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我與浦東抗日遊擊戰 | 上頁 下頁
五四


  1938年夏,共青團員蔡志倫,即蔡輝,在奉賢縣泰日橋附近組建了奉賢縣人民自衛團。蔡志倫為團長,政訓處長由陳靜掛名,軍訓處長由劉仰軍擔任,鮑季良兼任行政、教育兩處的處長。同年秋季,奉賢縣人民自衛團在青村港四郊建立了三個中隊,共100多人。10月間,因「忠救軍」三支隊與八支隊火並,為了保存骨幹,黨決定奉賢縣人民自衛團幹部,全部轉移到南匯保衛二中和保衛四中,自衛團結束。1938年12月16日,南匯保衛二中遭日軍襲擊,中隊長周大根不幸犧牲,部隊受挫,餘部40多人,由吳建功任中隊長,李芳任中隊副。1939年5月21日,于陶生、孫雲達合謀,以保衛團總部名義,調二中到萬祥「休整」,強行繳械。就這樣,保衛二中隊的幹部、戰士併入四中。至此,浦東我黨控制的抗日武裝,只剩下抗衛四中這一支隊伍。

  1939年5月,保衛二中併入抗衛四中後,擴編為南匯縣抗日自衛團第二大隊簡稱抗衛二大隊,連柏生為大隊長,王才林為大隊副,林有璋為軍需,沈光中為教官。下轄兩個中隊。[參見附錄(一)]中隊各有三個區隊,分別由張大鵬、鬱德祥、潘林儒、戚大鈞、周萍、張席珍擔任區隊長。1940年3月,日軍對抗衛二大隊進行「掃蕩」,為了適應這一形勢,江蘇省委將陳靜調離浦東,派金子明擔任浦委書記,並將僅有六七十人的抗衛二大隊的兩個中隊,合併為第二中隊,張席珍為中隊長。5月,我從上海調來浦東,任新浦委軍委書記,公開身份為二中隊指導員。浦東軍事委員會成員有張席珍和周萍。不久,浦東武裝由江蘇省委劃歸新四軍東路譚震林同志領導。

  1940年夏,通過統戰關係,抗衛二大隊取得了國民黨第三戰區淞滬遊擊第五支隊的番號,連柏生為支隊長,王才林為支隊副,我任指導員。下轄第一大隊,張席珍為大隊長。下設兩個中隊,部隊已發展到100多人。東路派蔡群帆、林有璋、淩漢祺、沈光中、夏治行等來浦東加強領導,同時調我和金子明、張席珍3人參加江南參觀團赴蘇北參觀學習。一大隊長由沈光中擔任,大隊副由淩漢祺擔任,指導員由夏治行擔任。蔡群帆接替我的工作,負責浦東的軍事工作,任支隊教導員。

  1941年4月,為了培訓幹部,又重新組建了教導隊,由沈光中擔任隊長,金榴聲任指導員,張政擔任區隊長,前後共50天左右時間。教導隊結業即行解散。一、四兩個大隊,在充實教導隊結業人員後,各擴編組建兩個中隊。陳友新為四大一中副指導員。

  1941年夏,成立了常備大隊,共30余人,潘林儒為大隊長,下轄若干個中隊。

  1941年5至9月,五支隊的四大隊和偽軍五十團起義部隊共600餘人,分批南渡浙東三北地區,開闢浙東抗日遊擊根據地。留在浦東的部隊近200人。我從蘇北根據地參觀學習回滬後,被調到浦西,負責改造浦西的兩支武裝。金子明和張席珍先後返回浦東。1941年底,我又奉命重返浦東。在浦東部隊大部轉移到浙東地區的情況下,我把十四、十五兩個常備中隊,共四五十人,整編為五支隊第五大隊,周振庭為大隊長,我擔任大隊副。

  1942年夏,浦東部隊全部撤往浙東。8月31日,我和周振庭率五大隊離開浦東,這是最後一批撤離的部隊。1942年9月初,浙東區黨委要我率11人的短槍隊(連我12人),重返浦東堅持內線反「清鄉」。年底,部隊發展到30餘人,仍沿用五支隊的番號。重返浦東時,我是大隊副,約於1943年的上半年任五支隊支隊副。

  1943年秋,我們五支隊主力發展到100多人,整編為浦東支隊。我任支隊長,姜傑任政治委員,鮑季良任支隊部秘書。下轄兩個中隊:一中隊(英雄中隊)成立于同年夏季,中隊長翁阿坤,中隊副張寶生,張犧牲後李阿全繼任,到1944年2月陳友新任指導員,6月由姚三林任指導員;特務中隊,又稱頑強中隊成立於1944年初,中隊長趙熊,指導員張正賢。1943年秋,成立西南行動大隊,大隊副黃志英,共一二十人,活動於奉賢縣沿海一線。

  1943年冬,楊明德同志打入錢家傑偽軍,爭取了王利生和潘國平部,隊伍拉出來時,王利生同志愛人潘嘉麗同志起了很大作用,她的哥哥潘國平同志不幸犧牲。後組建了常備大隊(中隊建制),大隊長楊明德,大隊副王利生;中隊副莊平。

  1944年夏初,成立第六中隊,中隊長倪德庚,指導員徐黎。主力西進時,六中大部分併入泰山部隊,留在浦東的一部,擴編為新六中。

  1944年夏,張席珍、杜銳調回浦東,張任浦東支隊副兼參謀長,杜任特中中隊副。後調任作戰參謀。同年6月,楊明德的常備大隊改編為三中隊(緊張中隊),調張錫祚任中隊長,指導員陳友新,同年12月底,由吳經海任指導員。原常備大隊長楊明德調任支隊部參謀。此時,支隊部已建立了黨總支。鮑季良任總支書記。至此,浦東支隊主力發展到200多人,並配有電臺一部,加上地方武裝,約300多人。1944年11月,浦東支隊整編為新四軍浙東縱隊淞滬支隊,我任支隊長,淞滬地委書記姜傑兼政委,張席珍任支隊副兼參謀長,曾平任政治處主任,參謀楊明德、江揚、杜銳。1945年1月,上級增派陳偉達、顧複生、餘恨生等來浦東,陳任淞滬地委書記兼支隊政委,姜傑改任地委副書記兼支隊副政委,顧複生任淞滬地區專員公署專員,余恨生任支隊供給主任。

  1945年2月,顧複生率42人組成的先遣部隊,西進恢復青東遊擊區。4月,我與陳偉達、曾平率主力三個中隊585人挺進浦西。5月,鮑季良率警衛部隊西進。淞滬支隊西進後,所屬主力中隊均改編為大隊番號:泰山部隊,大隊長翁阿坤,指導員吳經海;華山部隊,大隊長趙熊,指導員姚三林;衡山部隊(即獨立大隊),大隊長張錫祚,政委雷敏,指導員鞠濤。以後有所調整。浦東地區留下金子明、張席珍、吳建功、陳伯良等繼續堅持鬥爭,下轄新六中、警中、靈活中隊等地方武裝。原浦西支隊下轄的中隊由淞滬支隊直接領導,有舟山中隊、嶗山中隊、黃山中隊、茅山中隊、嘉定中隊、泗寶中隊、昆東中隊、昆南中隊、澱山湖中隊、青東中隊。

  1945年11月我們淞滬支隊隨浙東縱隊主力北撤,我們部隊已有1500多人,武器充裕,裝備良好。在北撤的時候,我們用船裝了一大批武器到蘇北,支援兄弟部隊。我們淞滬支隊的槍支,自己用的、送走的、留下的,共計不少於2500支。我們平時都說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其實侵華日軍也是運輸大隊長。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們淞滬支隊的主力,殲滅了一大批日軍和1500多個偽軍,策反了數百名偽軍反正抗日,成為淞滬地區抗擊日偽軍的主要武裝力量。

  在這艱苦的抗日戰爭中,我軍也作出了很大的犧牲,許多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多數是在浦東犧牲的。特別應該說明的是,我們部隊幹部犧牲的數量較多。因為他們不僅是指揮員,而且又是戰鬥員,在作戰中總是衝鋒在前,退卻在後。在犧牲的幹部中間,團級幹部有曾平同志;營級幹部有徐黎同志、康則燾同志;連級幹部有周清華、陳大剛、許培元、張正賢、張寶生、金鎦聲、衛民、朱剛、朱良、沈志明、莊明等10多人。現在我們還活著的同志,每想到這些為抗日事業犧牲了的戰友和同志們,內心充滿了無限的崇敬和懷念之情,這些長眠在浦江兩岸的先烈們的英名和他們的業績,將永垂史冊,光照千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