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細敘滄桑記流年 | 上頁 下頁
八四


  7月4日晨6時15分魯美派車來接。9時起,先示範作四尺紙一張,畫了兩個獻哈達的藏民,費一小時。繼之,講中國畫的傳統方法,由臨摹入手的科學性。因無擴音器,聽眾多,不得不用大嗓門講,講了一個多小時,精疲力竭。飯後稍稍休息,任夢障帶我去看國畫、油畫兩系的畢業創作,眼睛幾乎睜不開,只得告辭。

  魯美的中國畫太缺少中國畫味道。他們用的方法是墨筆素描加淡彩。學生貪大貪多,所畫人物比真人大,墨氣重,色彩亂,給人以精神壓力。有個學生以狼為題,畫了組畫五六幅;有個學生畫了十五幅盤古神話連環畫,都是大幅。強調生活,不講究傳統筆墨,不追求美感,是魯美中國畫的突出風格。油畫受羅中立、陳丹青的影響。兩系都有歪曲形象的傾向,看了使人壓抑。

  在瀋陽的日子,接觸了大清皇朝發跡的歷史。28日參觀瀋陽故宮,那是大清帝國的發祥地。努爾哈赤從1583年開始,用了十一年時間,統一了長白山北部、牡丹江綏芬河流域建州女真部落;1625年遷都瀋陽,開始建造宮殿,宮殿模式基本上是漢制,也就是當時的明式。這說明滿族地區早已漢化,宮中唯一的女真標誌是殿后的一根標竿,北京故宮的中和殿后也有這麼一根,是遊牧民族以獸肉飼猛禽的器具。

  30日參觀東陵,這是努爾哈赤的陵墓,又叫福陵。陵門一對石獅,與北京故宮的一對相似,雕工較精。入門豁然開朗,墓道兩側古松數百株,高沖雲霄,氣勢甚壯。陵在一山丘之頂,登一百零八級,過一碑亭,人陵園大門,圍以城牆。城周約一裡許,陵前屏以前後兩殿,前名隆思殿,門上匾額題字,滿文居中,漢蒙兩體居左右,與北京諸殿所題左右滿漢二文不同,蓋此為愛新覺羅祖墳,當以滿文為主。陵道兩側所列石獸為明制,雕工粗劣,不能與北京十三陵相比。

  北陵為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之陵。其外圍為公園,體制與東陵相似,彼為山丘,此為平地,老松圍繞,矮屈多姿,大異東陵,乃歎規劃者的匠心。此陵獅子驚鱗雕工甚佳,墓道兩側華表首群尤為出色其中駝象兩對,手法簡練,造型厚實,富於雕塑感。形體輪廓線官彈力,有近代感,勝過南京明孝陵與北京十三陵。想不到三百年前大清故都有如此石雕高手。次日參觀瀋陽博物館,詢之館長,北陵石雕群是否墓葬時即完成?答雲可能是分幾次完成。現知康熙、乾隆幾次來瀋陽,對東北二陵都有所增建。問是本地石工所造抑從北京請來石工所造?答雲,可能是外來工人所造,但又雲,東北地區早有漢文化,秦漢以來即受漢人統治,文化隨之而來。尼關內戰亂之時,漢人大批來滿洲避亂並定居,文化之盛,不亞於關內。遼陽漢墓的墓葬器皿及壁畫可以作證。該館東廊陳列北魏隋唐墓誌甚多,遼代墓誌蓋所刻白線人物,圖案花紋有唐宋風格。

  東廊有一日宋代所鑄銅鐘,上飾帝王出巡儀仗,雲系徽欽二帝被俘時金國的戰利品,遺棄在途,搜集移來。

  此行改變了我過去認為東北地區缺少文化的錯誤看法。努爾哈赤戰鬥一生使女真民族由部落制轉為奴隸制,再轉而為封建制,創造了社會發展的奇跡,使我大感興趣,從而遍找文獻,鑽讀史書,探索這一奇跡的創造過程。由於這一史跡,使我對大清末代皇帝博儀的滿洲國,也想一探其奧秘。

  7月5日晚9點15分搭275次列車赴哈爾濱。次晨5 時半抵達。劉忠和、晁媚、賈平西等師大、美協、畫院的七八人來接,住哈爾濱師大專家樓。

  師院派車參觀哈爾濱市容。南崗區為重工業基地,電機廠、汽輪機廠、鍋爐廠等三大名廠稱之謂動力區。下坡到道外商業區,道裡為俄化區。車停松花江畔,有一座防洪紀念碑,圓廊及碑座為蘇聯人設計,碑頂群像是中國人設計,兩者造型前者強,後者弱,不相稱。廊頭兩個浮雕,做上標語,自己破壞自己。江邊公園有許多水泥圓雕座,為50年代產物,在畫報上見過,還不錯,今見原作,乃顯造形之弱,蓋缺少圓渾、穩重、簡練、厚實等感。

  過了幾天,潘紹棠陪我再到松花江邊看雕塑,有50年代的工農兵形象,手法拘謹、軟弱。我說這不是低於生活嗎?在工農之間穿插一件掠江濤起飛的天鵝,說是象徵哈爾濱這個城市的,是蘇暉的作品,有水平。同行者說,「文革」中誣天鵝昂首北面,有嚮往蘇聯之嫌,被砸爛,現物是作者重制的。潘問看了他們的作品有何意見,我遲疑了一會,答雲:題材範圍較窄,表現手法拘謹,看來思想不夠解放。潘說大慶任務共十餘件,其中有鑽井工人形象,大慶公園方面放手讓他們發揮,可見創作有自由,而自己思想有框框。我所見三件泥塑樣品,都是赤身少女,一跳水,一舞姿,一憨態,我懷疑他們目的在表現人體美。我從來對崇拜人體美的藝術思想不表同情。我認為審美情趣有民族性,單純表現人體美的畫或塑,是西方人的審美傳統,不能勉強移植。至此,我看了不少雕塑,發現哈爾濱是欣賞雕塑藝術的先進城市,希望他們能擺脫西方藝術教條的束縛。

  7月9日8 時半,哈師美術系借化學系梯形教室由我講課。前半段講三個有關美育的現實問題:

  (一)四美中的環境美——美院不美
  (二)實用美術的審美——陶獅垃圾箱的醜
  (三)當專家還是當教師——師院學生30%不願當教師。

  後半段擺三個觀點:

  (一)美育不是別的,是審美教育。當年蔡元培提倡美育,八十年前南京兩江師範開設圖畫手工課,當時的中小學都設國畫、手工、音樂課。我讀小學時喜歡做手工,學過拓碑技術,學過裝訂洋裝書。德智體三育都和美育有關係。

  (二)培養創造美與欣賞美兩種審美能力,需要學兩門課:審美知識技術和文藝人品修養,鑒別美與醜,發揚美,消滅醜。

  (三)審美實踐。再論陶獅與鐵鵝垃圾箱之醜,提高社會審美水平,消滅醜化的實用器具,為社會審美實用服務,指導美化生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