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細敘滄桑記流年 | 上頁 下頁 |
二三 |
|
§1-19.漫畫協會和全國漫畫展覽 貝勒路上有兩條弄堂相通,一條叫天梯裡,一條叫恒慶裡。上海美專的新校舍建在這附近,前輩漫畫家丁保住在天祥裡,他在美專兼過課;後來張光宇也搬進了恒慶裡。這裡房屋新,開間大,房租不貴,交通方便,有無軌電車直通鬧市區。因為有丁、張兩家在此居住,漫畫界中活躍分子黃文農、魯少飛、王敦慶等經常出入這弄堂。我當時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員,光棍一條,無牽無掛,乾脆就在恒慶裡租了間房,在這裡落了戶。《上海漫畫》問世不久,讀者日增,銷路堅挺,站住了腳,於是這一夥人有組織團體之議。黃文農最起勁,張光宇老大哥也贊成,當即拍板成立「漫畫會」,在丁保家大門口釘上一塊木板小牌子,記得是黃文農寫的老宋體。有人提出要有個會標,黃文農當即按漢磚紋樣畫了一條皤龍。這一僅有七個成員的漫畫會,是否在《上海漫畫》週刊上發過消息,已記不清。飲水思源,這應該是1935年成立「漫畫協會」的前身。 《上海漫畫》出版三年,最顯著的社會影響是投稿者日增,出現了有少有才華的年輕一代漫畫家。如胡同光、胡考、丁聰、張樂平漸露頭角。及至1932年《時代漫畫》月刊問世,鄭光漢、張獎超、華君武、汪子美、高龍生、黃堯、陶謀基、梁自波、特偉、黃鼎、張愕、蔡若虹等人出現,形成了一個相當強大的陣容。與此相應,新的漫畫刊物也相繼問世,計有《中國漫畫》、《獨立漫畫》、《生活漫畫》、《漫畫界》等四五種。其中的《生活漫畫》以「美術左聯」為背景,以進步漫畫的面貌出現於漫畫市場,和其他漫畫刊物劃了一條界線,這條門戶界線持續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際,才告結束。 這時,連載長篇除了《王先生》還有張樂平的「三毛」,黃堯的「牛鼻子」。如此興旺的局面,應歸功於《時代漫畫》的開放政策和培養新一代漫畫家的積極態度。華君武、特偉、張樂平、黃堯脫穎而出,長期在漫畫界居於先驅者的地位。等到新中國成立,漫畫新一代出現,他們成了老一輩,但仍不失先驅者的光輝。 漫畫界人材輩出,地盤擴大,有人登高一呼:「我們要發展,我們要鬥爭,讓我們組織起來吧!」《時代漫畫》主編魯少飛便成為波濤的核心。在一次盛大的聚餐會上,他被推擁為組織「漫畫協會」的主心骨。會上還有人提議,不但要有組織,還要有一個俱樂部,作為協會的活動中心。一呼百應,當場推舉熱心分子辦這件事。不幾天,就在霞飛路的某餐館樓上租到一間大房,沒等設備齊全,會員們一沖而進,自顧自活動開了。那股狂熱情緒,簡直無法形容。記得我那年已在南京定居,特地到上海參加「漫協」的成立大會,被拉進這個喧鬧不堪的俱樂部。用現代政治術語來說,一言以蔽之,即所謂小資產階級無政府主義的狂熱表現。 狂熱階段過去,幾位組織者頭腦清醒過來,向會員們提出應幹點實事,主張辦一次漫畫展,以一種新方式顯示漫畫家們的藝術才能。這個主意出得及時,既可以壓一壓狂熱的情緒,也可以提高漫畫的社會功能,提高漫畫家的社會地位。此議一決,俱樂部冷靜下來,各人開始埋頭思考:「拿什麼參加展覽?」我回到南京,動了幾天腦筋,決定回一幅《游泳池風景線》讓每個赤身半露的人口吐真言,表達對游泳的樂趣,實質是反映不同的社會背景。 從報刊的豆腐小方塊,一躍而為展覽大廳裡的大方塊,對漫畫創作方式來說,是一次飛躍;對漫畫的發表方式來說,是一次新嘗試。這個嘗試,是將漫畫家的作品走出報刊媒介的領域,直接公之于讀者;也使習慣於在報刊上欣賞漫畫的讀者,有機會直接欣賞到漫畫家的藝術手筆。這個展覽在南京路新開張的大新百貨公司四樓舉行,要買門票才能進入會場,展覽的場租和一切開支,皆取給於此。原來以為要賠錢的,豈知最後結算,還有餘款可供服務人員的酬勞費用。這一結果,創造了漫畫家的另一條生產門路,使我有勇氣承擔把畫展移到南京去展出的計劃。 南京的全國漫畫展,租借太平路一所中學的部分教室舉行。南京的幾位漫畫家劉元、高龍生等為此創作了新作品。龍生有一幅畫,左邊是斯大林與針錘鐮刀,右邊是希特勒與「D」字徽號,中間站著一個中國人長袍馬褂,題目是《向何處去?》,我們為慎重起見,事前請國民黨的新聞檢查官來審查。他看到此畫,眉頭一皺,對我說:「中國有中國的道路,為什麼要走人家的路?」我一聽,糟!這幅畫要被涮了!誰知檢查官笑了笑,不置可否,走了過去。全部作品順利通過。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多數報刊停版,漫畫家無用武之地。在「救亡圖存」的口號下,上海文藝界成立了文藝界救亡協會,出了一份《救亡日報》。漫畫協會響應號召改名為「中國漫畫界救亡協會」,成立了漫畫宣傳隊,於8月下旬赴南京請戰。第一批成員有胡考、特偉、張樂平、梁日波、席與群、宣文傑和葉淺予。10月撤到武漢,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擴大組織,吸收第二批成員廖冰兄、麥非、黃茅、陶洪基、張什、陶令也、葉岡,舉起了「中國漫畫家抗敵協會」的旗號,辦起了《抗戰漫畫》月刊,繼承原漫畫協會的事業,和全國漫畫家保持聯繫。武漢撤退,抗戰中心移到重慶,漫畫宣傳隊也轉到重慶。經過相當長的一段艱苦時期,漫宣隊的活動被迫停止,繼之以散兵游勇各自為戰的方式,發揚個人的愛國熱情,掀起了一股新的漫畫展覽高潮。開其端者為張光宇的《西遊漫記》、繼之以廖冰兄的《貓國春秋》、高龍生、汪子美的《幻想曲》、謝趣生的《鬼趣圖》。回顧這一時期的活動,漫畫不再是報刊的屈服和尾巴,而是衝鋒陷陣的龐然大軍。因此不能不指出,30年代上海南京路全國漫畫展的藝術水平,到了40年代重慶、成都的個人或集體漫畫展,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還應當指出,1937年以後,從上海武漢走向延安的華君武、蔡若虹、張什、胡考,以另一種活動方式,配合抗日根據地的條件,堅持漫畫創作,一直延續到全國解放,和國統區的大軍在北京會師。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漫畫新潮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