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二六 |
|
我軍攻佔運城後,胡宗南部的前鋒從太陽渡搶渡黃河,遭我太嶽三分區部隊的頑強阻擊。激戰一天,迫敵退回黃河對岸。從運城南逃的千餘殘敵,亦被該部圍堵殲滅。 運城攻堅殲滅戰,不僅動搖了山西境內敵人固守城市的信心,而且創造了我軍攻堅城市的寶貴經驗。部隊經過艱苦作戰,在戰鬥意志、戰術思想、戰鬥作風等方面,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從而為下一個戰役——攻堅臨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臨汾攻堅戰 我晉冀魯豫部隊、西北二縱隊和根據地群眾,在慶祝運城解放的歡樂氣氛中,迎來了一九四八年。 年後,我們一面準備整訓部隊,總結經驗;一面大力籌集物資,擴充新兵,向劉鄧、陳賡所部輸送。一月中旬,胡宗南一部兵力突然北渡黃河,佔領運城。我們重新部署兵力,加緊訓練,擬圍殲胡敵。不數日,該敵又棄城南竄,運城重新落入我們手中。 整個晉南,只有臨汾一座孤城為敵人盤踞。拔除這個據點,對配合西北戰場的作戰,孤立晉中、太原的守敵,有重要意義。我們提出部隊先在翼城地區集中整訓,待開春後攻堅臨汾的計劃,報請中央軍委和劉、鄧批准。劉、鄧同意。二月十八日,軍委複示:「(一)完全贊成先作攻堅戰術訓練待解凍後再打臨汾,只要攻克臨汾就是對彭張的大幫助。(二)但臨汾之敵有兩種可能,一是固守不動,二是棄城北走,因此你所率準備攻城的各部隊的整訓位置應放在便於打逃敵而又很隱蔽的地點,並要預先作出準備打逃敵的計劃,以便不失時機殲滅可能逃跑之敵。(三)李周應令呂梁部隊確實受領向前所給協同作戰的任務。」 防敵北逃,爭取不失時機地在野戰中予以殲滅,是戰前兵力部署的關鍵所在。我們考慮,臨汾附近,無適當地點屯住大兵團,且過早逼近敵人,勢必暴露我作戰企圖,故決定主力部隊仍按原計劃集中於翼城地區;而以八縱第二十四旅布於浮山以西大陽地區,太嶽一個旅布于洪洞、趙城以東地區,控制同蒲路東側;以呂梁第三、第七兩旅布於汾西地區,控制同蒲路西側。如敵固守不動,各部隊整訓待機。如敵北竄,則汾河東西兩側的部隊迅速出擊,搶佔要點,阻敵于趙城以南地區;主力部隊從翼城出動,一天半急行軍即可抵洪洞、趙城一帶,圍殲逃敵。 部署既定,開始了翼城整訓。我們的領導機關,人手很少,僅有參謀處長梁軍,宣傳部長任白戈,隊列科長廖加民和十多個參謀、幹事。我和他們坐一輛卡車,到了翼城。 翼城整訓,目的是為攻堅臨汾進行政治上、軍事上、物質上的全面準備。軍區的部隊,除八縱擴編為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旅外,又成立了第十三縱隊,徐子榮任政治委員,魯瑞林任副司令員,轄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旅。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在翼城召開了千余人的營以上幹部會議,中心內容是總結運城攻堅戰的經驗,動員攻打臨汾。王新亭作攻堅運城的總結報告,我作了動員解放臨汾的講話。我在講話中強調指出:今後我們的作戰任務,主要是攻取大城市,肅清內線敵人的據點,配合外線進攻。因此,必須根據朱德總司令的指示,把晉冀魯豫的部隊培養為專門的攻堅部隊,形成堅無不摧的鐵拳頭。解放臨汾是本區春季攻勢的第一個戰役計劃。這一計劃的實現,將有力配合我西北和黃河以南野戰軍的作戰,使晉南完全解放,與晉西北解放區連成一片,更加孤立山西境內的敵人。我在講話中還分析了解放臨汾的有利條件及指揮員的責任、加強政治工作、正確處理軍內外各種關係、城市政策等問題。這些就是翼城整訓的基本指導思想。 會後,部隊開展攻堅訓練和新式整軍運動,搞得熱火朝天。在地方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下,物質準備工作,亦較順利。 臨汾素有「臥牛城」之稱,為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這座古城,內高外低,堅厚的城牆,依自然地形砌成,遠遠望去,宛如伏在汾河東岸的一條黃牛。郊外有個「掛甲屯」。傳說李自成兵臨城下,屢攻難克,氣得「掛甲」于屯莊的樹上,拍馬而去。多年來,在日寇和閻錫山的盤踞經營下,臨汾城池壕溝交錯,碉堡林立,更成了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固要塞。在城外,敵人依託村莊、高地、碉堡、壕溝,組成四道環形防線;每道防線上均築有高達兩丈左右的水泥主碉,周圍置有集團工事、鐵絲網、暗道、鹿砦、地雷等多種防禦設施;環城外壕又寬又深,達八至十米。在城內,城牆高十四米,厚十至三十米,能並行兩輛卡車。有些地方設上、中、下三層火力點,每百米有橫牆和鐵絲網阻隔,形成獨立防禦地段。環城內壕、集團工事、炮兵陣地與城上的反射火點,相互交叉,構成堅固的縱深防禦體系。城裡與城外的暗道相通,直至防禦前沿。一貫重視防守戰法的閻錫山,把臨汾視為「銅牆鐵壁」、攻不破的堡壘。 守敵共有二萬五千人,包括胡宗南第三十旅兩個團及一個炮兵營,閻錫山第六十六師,另有雜牌軍和土頑武裝八個團,守城總指揮為閻軍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總指揮梁培璜。敵人為固守臨汾,長期頑抗,四出抓丁、搶糧,聚積大批軍用物資,並在內部大力進行反共教育,實行特務控制。 在初步弄清地形和敵情的基礎上,二月底,我們制定了攻堅臨汾的作戰部署。同時也考慮了下一個戰役的發展方向,或南下豫西,或北上晉中,以便攻克臨汾後,乘勝進擊,奪取更大的勝利。 我軍的作戰部署是:以原集結在趙城、洪洞一帶同蒲路兩側的部隊,擔負防敵北竄、相機打援的任務;以呂梁部隊一部位於汾河以西,牽制城西守敵;以八縱位於城南,十三縱位於城東,太嶽部隊位於城北,掃清外圍,三面攻城。如果晉中方向敵人來援,則以一部兵力圍城,調動主力北上打援,而後回師解決臨汾之敵。我們要求各部隊行動要隱蔽、神速、果敢、堅決,保持戰役戰鬥的突然性;力爭在城外大量殲敵,以減少攻城阻力;機動指揮,講求戰術,步炮協同,軍民合力,一舉破城殲敵。預定三月十日,發起總攻擊。 臨汾戰役的第一階段,是掃清外圍,三面攻城。 三月六日,敵數架大型運輸機,在臨汾城南機場降落,將胡宗南第三十旅一個營運走。我們接到情報後,判斷胡敵有三十六計「走為上」的企圖。前敵指揮部一致決定:提前執行戰役計劃,七日發起攻擊。當夜,我翼城地區的部隊,以急行軍抵近臨汾城郊,包圍了敵人。七日淩晨,八縱二十四旅首先向南郊機場進攻。部隊沒有經驗,不會封鎖飛機跑道,讓七八架運輸機起飛逃掉,僅摧毀敵機兩架,待命起飛的敵軍亦逃往城內。我軍控制了機場,使胡敵的空運計劃破產。臨汾守敵,成了甕中之鼈。 梁培璜死頑固,企圖憑藉強固工事和優勢火力,堅守待援。為此,他給屬下下了一道「八殺」的命令,即:奉令進攻遲延不進者殺;奉令赴援遲延不進者殺;未奉令放棄守地者殺;鄰陣被攻有力不援者殺;鄰陣被陷不堅持本陣地者殺;濫行射擊虛報彈藥、陣前無敵屍者殺;謊報軍情企圖卸責者殺;主官傷亡次級不挺身而代行職務者殺。殺!殺!殺!梁培璜的用兵手段和反動本性,可見一斑。我們面對的敵人,是個「硬核桃」,你決心不大,牙齒不堅硬,就甭想咬碎它。 我軍發揚勇敢頑強、迅猛突擊的戰鬥精神,經一周多激戰,奪取了城外敵人的大部主陣地。前線指揮所,亦移至城東十公里的東堡頭村。部隊從東、南、北三面向城垣附近突擊,敵依託集團工事和密集火力頑強扼守,使我軍的攻勢受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