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八四 |
|
「決議」要點明確指出,在民族革命新高潮中,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鄉村富農與小地主、小軍閥,有同情和參加革命的可能。黨的策略路線是發動與組織全民族的一切革命力量,結成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反對主要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與反動頭子蔣介石。為此,黨的具體政策上,必須實行若干轉變,如準備直接對日作戰,團結一切革命的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優待反日反賣國賊的白軍官兵,不再沒收富農的土地和財產,用比較寬大的政策對待工商業資本家等。為堅持黨對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必須反對當前的主要危險關門主義傾向,同時也不放棄反右傾的鬥爭。 黨的策略路線的重要轉變,打開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受到很大鼓舞。大家在發言中均表示,應在新的策略路線的基礎上,團結起來,一致對敵。張國燾除表示同意中央的新策略外,還百般為自己的錯誤辯解。過後,他曾致書四川軍閥,要搞統一戰線,但未取得任何進展。 確定我軍的戰略行動方針,亦迫在眉捷。 川康邊無法建立革命根據地,已為事實所證明。二月上旬,敵人集中了薛嶽等部六、七個師及川軍的主力,開始向天全、蘆山地區大舉進犯。我軍糧彈缺乏,打得十分艱苦。經一周激戰,被迫撤出天全、蘆山。面對敵人的重兵壓迫,我們準備陸續撤離寶興、丹巴、懋功地區,向康定、爐霍、道孚轉移。 這時,中央來電指出:「育英動身時,曾得斯大林同志同意,主力紅軍可向西北及北方發展,並不反對靠近蘇聯。」並就紅四方面軍的戰略行動方針,提出了三個方案,供我們選擇。 第一方案為北上陝甘。四方面軍東渡岷江,二、六軍團北渡長江,共同北進。第一步抵川北,第二步抵陝甘,為在北方建立根據地,同蘇聯紅軍聯合對抗日本侵略者,創造條件。 第二方案為就地發展。紅四方面軍依託現地,打破敵人的「圍剿」。第一步迫向岷江,第二步進入岷沱兩江間,實現奪取四川的計劃。二、六軍團則在靠近川南的雲貴川邊建立根據地,與四方面軍相呼應。 第三方案為南下轉戰。四方面軍南渡大渡河、金沙江,與二、六軍團取得近距離的會合,甚至轉向雲貴滇發展,尋求機會前進。 上述三個方案,中央認為,第一方案是上策,如何實行,由四方面軍視敵情、地形條件而定。 我們討論的結果,一致贊同繼續北上的方案。因為朱德、劉伯承、陳昌浩和我,過去就同意中央的北進方針,只是由於張國燾堅持南下,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張國燾南下碰壁,又見斯大林同意主力紅軍靠近蘇聯,準備與蘇聯紅軍聯合抗日,自然順水推舟,同意北上的方案。至於奪取四川或南下雲貴滇的方案,大家認為,根據敵情、我力及地形條件,難以實現。關於策應紅二、六軍團北進的任務,自然應由四方面軍承擔,視發展情況再作決定。 我們制定了《康(定)道(孚)爐(霍)戰役計劃》。決定以一部兵力(九十一師兩個團)位於大磽磧、鄧生、達維地區,牽制東南之敵,而以主力迅速西進,經懋功、金湯、丹巴進取道孚、爐霍、甘孜,相機佔領康定。爭取在這一地區進行休整補充,籌集糧秣、物資,伺機北上。張國燾南下建立川康邊根據地的方針,至此宣告破產。 §在道孚、爐霍、甘孜 一九三六年二月下旬,我軍兵分三路,撤離天全、蘆山、寶興地區,向道孚、爐霍、甘孜進軍。劉伯承、李先念率三十軍八十九師先行,為全軍開路。紅軍總部與方面軍總部從寶興出發,隨第一縱隊(三十軍、四軍、五軍及九軍二十五師)行動。 行軍路上,天寒地凍,沒有一絲春意。首先翻越夾金山,漫山皆白,積雪盈尺。七十六團和總指揮部走在一起,費了好大的勁,才攀上頂峰。下山容易些,人和馬匹幾乎是滑下山去的,指戰員都滾得象雪人一般。經達維、懋功至丹巴,沿途有前衛部隊指示的路標,籌集的糧草,行進比較順利。 從丹巴至道孚,橫亙著大雪山脈中段的折多山,頂天矗立,海拔五千多米。山上積雪終年,空氣稀薄,風暴、雪崩不斷,在附近老百姓的心目中,就象一道噬人生命的鬼門關。好在劉伯承、李先念帶領前鋒部隊開路,已經翻過這座雪山,為後續部隊提供了經驗。我們住在丹巴的一個村子裡,又向藏民作了調查。他們說:翻越黨嶺山,必須趕在中午十二點鐘以前。每天下午要起風暴,人到那裡,就別想活命。我們令部隊充分做好征服大雪山的準備工作。規定每人帶足三天以上的乾糧;備有兩雙草鞋和一副鐵腳碼子;儘量籌集禦寒取暖的衣被、毛皮、辣椒、生薑、青稞酒、乾柴;每個班、排配有刨冰攀崖用的鐵鍬、繩索等。各級政治機關大力進行思想動員,號召發揚不怕艱難困苦和團結友愛的精神,萬眾一心,向雪山進軍。 總指揮部和七十六團一起行動。頭天下午出發,在半山腰過夜,以便翌日上午通過黨嶺山。高原地帶,爬山特別費勁。越往上走,越覺得頭暈腦漲,四肢無力,氣都喘不過來,只能一步一步地挪。夜間,寒風怒號,大雪彌漫,氣溫達零下二三十度。指戰員們的衣服凍成了冰筒,眉毛、鬍子結滿冰霜。有些同志被凍僵在雪堆裡,長眠在折多山上。犛牛是個寶,數量雖少,但出了大力氣。這種動物,不僅肉可食,皮可衣,而且適應高原的惡劣自然條件,馱運物資,爬山履雪,比馬匹還頂用。我們通過黨嶺山後,那些馱著輜重的犛牛,把四肢收起,扒在雪坡上下滑,一氣就能滑下山去。同志們都風趣地把它們稱作「革命牛」、「救命牛」。 三月十五日,總部機關抵道孚,繼後進駐爐霍。我三十軍進而佔領西康東北部重鎮甘孜。四軍經爐霍向西南疾進,攻佔瞻化,俘敵國民黨西康宣慰使諾那喇嘛以下百余人。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及九軍二十五師,分別由丹巴、道孚南下,鉗擊泰甯,守敵李抱冰五十三師一部棄城南逃康定。三十二軍及九軍二十七師,在懋功以南完成掩護主力轉移任務後,跟進道孚、爐霍。三十一軍九十一師在寶興南關、大埡口多次與追敵激戰,潰敵兩個團,勝利完成後衛任務後,亦從懋功、丹巴向爐霍地區轉移。至四月上旬,我軍控制了東起丹巴,西至甘孜,南達瞻化、泰甯,北連草地的大片地區。 這帶原屬四川軍閥劉文輝的勢力範圍,是以藏民為主的藏漢雜居區域。藏族的土司、喇嘛權力很大,是實際統治者。喇嘛廟林立,縣城的廟宇蓋得金碧輝煌,氣勢非凡,象徵著佛教的顯赫地位。喇嘛寺均擁有大批土地、糧食、酥油、金銀和牛羊,並有武裝自衛。陳昌浩、劉伯承所部在爐霍一座寺院,即獲得糧食一萬石、羊毛十萬斤、鹽四萬餘斤,及一批貴重藥材、金器銀器、毛氈、武器彈藥等。根據黨的統一戰線策略,我軍放寬了對土司、喇嘛的政策,儘量通過和平談判,令其停止武裝抗抵。用借貸方式,取得我們急需的軍用物資。對堅持反動立場、頑固抵抗者,才以武力解決之。甘孜西部的大土司德格,就同紅軍達成了互不侵犯協議,並捐獻了一批糧食和牛羊,慰問紅軍。我們則派人送去了些武器、彈藥,作為謝禮。這對爭取其他土司、喇嘛,友好對待紅軍,有較大影響。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