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二五


  晉冀魯豫主力部隊向南集中,準備渡黃河南進,上黨地區空虛。我剛剛上任,就接到報告,說高樹勳部擬利用我腹地空虛的機會,發動叛亂,帶部隊過黃河,投靠蔣介石。該部起義後,我軍曾派了一些政工幹部去工作,普遍開展下層的翻身運動,撤換反動軍官,發展党的力量,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高樹勳在一些上層反動軍官及特務的包圍下,對我離心離德,並與國民黨軍統洛陽站取得聯繫,秘密召開反動軍官會議,加緊進行叛變的準備。經請示中央和劉、鄧,我們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方針,防患於未然。六月中旬,我派往高部的政工人員帶領士兵首先扣押第一師的反動軍官,接著包圍高樹勳總部及住宅,經戰鬥,高被解除武裝。連同該部一軍、二軍的高級反動軍官,一併送來軍區司令部,聽候處理。高樹勳起義有功,與堅持叛變的反動分子不同,故中央採取寬大政策,只讓我們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仍留軍區工作。這一事件的順利平息,證明我們採取的方針和措施是正確的。

  為南進主力籌集兵員、糧食、武器彈藥的任務,十分繁重。太行、太嶽山區本來就窮,八年抗戰消耗又大,群眾生活艱苦至極。解放戰爭開始後,戰役規模很大,供應線綿長,所需糧食、擔架、大車、騾馬、兵員大多靠老區負擔,因而困難越來越大。是年,夏收遭災,黃河複堤工程亦需大批經費、糧食、民工。但是,為了保證戰略反攻的需要,我們還是要動員群眾節衣縮食,參軍參戰,竭盡全力支援劉鄧、陳謝大軍。八月間,動員兩萬常備民快隨陳謝兵團行動。十一月間,一次即動員七萬三千新兵補充到劉鄧、陳粟、陳謝、彭張等野戰部隊。太行、冀魯豫、冀南先後出動的民兵、民工,不下三四十萬人。

  劉鄧大軍、陳謝兵團相繼南進後,晉冀魯豫軍區留下的正規部隊少得可憐,只能從地方武裝升級,以解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從八月到十二月,我們以太嶽軍區的基幹部隊和地方武裝為基礎,組成第八縱隊,轄二十三、二十四兩旅六個團,作為軍區的主力;以太行軍區的分區團隊、縣獨立營、遊擊隊,組成太行獨一、獨二兩旅,共六個團;以冀魯豫八分區地方武裝為基礎,組成冀魯豫獨二旅(獨一旅組成後即歸屬劉鄧大軍);以太嶽軍區第十八、十九、二十分區的地方武裝,組成四個團;以冀南地方武裝組成兩個獨立旅。總兵力約五萬餘人。各旅、團雖按「三三制」組建,但兵員、幹部很不充實,裝備尤差。

  為貫徹黨的全國土地會議精神,實行土地法大綱,整頓黨的組織,十月三日,晉冀魯豫中央局在冶陶召開全區土地會議。會議開了八十五天,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才告結束。出席會議的有我和薄一波、滕代遠、宋任窮、廖承志、楊秀峰、王從吾等同志及縣團以上幹部,近兩千人。薄一波出席了劉少奇主持的西柏坡全國土地會議,由他傳達會議精神,主持討論和貫徹《中國土地法大綱》,我致閉幕詞。會議期間,大家總結了一年來晉冀魯豫地區的土改經驗,研究如何貫徹「大綱」,解決徹底進行土地改革,消滅封建剝削制度,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的問題,對會後展開的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有重要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但是,會議受全國土改會議精神的影響,著重反右,忽視了防「左」。因而在土地改革中,出現了貧雇農坐江山,對地主掃地出門、亂打亂殺,侵犯中農利益等現象,後來作了糾正。

  結合土改,進行整黨,即以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和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為內容的「三查三整」運動。重點整頓黨的基層組織,提高黨員的階級覺悟和政策水平,純潔黨的隊伍。為了迎接勝利反攻的戰鬥任務,保證地方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整黨運動要求很嚴格。例如,部隊黨員不准干涉地方的土改;每個黨員要檢查對土改的認識及階級立場、思想意識;出身成份和歷史要交代清楚;混進來的地富分子、壞分子一律清除;等等。通過三查三整,黨員覺悟大提高,鬥志旺盛,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有明顯加強。這對推動部隊的建設,無疑有重要作用。

  山西境內的敵人,盤踞在鐵路沿線的大同、太原、榆次、臨汾、運城及晉中地區的一些縣城,已處在解放區的四面包圍中。位於晉南的運城,是南扼隴海鐵路、潼關要衝及黃河渡口的戰略要點。拿下該城,我軍便封住了晉南的門戶,既能解除陳賡兵團從豫西出擊陝東的後顧之憂,又能切斷山西敵人南逃的去路,對牽制胡宗南部於渭北地區,配合西北野戰軍作戰,亦有積極作用。我們決定首先攻堅運城,並伺機打援。中央表示同意。

  運城守敵為蔣軍第三十六師和十七師各一個團,汽車第六團,閻軍保安第五團、第十一團及雜牌軍一部,共一萬餘人。城牆堅固,堡壘密佈,火力甚強,糧食儲備又多,比較難啃。五月間,太岳部隊曾攻過一次運城,佔領了飛機場和西關、北關,但因城堅難摧,部隊又要執行南進任務,遂主動撤離。我們這是第二次攻打運城。

  九月下旬,我們制定了攻城部署。決心以王新亭第八縱隊和呂梁獨三旅、太嶽三團等部,擔任主攻任務;以一部兵力繼續牽制臨汾之敵,防其南下;以另一部兵力扼控三門峽、茅津渡、風陵渡等黃河渡口一線,阻擊胡宗南部增援。因部隊缺乏城市攻堅經驗,我們要求戰前深入動員,周到準備,反復進行坑道作業、爆破、組織火力、誘敵出擊、登城破堡等演練,力爭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十月八日,攻擊開始。經一周激戰,我軍掃清敵外圍據點。運城守敵被我團團圍困,告急求援。胡宗南派其鐘松師四個旅,從三門峽地區北渡黃河,增援運城。我們遂令攻城主力部隊撤圍,開至平陸一帶打援。敵人裝備好,突擊力強,我軍火力差,缺乏打硬仗的鍛煉,頑強性不夠,被胡敵一部突破防禦陣地,竄往運城。我們只好暫時取消攻城計劃,另尋戰機。

  這一仗打得不理想,部隊士氣頗受影響。新部隊打仗,最怕頭一炮不響。一仗下來,沒取得多少戰果,指戰員們灰溜溜的,覺得臉上無光,抬不起頭來。氣可鼓而不可泄。我們立即進行戰鬥總結,肯定攻城戰鬥牽制了胡敵南進,對外線作戰起到有力的配合作用;同時,指出打援失利的原因所在,由領導上承擔主要責任。號召大家加緊訓練,積極進行第三次攻打運城的準備。這樣,部隊情緒才穩定下來,全力投入攻城訓練中。

  第三次攻打運城的部署,制定于十二月初。時王震率西北二縱隊路過晉南,休整待命。這是一支生力軍。我們和王震商量,擬請該縱隊參戰,他答應得很痛快。報告中央後,毛主席複示:「(一)同意你們打運城。(二)王震縱隊應位於黃河北岸要點,確實保證河南敵不能北渡,方有把握,否則敵必增援,攻運仍無把握。」那時,胡宗南在黃河南岸的潼關、陝州、洛陽一帶有四個旅另一個騎兵團,是渡河增援運城的主要力量;黃河西岸黃龍山區有一個步兵師另一個旅,因受陝甘寧我軍的牽制,渡河援運的可能性小些。所以毛主席提醒我們,特別注意黃河以南的胡敵北渡。

  我和薄一波、滕代遠因出席土地改革會議,決定組成運城前線指揮部,由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為政治委員,統一指揮晉冀魯豫和西北二縱兩支部隊,協同作戰。攻城任務以八縱和二縱主力擔任,其餘部隊置於黃河北岸和東岸的要點,準備打擊來援之敵。戰前,王新亭和王震同志反復研究敵情、地形,提出首先掃清外圍據點、以城西與城北為主攻方向的作戰方案,我們同意。

  十二月十六日夜,攻擊開始。天正下雪,寒氣逼人。部隊冒雪破堡,橫掃敵外圍據點。城內城外的守敵胡宗南、閻錫山部及土頑一部,共一萬三千餘人。他們重新修復了上次被我摧毀的明堡暗碉,憑藉優勢火力,構成東西南北四大護城陣地,頑強抵抗。我軍缺乏火炮,靠炸藥包破堡前進。經一周外圍爭奪戰,敵四大防禦陣地均被我摧毀,殘敵逃入城中固守。這時,胡宗南部四個旅,集結在黃河南岸陝州至潼關一線,企圖渡河增援。我軍如不迅速攻克運城,全殲守敵,勢必功虧一簣。二十四日,我們令部隊乘勝發起猛攻,激戰兩天兩夜,尚未攻克。這是叫勁的時候,也是最容易動搖決心的關頭。我打電報給王新亭,下死命令,堅持最後五分鐘,一定要把運城拿下來。二十七日黃昏,我八縱二十三旅組織爆破隊,用三千公斤的炸藥爆破城牆成功,一舉從城北突破,攻入城內;敵慌亂不堪,城西亦被王震縱隊突破。巷戰一夜,將萬餘守敵基本殲滅,取得了攻堅運城的重大勝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