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三四 |
|
打運動戰,貴在搶時間,神速動作,不失戰機。時間的因素,是關係戰果大小、戰局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兩軍對戰,你要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要調動敵人,圍殲敵人,要應付戰局中的各種變化,要在最後猛烈擴張戰果,一言以蔽之,離不開爭取時間。掌握了時間,主動權在手,保持戰役戰鬥的突然性,加上兵力集中等條件,打擊敵人,必能形成雷霆萬鈞之勢,容易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反之,「活仗」會變成「死仗」,主動會變成被動,殲滅戰會變成擊潰戰,甚至得不償失,與戰役戰鬥的預期目的大相徑庭。在這個意義上說,時間就是無形的戰鬥力。 晉中戰役我軍以少勝多,與分秒必爭,神速運動,制敵機先,有莫大的關係。一是戰役開始,出東山,下平川,當時,敵子洪口要塞攔阻於前,攻破需費很多時間,容易暴露我作戰企圖。我們令部隊乾脆甩開子洪口,夜繞白獅嶺,直撲平遙、介休。這一著,迅雷不及掩耳,打開了戰局。二是包圍掉頭北逃的趙承綬集團,如果耽誤個一兩天,這塊眼看到手的肥肉,就有溜掉的危險。部隊那麼疲勞,天氣那麼炎熱,咬緊牙關,猛進猛插,上去一個班是一個班,上去一個排是一個排,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圍住敵人就行,真是分秒必爭啊!我們的口號是:「堅持最後一口氣!」「爬也要爬到戰鬥崗位上去!」「抓住敵人就是勝利!」結果,搶到了時間,包圍了敵人。三是擴張戰果,乘勝追擊。趙承綬集團被圍殲,晉中敵軍兵敗如山倒,這個時候,正是我猛打窮追,大量殲敵的最好時機。所謂「歸師勿遏」,是指有秩序撤退的敵人,而不是潰不成軍的敵人。我們大膽把部隊撒出去,追!追!追!橫掃千軍如卷席,連克上十座縣城,抓了幾萬名俘虜。那時敵人慌亂的程度,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我們幾個戰士,追擊上百的敵人,敵人只知道拖著槍跑,不知道停下來射擊,直至累倒在地,象攤爛泥,乖乖交槍投降。清源縣有個老農,拿著扁擔,一下繳了十九個敵人的槍。三個新華社前線記者,俘敵三十七名,還繳了兩門炮、兩挺機槍、十多支步槍。什麼槍桿子、筆桿子、鋤把子、伙夫、馬夫,都跑去抓俘虜,抓都抓不贏。這些都說明,在戰役戰鬥的節骨眼上,贏得時間,制敵機先,是多麼重要。 時間是無形的戰鬥力,無形的戰鬥力要靠人的力量去爭取。因而,指戰員的智慧、覺悟、吃苦能力、犧牲精神、組織紀律性、戰鬥素養等,乃是取得這種戰鬥力的源泉。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在這些方面得天獨厚,敵人望塵莫及。晉中戰役的勝利,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我軍的靈活機動性,也表現在攻與防、集中與分散、正規部隊與群眾力量的有機結合上。 晉中戰役是一場速戰速決的大規模野外進攻戰。敵我雙方,在運動中反復較量,或我攻敵防,或敵攻我防,或我進敵退,或敵進我退,沒有固定不變的作戰線,沒有單一的戰鬥形態。這就要求各部隊既善於進攻,又善於防禦,隨時準備根據敵情、任務的變化,從攻擊轉入防禦,從防禦轉入攻擊。進攻時,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採取火力、爆破、突擊三結合的打法,重點突破,迂回穿插,分割殲敵。防禦時,控制要點,構築陣地,組織火網,以一部兵力正面牽制敵人,主力則布于縱深或翼側,伺機向敵暴露之翼側或後方進行迂回包圍,實施反擊。事實證明,部隊掌握兩套本領,攻防結合,交替運用,是靈活制敵,爭取勝利的關鍵一環。 大兵團進入廣闊的敵佔區作戰,地形道路不熟,到處都是敵人的據點,容易眼花繚亂,四面出擊,導致兵力的分散,喪失戰役戰鬥中的優勢地位。對此,我們特別注意防止。辦法是:(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沒有兵團的命令,各部隊不得擅自行動。(二)兵團下達任務明確、具體,賦予縱隊指揮員以適當機動自主的權力,便於隨機應變。(三)始終集中主力于主要作戰方向,以一部兵力和地方武裝密切配合,擔任佯動、助攻、鉗制、阻擊等任務。(四)控制戰役預備隊在手,以便隨時機動。(五)大力加強通訊聯絡,上下左右及時通氣。(六)先打分散、孤立、運動之敵,後打集中、守城之敵,每攻擊一個目標,集中三倍、四倍於敵的兵力,吃掉一個再吃一個。(七)在追擊階段,則適當分兵,猛烈擴張戰果。戰役實踐證明,這些辦法是形成我軍優勢地位的重要原因。 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我軍的運動戰,歷來區別於單純以正規軍為作戰力量的運動戰。它是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相結合的作戰形式,有堅強的群眾力量作後盾,作基礎,因而才能發揮巨大威力,立於不敗之地。這次戰役,我黨政軍民齊動員,主力部隊、地方武裝、老區與新區的群眾,密切配合作戰,形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它是以寡擊眾、以少勝多的根本因素,也是保持部隊靈活機動作戰的主要條件之一。據戰後統計,一個月的後勤供應,即消耗糧食近一千萬斤,燒柴六百萬斤,民工五百二十三萬個工作日。如果沒有群眾的這種支援,部隊連飯都吃不上,還打什麼仗呀!戰鬥中,許多支前民工拿起武器參戰,消滅敵人,押送俘虜,彌補了我兵力短缺的困難。新區群眾搶收保糧,給我軍帶路、送情報、轉移傷病員、爭取和瓦解敵軍,也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戰役的最後階段,參戰的群眾甚多,追擊敵人,捉拿俘虜,繳獲戰利品,聲勢浩大,充分體現了人民戰爭的優越性。晉中戰役的勝利,是廣大軍民共同譜寫的一曲人民戰爭的凱歌。 毛主席曾經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來概括人民軍隊的作戰特點,我以為深有道理。古往今來,優秀軍事家指揮戰爭,駕馭戰局,無不注重靈活機動四個字。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的我軍,尤其如此。它是運動戰的核心,運動戰的命脈,運動戰的奧妙所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是我軍研究和實踐的主要課題。用這種戰略戰術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第二十一章 解放太原 §參加西柏坡會議 晉中戰役勝利結束後,我華北一兵團的中心任務是休整隊伍,厲兵秣馬,準備發起太原戰役,攻克閻錫山的最後一座「要塞城市」,徹底摧毀這位「土皇帝」的反動統治。 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我們向軍委和華北局、軍區作了如下的報告: (一)我收復榆次、太原縣城及控制南機場後,太原市外圍的作戰業已基本結束。我主力現已接近太原郊外築壘地帶,今後則將進入攻取太原外圍據點的陣地攻擊戰。總之,晉中保衛麥收戰役已結束,進攻太原戰役的準備階段已開始。 (二)閻匪太原外圍據點工事,南起王村、親賢村、狄村、椿樹園,北至韓寨、西莊、新城、鳳閣梁、後溝,東起孟家井,西至石千峰、白家莊、西銘,長寬各二十公里左右。據點棋布,堡壘林立,且多系洋灰作成,一般頗為堅固。 (三)閻匪主力除我此次殲滅約五萬五千餘人外,其餘兵力計四十九師、四十五師、六十九師全部,六十八師、四十師、八總隊殘部及三十八師一部或全部(正空運中),閻匪直屬部隊以及十二個保安團,至少在六萬人以上。此外,由外縣帶到太原民衛軍約萬餘人,在太原市組織者不詳。另由西安空運太原之三十師一部及由忻縣南下之三十九師尚不在內。另閻匪兵農合一執行後,每師都有一個新兵團,故補充及時,各師兵員數量充實。 (四)現我各縱最大問題為兵員不充實。八縱六十五、六十六、六十八、七十、七十二等團戰士只八百人左右,每團步槍兵只百餘人;十五縱一二九團三個連,每連只六個步槍兵。全兵團一千人以上的團只有兩個。幹部傷亡甚大,八縱二十三旅六十七團,全團連級軍政幹部只剩三人,營級幹部只剩一人;六十八團團幹全部負傷;六十九團連幹只剩四人;必須補充休整後方能繼續戰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