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九五 |
|
馬家軍發現我軍西進,集兵尾追,不時突襲。我以五軍開路,三十軍殿后,前攻後衛,邊打邊進。一九三七年元旦,五軍一舉攻佔高臺,守敵保安隊、民團共一千四百餘人,全部投降,接受改編。從永昌、山丹、臨澤逃往高臺的一批反動政府官員,亦束手就擒。一月上旬,我九軍一部圍攻甘州未下,進駐臨澤東南的沙和堡。總指揮部及三十軍離九軍不遠,駐倪家營子。總部直屬隊和五軍一部,駐臨澤縣城。這帶糧食較多,我們準備略作補充和休整後,繼續西進。 多事之秋,變幻難測。軍委這時又令西路軍停止西進,在甘州、肅州地區建立根據地。我們不瞭解上面的意圖所在,左思右想,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繼續西進吧,沒有中央的命令;留在現地吧,四面受敵,處境確實艱險。怎麼辦?我們電請中央派四軍、三十一軍來援,東西合力,夾擊馬敵,爭取滅敵主力一部,為建立甘、肅二州根據地創造條件。但是,軍委認為,河東抽不出部隊西援我們,令西路軍團結一致,緊縮編制,人自為戰,堅決殲敵,獨立完成任務。張國燾也出面打電報來強調「軍委對西路軍的指示是一貫正確的,對西路軍是充分注意到的」,「如果還有過去認為中央路線不正確而殘存著對領導的懷疑,是不應有的」,「應當在部隊中,特別在幹部中,提高黨中央和軍委的威信。」事情到了這般地步,我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只能堅決服從命令,令部隊就地堅持。後來才知道,當時軍委令西路軍停止西進,是因為河東形勢又發生變化。蔣介石出爾反爾,破壞和談,調集四十個師的兵力,擬進攻西安。局勢異常緊張,需要西路軍待機策應。 我軍停在臨澤、高臺地區不動,數萬馬家軍追蹤而至。一月十二日,敵以一部兵力鉗制臨澤地區我九軍、三十軍,而集中四個旅另三個團和民團一部,猛攻西面的五軍駐地高臺縣城。五軍僅有電臺一部,置於住臨澤的該軍政委黃超處,無法與總指揮部取得聯繫。董振堂指揮部隊孤軍奮戰,拼死堅守陣地。經一周激戰,因原收編的部分民團叛變,裡應外合,縣城被敵攻入。五軍與敵巷戰十餘小時,終因敵眾我寡,被敵消滅。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十三師師長葉崇本、參謀長劉培基以下三千餘人,大部壯烈犧牲。少部突圍進入南山的部隊,亦被反動民團俘獲殘害。我們獲悉五軍危急的情報後,立即派出騎兵師前往接應,但途中與敵遭遇,激戰中大部損失,師長董彥俊、政委秦賢道均壯烈犧牲。那時,我們的騎兵部隊是臨時組成的,沒有時間訓練,所以戰鬥力不強。 董振堂是著名寧都暴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指揮的五軍團,在中央紅軍反五次「圍剿」中,在長征途中,在與四方面軍會合後的轉戰中,英勇奮鬥,作出了重要貢獻。後與四方面軍三十三軍合編,成為五軍。紅四方面軍南下期間,他一面積極完成作戰任務,一面站在朱老總一邊,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進行抵制和鬥爭。他和楊克明、葉崇本、劉培基、董彥俊、秦賢道等許多指戰員的犧牲,是黨和人民的重大損失。西路軍上下,極為震驚和悲痛。 馬家軍攻克高臺,氣焰囂張,複掉頭圍攻臨澤。敵以一部兵力攻擊城外的五軍餘部陣地,而以一個多旅的兵力,猛撲臨澤縣城。城內紅軍,多為直屬隊、總經理部的人員,武器裝備少,戰鬥力量薄弱。他們面對強敵的圍攻,毫不畏懼,男女齊上陣,前仆後繼,打得頑強英勇。激戰三天后,我們令守城人員突圍而出,會同城外的五軍一部,抵倪家營子。同時,九軍亦撤離沙和堡。西路軍的一萬餘人,全部集結在倪家營子地區的四十三個屯莊裡。 從十六日起,中央即連續來電,指示西路軍準備東進。我們將兵力向倪家營子集中,就是為了突破馬敵的重兵圍堵,執行東進任務。 中央指示西路軍東進,與西安的緊張局勢,密切相關。一方面,蔣介石兵臨城下,「黑雲壓城城欲摧」。黨中央估計,如內戰再起,西安難以固守,友軍和紅軍必須準備廣闊而機動的戰略退路,方保無虞。第一步,退向陝甘寧邊;第二步,退向河西地帶。這時調西路軍東進,佔領永、涼一帶,正是策應河東部隊實行戰略退卻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為避免內戰再起,我黨與蔣介石的談判,亦在加緊進行中。西路軍問題,是談判的重要內容之一。黨中央一再指示我方談判人員,要蔣介石勒令二馬停止進攻西路軍,讓出涼州至肅州一線,作為西路軍的駐地。此時,西路軍主力如能消滅馬敵一部,東進涼州,乃是我黨與蔣談判紅軍駐地問題的口實。 在此期間,中央還有另一層考慮。談判中,我黨原來要求整個紅軍的駐地,是蘭州、涼州、肅州、寧夏地域。但蔣介石不同意,堅持蔣軍進駐渭水流域;陝甘紅軍及東北軍、西北軍處渭水以北;西路軍處涼州以西。如照此案與蔣妥協,陝甘紅軍和友軍南臨渭水,北靠沙漠,東西兩側皆有黃河阻隔,如內戰再起,就有被蔣介石完全封鎖于渭水以北,處於進退失據境地的危險。中央認為,接受上述方案,則必須以陝南留一部紅軍駐防為條件,以便與陝北紅軍相呼應。如陝南紅軍駐地無法解決,那末,就調西路軍主力東返渡河,奪取甘南的文、武、成、康地區,作為策應渭水以北部隊的戰略要地,迫蔣認可。因此西路軍的東進目標,第一步為涼州,第二步將視我黨與蔣談判的進展情況而定。 西路軍軍政委員會雖然不瞭解中央調西路軍東進的全盤計劃,但對執行東進命令這一點,意見一致。因為誰都明白,要麼西進,要麼東進,蹲在現地被動挨打,絕無出路。一月二十三日,我們電告中央和軍委:因敵正防我東進,我快行不易,部隊需稍加休整,「行前爭取在現地或路上乘機擊敵,以利東進。」「現在全軍發揚士氣,團結殺敵,克服任何困難,學習血的教訓,雖部分受挫,但所有指戰員均極團結,照軍委給予任務鬥爭到底。」軍委電令我們:在騎兵追堵下,欲圖急進避戰達到東進目的,危險較大,應集結全軍,切忌分散,用堅決的戰鬥來完成東進任務。同時,中央又電示在南京的潘漢年同志轉告蔣介石:西路軍東進,並非增援西安,而是就糧困難;如蔣令馬步芳停止進攻,讓出涼州及其以西各城給西路軍,使該軍有糧可食,即停止東進。 馬步芳、馬步青發現我軍收縮兵力,企圖東進,乃火速集兵,傾巢出犯。從一月二十三日起,敵人先後投入戰場的兵力,計五個騎兵旅、三個步兵旅、一個手槍團、一個憲兵團,另有甘、青兩省的大量反動民團,共七萬餘人。為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創造東進有利條件,我軍頑強拒守,以寡擊眾,實行決戰防禦。在倪家營子地區,敵我雙方,展開了一場歷時二十多天的血戰。 位於臨澤東南的倪家營子,分上、下營子,是個人口集中、糧米較豐的大自然村。全營子共有四十三個屯莊,星羅棋佈,座落在祁連山腳下的戈壁灘上。每個屯莊都是一座堡壘,厚厚的黃土圍牆,高達三、四米,相當堅固。較大的屯莊,並築有望樓和碉堡。屯莊多以主要人家的姓氏命名,如李家屯、雷家屯、趙家屯等。西路軍總指揮部,住在廖家屯。 根據那裡的地形條件,我們將部隊收縮在下營子地區的二十多個屯莊裡。以三十軍扼守西南方向,九軍扼守東北方向,兩軍前沿陣地相接,縱深梯次配置,構成一個橢圓形的防禦圈環,憑壘固守。我們計劃經過一個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的階段,轉入反攻,乘勝東進。 馬敵重兵來犯,我軍創病皆起,戰局攝人心魄。敵人每次進攻,均先以大炮猛烈轟擊,而後組織大量步騎兵,發起衝鋒。什麼花馬營、黑馬營、白馬營、紅馬營……都拿上來了。我軍連一門迫擊炮也沒有,全靠近戰對付敵人。每當敵人沖到我陣地前沿時,部隊突然沖出圍子,進行反擊,肉搏格鬥,殺退敵人。有些圍垣被炮火擊毀,指戰員利用斷牆殘壁,拼死堅守,直至將沖進的敵人殺出。因為子彈缺乏,步機槍幾乎失去作用。我到前沿陣地去看過,戰士們的步槍都架在一邊,手裡握著大刀、長矛、木棍,單等敵人上來,進行拼殺。在這裡,沒有男同志和女同志、輕傷員和重傷員、戰鬥人員和勤雜人員的區別,屯自為戰,人自為戰,舉刃向敵,爭為先登。圍牆被炮火轟塌,血肉就是屏障,前面的同志倒下去,後面的同志堵上來。輕傷員不下火線;重傷員倒在地上,仍緊握手榴彈,準備與敵人同歸於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