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細敘滄桑記流年 | 上頁 下頁 |
四九 |
|
§2-22.歸程紀行 我是在日本投降以後一個月走訪康定的。在康定的時候,原以為重慶的朋友們,乘飛機的乘飛機,搭輪船的搭輪船,早已各走各路,「復員」去了。我還唯恐自己落後,和大家失去聯絡,所以匆匆忙忙趕回來。豈知重慶一切如舊,朋友們一個也沒走成。不過街上多了些上海報紙,買來看看,陡然增添了懷鄉的情緒,只得和大家一樣平靜下來,不去想什麼飛機和輪船了。 愛蓮回到草街子育才學校,整理她的西康舞蹈資料,準備編排新節目,帶著學生演出一次。我在重慶市區借到了朋友的一間房,安下心來,把五十三天康定日記草稿整理加工完畢,並畫了插圖,以《打箭爐日記》為篇名,交文藝通訊社向報刊發連載文稿。除此之外,希望在離開重慶之前,完成我的《西康記遊》畫展。我曾在日記的後記中記著這筆賬,可始終沒有實現。勉強稱得上「西康記遊」之畫的,只是日記所附的數十幅插圖而已。這套畫的原稿,可惜已失落在以後的訪美期間,找不回來了。198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有一套《畫家行腳》叢書,收進了我的《打箭爐日記》並附插圖,那插圖是從1946年上海《世界晨報》上翻印的。 幫助愛蓮籌辦「邊疆音樂舞蹈大會」,碰巧康定的格桑悅希來到重慶,表示願意把旅居重慶的藏族同鄉組織起來,參加幾個節目,使邊疆樂舞會的民族色彩更加濃厚。演出由中國民間舞蹈研究會、中央大學邊疆研究會、西藏文化促進會和新疆同鄉會聯合主辦,戴愛蓮總指導。演出日期從1946年3月6日起一連三場,地點在青年館。這次演出首場為重慶市政府招待駐重慶外國使節和其他外賓,這樣可以免繳娛樂稅,節約演出開支。 音樂舞蹈會結束後,我們開始考慮怎麼「復員」的問題。本來打算走長江回上海,順便領略一下三峽天險的景色。但那時長江客艙早已被政府單位全包了,只有神通特大的人才能謀到一個艙位,我自知無份,因而棄水就陸,決定走公路,先往北,然後往東,到徐州往南,從南京往東到上海。幸而弄到了走川陝路的郵車坐票,穿過三國時諸葛亮伐魏的褒斜道,在寶雞搭火車,奔西安,然後沿隴海路東進,在徐州換津浦路轉滬甯路前往上海。如此舍近就遠,雖費時間,可這一路的名勝古跡都看飽了。在西安瞻仰了楊貴妃的華清池,試了試溫泉浴;在陝縣登上羊角山,俯瞰黃河湯濁;在洛陽走訪龍門石窟,在古陽洞裡看到了北魏「龍門二十品」原石;在鄭州車站見到一座日本侵略軍留下的大碉堡,還在其附近看到拉煤渣的窮苦老百姓;在開封走訪了著名的相國寺,並有幸在一家舊書店裡買到一部嘉慶版的《十竹齋書畫譜》。 上海是我和夥伴們組成漫畫宣傳隊,作了八年長征的抗日出發地,一旦回來,赤手空拳,嚴重的問題是以後怎麼生活?好在手上還有一支畫筆,身邊還有一疊畫稿,年齡是三十九歲,足以開始另一次長征。這次陸路大回轉,看到日寇蹂躪後的中原大地,滿目瘡度,我手捧速寫本,難以下筆。 回到上海,在丁聰家三樓後房「掛單」。丁聰夫婦健在,又見到許多舊友,精力似皆旺盛,沒有被日寇暴力壓垮,彼此相見,恍如隔世。 在大後方發了國難財的人,有的復員到上海,當上了接收大員,又大發橫財;有的人神通廣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當上接收小員,發個小財。例如,早在抗日前認識的一個姓劉的人,自命為「東北抗日英雄」,在大後方招搖撞騙,混跡官場,復員後居然在上海虹口原日本區接收了幾處日本人的房產,辦起了「軍之友社」。他雇了一批舞女,開起跳舞廳,招待我們幾個重慶窮朋友。我們流浪漢別無選擇,只能找個不花錢的安身之處。這所房子看來原本是日本人的一家貨棧,空空蕩蕩,無遮無攔,大熱天,我們短褲汗衫,拖鞋蒲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痛快了一陣子。 我在這一「避難所」裡為愛蓮畫成幾幅舞蹈形象,作為她不久將去美國訪問演出時充作廣告宣傳之用。我自己則把《戰時重慶》和《逃出香港》兩套畫重新裝校起來,準備帶去美國展覽。 現在得交待一下,怎麼我會作「美國之行」的打算呢?說來也巧,日本投降後,美國政府為了擴大她對全世界的影響,制訂了一個「國際人物交流計劃」,邀請有關盟國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到美國參觀訪問。他們從重慶文藝界中選了三個人作為邀請對象,一個老舍,一個曹禺,一個葉淺予。我提出要和愛蓮同行,美方同意,便算決定。我們從陸路由重慶轉到南京時,正式和美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范朋克夫人取得聯繫,由她交給我正式邀請文件,當即向外交部申請並取得了出國護照。 逗留上海期間,我們作了必需的出國準備,購置服裝行李,整理帶出去的畫件,等等。在此緊張關頭,為了順應上海友輩的敦促,還為愛蓮籌辦了一次舞蹈表演會。演出場地定在選園,愛蓮的育才班底還在重慶,光杆一人怎麼演出?不用愁,海派朋友們自有辦法,第一個支持者是夏衍,他當時公開身份是《世界晨報》主筆;第二個支持者是《世界晨報》的經理馮亦代,他任表演會的經理,總攬前臺事務;第三個支持者是黃佐臨,他自告奮勇,當舞臺監督,總攬後臺事務;黃佐臨又推薦苦幹劇團兩位男演員當愛蓮的舞伴。臨時組成的樂隊有指揮李德倫;合唱隊裡有瞿希賢。吳祖光和丁聰的《清明》編輯部全力支持宣傳;歐陽山尊剛從延安來,自告奮勇為演出畫海報。這是從抗日大後方搬來上海的第一台新鮮的文藝演出,演出那天,逸園座無虛席,掌聲雷動,別提戴愛蓮有多高興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