的,人們管它叫「鬼齜牙的時辰」。有時徐向前拾糞回來,腳凍麻木了,手凍僵了。母親很心疼,幫他脫鞋,讓他上熱炕暖和,還用手暖他的凍得發紫的小手,可是從來不說不讓孩子去拾糞的話。

  徐向前到成年後才體會到,母親這樣做,也是一種對孩子的愛,而且是真正的愛。這對他的堅強性格的形成,是一個直接的因素。

  到了夏天,徐向前就去割草,挖野菜,采榆、杏、桑、槐、楊、柳葉。受生活的逼迫,他小時候吃過許多種野菜和樹葉。這對他後來從事千難萬苦的革命事業倒很有好處。戰爭年代,長征途中,他這些生活經驗幫他度過了許多難關。長征時,紅四方面軍曾三過草地,糧食極度缺乏,他帶頭采野菜充饑。他不僅認識什麼樣的野菜可以吃,而且知道什麼樣的野菜怎樣做才好吃。為了不忘記自己的出身,為了使自己經常憶起最初的革命年代,直到他當了元帥之後,還經常吃些粗糧和野菜,有時還自己親手去採摘。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社會交流極不發達。在城裡,吃、穿、用主要是用貨幣去交換,而在徐向前生長的山村裡,吃、穿、用主要靠自家生產,買賣貨物很少見。家家戶戶,年年歲歲,都要自己想方設法地種地、織布、編織各種器皿、家具、簾席。

  徐向前生活在這樣的「小社會」中,必須努力去適應這個環境。要會做各種家務事,會做力所能及的農活,還要學會各種編織手藝。他學會了編挖野菜和挑土拾糞用的籮頭、籃子,撈米飯用的笊籬等一些編織手藝。在他當上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時候,家裡還用著他編的笊籬。這笊籬往往引起母親對他的思念,有時手裡拿著笊籬,眼淚就流了下來。

  §接受父親的啟蒙教育

  父親看兒子,總是把眼光放在年齡的前面,給設計一條路,讓他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徐向前的祖父曾經給徐向前的父親設計了一條路:不務農,也不經商,要為官。走這條路的第一步就是讀書。為達到目的,在家境逆轉的情況下,仍咬牙堅持供兒子讀書。但是,讀書,為官,是一條艱難的路,忍辱、奮鬥,結果沒能走通。徐向前父親的學業沒有成就,祖父卻先逝去了。

  這些比徐向前出生還早幾十年的事,他只能從老一輩的片言隻語中有所瞭解。不過,父親後來的境遇,他倒知道一些。

  「我父親是個晚清秀才,教了一輩子書。」「為人耿直,不阿不欺,辦事公道。」(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2、3頁。)這是徐向前心目中父親的形象。

  徐向前的父親徐慰淮,生於1857年。因家境艱難,從小在外祖母家就學。他父親去世時,他只有13歲。為了前程,祖母繼續供父親讀書。近20歲時,通過了清朝科舉制度的最低一級,獲得了能在縣學、府學讀書的生員學位。一般稱秀才。生員有應鄉試的資格,鄉試合格稱舉人。可是由於家境不濟,他一直沒有通過鄉試,到老還是個「窮秀才」。

  秀才,在村裡還有一定的聲望。他學字「次江」,號「遇豐年」。次江這個學名很少有人稱呼,「遇豐年」,倒是村裡人經常叫的。村裡有大小事情,如打架鬥毆難解、家庭糾紛不平時,都願意找遇豐年評說;有分門立戶、割地買房的事,也要找他作中證。全村人信任他,不完全是因為他有一點學問,主要是因為他熱心於村裡的公共事業。村裡設立學堂,他到處奔走去請先生,學堂的房子壞了,他也率先出力維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